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監視了”“失去了快樂的暑假了”……最近,一名海南網友的發帖引發了大衆對“智能紙筆”的讨論。該網友表示,老師給全班同學發放了一支有特殊筆芯的“點陣筆”,筆頭旁邊的攝像頭能捕捉特殊紙張的筆記,将筆記實時傳導,學生什麼時候寫,寫了什麼,老師那裡都會收到通知,暑假作業必須用這個“筆”來寫。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據紅星新聞報道,這種筆在市場上又被稱為“馬良筆”或“智能筆”。目前,全國各地多所中小學有學生使用“智能紙筆”,按照生産廠商宣傳内容,它可以提高課堂練習效率,也有學生認為因此受到監視,且“智能紙筆”使用率并不高。
從設計功能上看,智能筆的确旨在提升練習效率和教學針對性。比如,一些“馬良筆”可以讓老師實時了解測驗的正确率、做題時長、知識學習程度等,從而幫助其更好地發現疑點、難點,有的放矢地進行講解。個性化數據采集和客觀題自動批改等設計,也是為了幫助老師實現更加精準、高效的教學。
然而,當類似的“黑科技”被應用到日常教學中,除了要了解那些“聽起來很美好”的功能,更應經過嚴謹論證,充分考慮到其可能産生的負面影響。
比如,通過智能紙筆,學生做暑期作業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實時傳遞給老師,這不僅難以從根本上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主性,也會使其産生被監視的不适感。可以想象,由于智能筆讓學習軌迹“一覽無餘”,一些學生為了不被批評,哪怕内心有一萬個不願意,也隻得乖乖坐到書桌前答題。可事實上,這樣做隻是在“表演用功”,是意識到自己“被盯着”之後的無奈選擇。類似做法也會沖擊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信任感,繼而使部分學生産生不被尊重的負面感受,引發逆反心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暑假本來就是學生的放松時間,每個人也有不同的假期安排和學習習慣。學校及老師應當尊重學生自主安排時間的權利,在日常教學中培養其主動學習的内驅力。讓學生處在随時可以被監視的緊繃狀态中,是一種行為上的越界。
而且,智能筆采集用戶數據是否合法,也值得商榷。有專家就解讀,根據《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規定,隻有在征得學生監護人明确的同意、證明具有充分必要性的情況下,才能構成使用智能紙筆收集個人信息的條件。然而,在一些地方,學生隻是被要求統一使用智能紙筆,家長既未被說明這樣做的充分必要性,也沒有被提供太多說“不”的機會。更何況,在征集了大量學生信息後,這些内容能不能得到妥善保護,會不會被不法商家打包售賣,都是未知數。如果缺乏必要的防範措施,就容易引發隐私洩露問題。
目前,市場上有多種智能筆類型,學校的具體收費要求也各不相同。據紅星新聞報道,昆明一學校的畢業生稱,學校使用的“馬良筆”需要學生支付799元購買。另外一所學校的學生則告訴記者,他們學校是統一免費發放智能紙筆,而學生如果中途将筆弄壞,需要照價賠償。
在沒有證明充分必要性的情況下,如果是讓學生家長“掏腰包”,無疑會存在教育亂收費、教育不平等等隐患,對一些家庭構成不必要的經濟負擔。哪怕是由學校統一出資,也存在這筆教育經費花得值不值、決策科不科學的問題。
對此,顯然不能由學校的一個通知就簡單“拍闆”。邀請專家、一線教師、學生和家長等多方代表參與讨論,在了解相關智能設備的實效、科學性、必要性之後再做決定,才是對學生更加負責的态度。(任冠青)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