文物保護單位屋頂?核心閱讀今年10月,持續高強度降雨使得山西1700餘處不可移動文物不同程度遭遇險情其中,縣級、登記文物等受損更為嚴重,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文物保護單位屋頂?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文物保護單位屋頂
核心閱讀
今年10月,持續高強度降雨使得山西1700餘處不可移動文物不同程度遭遇險情。其中,縣級、登記文物等受損更為嚴重。
作為文物大省,山西家底豐厚。5萬多處在冊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中,絕大多數都是低保護級别文物。如何有效保護這些數量龐大卻受關注較少的文物?這是一個需要長期探索的課題。
山西曆史悠久,是我國的文物大省,不可移動文物在冊登記數量為53875處。其中古建築有28027處,約占不可移動文物的52%,時代序列完整、品類衆多、形制齊全。除了古建築之外,山西的石刻文物、遺址類文物雖關注度較小,但同樣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不過,山西遺存的不可移動文物多暴露于室外環境,更易受到風霜雨雪等自然氣候的侵蝕,給文物保護帶來不小挑戰。今年10月上旬,持續高強度降雨,給這些久居戶外的不可移動文物帶來沖擊和損傷,更使山西不可移動文物,尤其是古建築的保護引起關注。
連降大雨,縣級、登記文物受損更為嚴重
10月2日至7日,山西各地連降大雨,給不少文物帶來較大損害。據山西省文物局統計數據,截至10月10日,山西1783處不可移動文物不同程度出現屋頂漏雨、牆體開裂坍塌、地基塌陷、建築倒塌等諸多險情。其中包括國家級文保單位,如平遙古城、關帝廟。
不過,受損文保單位中,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661處、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803處,占比超過了八成,受損程度也相對嚴重許多。“總體而言,重點保護的文物本體建築由于日常管護到位、應急處置得當,險情較輕,主要險情表現為屋面小面積滲漏或周邊護坡岩體、地基等出現滑坡。”山西省文物局文物保護處處長白雪冰介紹:“數量更多的縣級、登記文物,險情則更加嚴重,直接表現為文物本體牆體坍塌、梁架傾倒等。”
山西的文物保護結構如同一座“金字塔”,5萬多處不可移動文物中,“塔尖”是53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79處省保單位,市級、縣級和登記文物則占據了剩下的絕大多數。而從這次暴雨中文保單位受損的數量、程度上看,卻呈現“倒金字塔”結構,處于金字塔“塔底”的低保護級别文物,受損更為嚴重。
例如,位于山西南部新绛縣闫家莊村的魁星閣,屬于未列在保護名錄的古建築,飽經數百年的風雨侵蝕,本已搖搖欲墜。這次持續暴雨引發洪澇災害,使得魁星閣在風雨中倒塌了。
家底豐厚,數量龐大的低級别文物亟須保護
低級别并不意味着文物價值低。山西省三晉文化研究會金石研究院研究員劉勇介紹:“山西的低級别文物,一是數量大,5萬多處不可移動文物中,低級别文物占據絕大多數,應受關注;二是價值高,由于山西文物‘家底豐厚’,很多縣級文保單位雖然有很高的文物價值,也隻能‘屈尊’于低級别文物。”
位于晉中市太谷區的塔寺摩崖石刻緊挨着龐莊水庫,這裡保存着北魏太和年間的摩崖造像題記,全國同一時期保存至今的石刻題記可能不超過10處,但這處摩崖僅屬于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此次暴雨導緻水庫持續高水位運行,這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缺乏擋水設施,摩崖造像多次淹沒在水位線以下。
山西的古建築占據了不可移動文物的一半以上。“元代及元代以前的古建築,全國估計有600多座,山西占據了80%以上。這其中,山西元代以前的古建築大部分都已列入國保單位,但據估計,在山西仍有幾十座元代及元代以前的早期古建築,還處于縣級或登記文物的範圍。”劉勇說。
