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葉,《本草綱目》中說能治百病,在《本草從新》中又說艾葉苦辛,有純陽之性,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而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艾灸對人體的心血管、神經、内分泌、呼吸、消化等系統都具有很好的調節作用。甚至,艾灸還有美容養顔、抗衰老與減肥的功效。
雖然艾灸任何人都可以自行操作,但是卻有很多要求,不遵循艾灸規則,不僅不治病,反而招惹疾病。
1、有外傷的情況下不宜艾灸
艾灸雖然具有解熱抗炎、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但是在有外傷出血的情況下,艾灸容易讓傷口出血增多,不利于傷口的愈合。
另外,如果皮膚有破損,在破皮的基礎上進行艾灸,很容易出血燙傷。
注意
如果艾灸後皮膚出現水泡、紅疹,并不代表體内毒素太多,或排毒。很可能是由于體質不适合進行艾灸,應該立即停止,咨詢醫生。
艾灸一般适用于虛寒體質,如宮寒、體濕、氣喘、氣郁、關節痛、頭暈失眠等情況可以采用艾灸調理。
但是,艾灸有補陽氣,容易耗損陰液的特性,出現類似上火的現象,如果已經口幹舌燥、口舌生瘡、便秘、身體煩熱,再進行艾灸,無異于火上澆油。
4、經期,出血期
經期,因為女性的身體處于出血期,再進行艾灸,容易因為艾灸的活血化瘀、舒筋通絡作用,出現經血過多。經血過多,便會加重頭暈、乏力、嗜睡等現象。甚至會引起血虛問題。
5、生病的情況下
高燒、咳嗽、感冒、昏迷等情況時不适合用艾灸治療,尤其是發熱、風熱感冒時,用艾灸會加重病情。
所以,這5種情形下,不宜進行艾灸。
關于艾灸頻率、穴位、時間問題
艾灸的頻率沒有嚴格規定,隔天一次,到5-7天一次都可以。如果隻是為了保健,可以5-7天一次。時間上最好選擇上午,晚上效果差,過了晚上10點不宜進行艾灸。
艾灸的穴位沒有嚴格規定,能找準穴位最好,找不準也不影響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