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賽場有冠軍,制造業中也有。
“單項冠軍”,是企業市場競争力的體現,分為示範企業和産品兩類。從2016年起,工信部發布《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截至目前,已公布了6批單項冠軍企業名錄,山東以145家的總數居全國第二,示範企業達109家居全國首位。
從評選條件看,企業必須滿足市場份額、創新能力、質量效益等5項基本條件且屬于工信部劃定的重點領域,比如, “從事相關領域10年及以上,屬于新産品的應達到3年及以上”“申報産品的市場占有率連續3年位居全球前3”等。這一系列評選條件透露出的,是單項冠軍企業極高的專業化程度。
這些“冠軍”們都分布在哪裡?産業具有哪些特點? 哪些區域及城市在單項冠軍企業方面實力突出?我們根據山東省工信廳、山東省工業經濟聯合會提供的相關資料,通過分析整理,用5個維度的數據,描繪山東145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含示範企業、培育企業以及冠軍産品所在企業)的“全息”畫像,展示“山東制造”的真正實力。
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版圖,印證了山東制造業邁向“大而強”的穩健步伐。根據六批制造業單項冠軍名單,浙江、山東、江蘇單項冠軍數量居全國前三位,分别達到149家、145家和122家,持續領跑全國。僅從制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來看,山東達到109家,超過浙江(91家)和江蘇(57家),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
記者整理發現,山東145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共涵蓋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金屬制品業、汽車制造業、醫藥制造業等22個制造業大類。
具體來看,企業數量位居前四的産業均為山東傳統優勢産業,分别是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專業設備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和紡織業,這些傳統産業的冠軍企業數量分别為24家、17家、15家、15家,總占比達到了48.95%,占據了山東的“半壁江山”。
從空間分布來看,山東“冠軍”呈現出諸多熱點區域。其中,膠東經濟圈與省會經濟圈先優勢明顯。膠東經濟圈包括青島、煙台、威海、濰坊、日照5市,聚集着63家冠軍企業,占全省總數的43%;省會經濟圈包括濟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濱州、東營7市,聚集着64家“冠軍”,占全省總數的44%。
具體到城市緯度,全省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數量TOP5,分别是青島(23家),淄博(17家),濰坊(16家),煙台與泰安并列(15家),濟南(13家)。這些城市均屬于上述兩大經濟圈。
單項冠軍的“奪冠路”有多長?
通過分析山東145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的注冊時間,我們可以大緻劃分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990年之前,這期間每年的注冊企業不超過1家,這意味着,迄今為止成立超過30年的制造業企業,僅有4家成長為單項冠軍;第二階段是1991-2010年,從圖中可以看到,這一時期注冊的單項冠軍企業最為集中;第三階段是2010年至今,也就是成立時間在12年以内的企業,單項冠軍企業數量明顯減少。
不難發現,迄今成立12-30年,特别是15-23年左右的企業,成為單項冠軍的“機會”最大。
對企業創新水平,當前有一個衡量指标:科技創新總含量。這項指标由企查查根據企業發明公布專利、發明授權專利、實用新型專利、軟件著作權、外觀設計專利五項知識産權進行單位換算出來。數值越高,意味着該企業的科技創新總含量越高。
記者共獲得山東137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的科技創新總含量數據,分析後發現,科技創新總含量處于300T以内的企業共有119家,占比超過了八成。值得注意的是,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新一代信息技術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金屬制品業這四大産業領域,彙聚了一票科技創新“巨頭”——科創量在3000T以上的企業都集中在這些領域中。
策劃:代玲玲
數據:王鶴穎 張璠(實習)
文案:王鶴穎
設計:楊秀秀 李亞平
指導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航燕;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區域經濟所副所長、副研究員王安
特别鳴謝:山東省工信廳、山東省工業經濟聯合會
大衆日報數據新聞工作室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