這些低級别古建文物多處于日常保護不足的狀态,經受風雨等自然侵襲,有加速損毀、消失的趨勢。10月12日,平遙古城以東約18公裡的嬰溪村,一座清代“無保”古建屋頂兩側的瓦片已經垮塌。目前山西4萬多處尚未定級的不可移動文物中,像這樣無人管護的占比近一半。全國第三次不可移動文物普查結果顯示,20年間山西有2740處不可移動文物消失。
11月3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強調,不僅要守護好、保護好一些級别高的文物,像國保單位、省保單位,同時,要持續改善低級别文物的保存現狀,主要是市縣以下,甚至未登記的文物,也要持續地改善他們的保存狀況。國家文物局印發《關于加強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工作的通知》稱,對于未登記文物,縣級文物行政部門及時登記公布,設立保護标志。
有專家認為,山西有必要對古建築文物現狀進行全覆蓋的摸底調查,準确記錄、掌握文物狀态,并根據其輕重緩急精準施策,制定成本可控、及時有效的保護規劃,為這些古建築文物的有效保護提供基礎性支撐。
精準施策,引導文保資金下探、傾斜
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以來,中央和山西省級财政用于古建築類文物保護單位的維修和搶險保護資金達10.6億元。雖然文物保護經費連年增長,但對山西2萬多處古建築文物而言,頗有杯水車薪之感。有專家表示,僅靠政府的力量,難以實現對文物的有效保護。
“山西的文保資金一直在下探、聚焦和傾斜。”白雪冰介紹,從2017年開始,為了讓低級别文物得到更好保護,山西推出“文物認養”,鼓勵企業“認養”文物及适度利用,調動社會力量參與低保護級别文物保護,目前全省累計認領認養文物古建築295處。
得益于文物認養,位于介休市的傳統村落張壁古堡煥發出新的生機。村子裡,隋唐時期地道、明清時的民居廟宇曾經破敗不堪。2017年,通過企業認養,村裡的多處文物得到了系統保護修繕,并挖掘出這座傳統軍事古堡的文化底蘊,成為近年來山西的熱門旅遊目的地,先後獲得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曆史文化名村、傳統古村落等稱号。
但相對于龐大的總量,吸引社會力量進入文保領域,這樣的探索仍有提升空間。因古建修繕需要不菲的費用,目前山西古建築認養者以企業居多。有學者建議,可以在擴大認養種類、降低認養門檻上做文章,激活社會各界及文物愛好者的認養積極性。
山西還以“保護優先、合理利用”為原則,制定出台了傳統村落保護條例。條例鼓勵通過發展文旅等方式,對傳統古村落進行合理利用,形成保護與發展的良性循環。
由于山西低級别文物數量多、價值參差不齊的特殊性,有專家建議,将“分級保護”與“搶險救急清單”結合起來。“按照現有的分級管理辦法,文物保護等級需層層上報,周期長達數年。”劉勇認為,需要在“分級保護”的基礎上,設立專項資金、拉出“搶險救急清單”。同時,專家表示,需要培養專業隊伍,為低級别、登記文物的修繕保護工作提供有力支撐。此外,低級别古建築的保護應以預防為主,抓早抓小、及時施治,形成良性的、常态化文物保護機制,實現相對低成本的有效保護。
創新文物保護的方式、方法,山西雲岡石窟的數字化保護走在前列。山西省雲岡石窟研究院數字化室主任甯波介紹:“數字化保護,将對石窟類、建築類文物長遠的精準保護起到作用。我們正在通過對山西各地的文物進行數字化建模,形成文物數據庫,便于随時對發生‘意外’的文物進行精準複原,也便于通過3D打印技術,讓更多不可移動文物‘動’起來,幫助文物活起來、火起來。”
而針對此次降雨對古建築的損害,北方文物的排水問題需格外關注。李群表示,因為這次降雨主要是在北方少雨地區,以往這些地方的文物得以比較好的保護,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氣候幹燥,近年來這些區域降雨明顯增多,在“十四五”期間要加強科技在防災方面的應用,找到文物防災的“密碼”。
作者:本報記者 劉鑫焱 喬 棟
來源: 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