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爪苗,春風十裡送來的珍馐,也叫野蒜或者野韭菜,屬于百合科類。每年春天都會在郊外、路邊,或者農家樂門口,見到有賣的,今年卻菜場裡遇見了,它可是純野生的,隻在春天有。
前幾年,我婆婆每到春天就會挖一些地爪苗分給我媽,這野菜山坡或草地上都有。婆婆說,石頭縫裡最容易找到地爪苗,三四根面條般的葉子,拽着,再用螺絲刀順着它的根莖一撅,完整的一顆地爪苗就挖出來了。
都說地爪苗老人吃了有降壓降脂的功效,還能治腰疼,這民間私傳的作用,跟官方找到的野蒜功效還真差不多。抗菌、抗病毒,因為含有大蒜素,也能夠健胃止痢、止痛通陽化氣,開胸散結,預防貧血及解毒的作用。
地爪苗,蒸着吃炒着吃都行,曬幹還可以泡水喝,我喜歡蒸好後加雞蛋炒的這種,又鮮又香。
以前不會蒸野菜,總是粘成大塊面疙瘩狀的,特羨慕别人蒸的散散的好看又好吃。某天仔細學了我媽的做法,才知道讓蒸菜松散又柔軟是有小竅門的。
首先,菜葉上不能帶太多的水分,面粉要分次加入,拌勻再加,要讓每根菜葉上都均勻的裹上一層薄薄的幹面粉,菜與菜因隔斷而不粘連。
其次,面粉别放多,菜的三分之一量即可,這樣既能突出菜鮮,還不能蒸成大塊的面疙瘩狀,松散又軟嫩。
還有,蒸制的時間不能太長,5分鐘左右,嫩嫩的菜葉斷生即可,或者隔着玻璃的鍋蓋看到菜葉都變色了也行。蒸好後掀開鍋蓋就别再蓋上了,不捂,這樣就能保住野菜的綠顔色。
【蒸地爪苗炒雞蛋】
材料:地爪苗260克,面粉75克;雞蛋2個,鹽1小勺。
做法:1.地爪苗的葉與根分開,根部洗搓掉外皮,都清洗幹淨後撈出,不要帶太多的水分。
2.然後将葉切成小段,根切成薄片。
3.放入碗中,先加入一半量的面粉,拌勻。
4.拌勻後靜置一會,讓菜葉上清洗時自帶的水分,浸濕面粉。
5.然後再倒入剩下的面粉,再次拌勻,讓每一根裹着面粉的菜葉都成分散的狀态即可。
6.蒸屜上提前鋪上半幹的屜布,防漏防粘,然後倒入拌好面粉的地爪苗,攤勻。
7.水開後放入蒸鍋,中火,再冒大氣後蒸5分鐘即可,然後立刻将蒸屜拿到涼處,更不要再蓋了,以防捂變色和黏連。
8.蒸好後,拌點鹽和香油或者辣椒油就可以吃了,或者再加個雞蛋稍炒炒會更香。
9.鍋中油熱後,倒入打散的蛋液,翻炒至熟。
10.再加入蒸好的地爪苗,轉中火,翻炒均勻,最後加鹽拌勻即可。
小貼士:地爪苗的根部,切的越薄越好,方便快速蒸熟,口感綿軟的真有點像百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