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摹古代優秀的書法典經之作,正是實現這一原則的必須步驟。應該說,背離了這條路則一事無成,輕視了這一方法将事倍功半。縱觀曆代有大成者,其正果之由正源于此,他們無一例外地将臨摹貫穿到了對藝術追求的一生之中。
臨摹程序包括對臨、背臨、意臨
1、對臨:即指寫實意義上的臨寫,也稱作實臨。其目的在于對古法的仿效,越似越好、越熟越好。此階段的臨習,講求細膩、精到、準确,這樣有利對古法由宏觀到微觀的理解領悟,有助于強化訓練技法的表達能力。此過程作為臨習取法的基礎程序之一,隻在“取”而不在“守”,是吸收古法的手段。
2、背臨:指在實臨基礎上的強化訓練過程,有助于對已學知識的記憶和熟習。實臨表現為“學”,背臨則表現為“會”。此中力求準确、熟練、自如、輕松。此過程,作為臨習取法的熟練程序,意在由生到熟,準确靈活。是變古法為己法的必要手段,也是檢驗學習效果的方式之一。
3、意臨:指在實臨、背臨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古法,消化“常法”的試驗過程。此階段重點強化用筆的靈活與墨法多變。其特點為“宏觀”—所習法度不變,微觀—筆墨情趣變。其作用主要體現為試運用或運用前的準備,以達到取法—用法—化法—合法的目的。此過程是創作前的訓練步驟,有助于發現培養藝術風格、藝術個性,提高未來書作的情采及表現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