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越來越讓老師摸不着頭腦,之所以難教育在于:語文考試範圍越來越寬泛,所學課文内容考得越來越少。
前些年,小學語文閱讀理解還有課内閱讀内容,占分14分左右。所謂課内閱讀就是閱讀内容來自所學過的課文選段,問題圍繞此段設置。這類考題考查孩子們對課文理解的深度,同時教師課上所講内容也能用上。
然而,如今小學高年級段的語文期中、期末考試,課内閱讀已經不再出現,取而代之是全部是課外閱讀理解。課外閱讀文章無邊無沿,往往學的是《草船借箭》,考的卻是《赤壁之戰》,這不僅讓學生懷疑:那麼費勁地學習課本内容有用嗎?
在語文教師看來,之所以賣力地講課文,是希望孩子在老師分析課文中學會運用一定的解析方法,再将這種方法運用于課外閱讀中去。然而對于理解能力還普遍不高的孩子來說,這種知識遷移能力的獲取隻适合較簡單的,有固定答題模闆的題型。
這樣一來,語文授課越來越模式化,越來越題型化,而作為“文以載道”的文學作用來說,結合題型來講解閱讀理解的答題模闆顯然失去了文學賞析的本來意義,也失去了利用文學喚醒學生情感體驗,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本質意義。
除了閱讀理解不再考課内文章,文學常識也越來越傾向課外内容拓寬,往往我們所學課文中有一篇《三國演義》名著選段就意味着孩子要掌握《三國演義》作者、寫作背景、主要人物的綽号、性格特點、人物相關的重要事件以及揭露的主題内容等,這一系列的考題,本來目的是促使學生深入去讀這本書,但是學生發現即使讀了這本書,這類細節性的考題也很難記清,于是老師将此類文學常識整理成考點,讓孩子死記硬背就成了對付這類考題的捷徑。
小學階段《中外童話故事》《中外寓言故事》《中外神話故事》《西遊記》《三國演義》《昆蟲記》《城南舊事》《夏洛的網》《草房子》《魯濱遜漂流記》等基本都是小學生必讀書目,而且會在大型考試中考到相關常識,即使孩子們讀過這些書,但也很難記住相關考題中提到的細節,為了奪得高分,就必須按整理好的考點去背,這必然把課外閱讀任務也變成了應試任務。
據一線教師統計,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内所學内容考試僅占30%左右,而到了初中課内所學内容考查僅占10%左右。
事實上,語文考查範圍越廣,孩子學的就越淺,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語文考試範圍越廣,孩子掌握的難度就越大,為了能快速掌握考試内容,就不得不走捷徑,于是文學常識考點被整理出來讓孩子背,而課外閱讀理解考題也被歸納成固定類型,總結出答題模闆讓孩子去套用。這樣一來,語文學習隻能限于皮毛,根本起不到“文以載道”的作用。
如今教育改革力求突破應試教育的弊端,減少死記硬背和套作性問題,那麼語文考題會更加靈活,而促使學生就文章内容及寫法進行思考,推進孩子深入理解文章,實現情感、觀點上的共鳴性的題型就會越來越多。這類題被稱作開放性題。
所謂開放性題,實則沒有固定答題,學生隻要言之有理就行,但是語文怪象就在于,孩子的思考和理解必須和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相契合,一旦孩子思想天馬行空,由這篇文章中的一點延伸開去,感悟和文章中心不相契合的内容,就被視為錯誤。
我們的教育一邊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有創造性,另一方面又會固定答案及答題模闆死死地困住孩子,這何嘗不是一種語文怪象。然而沒有創造性,沒有個性思考的碰撞與引導的教育,即使學得再寬,也是淺薄的。
總之,語文早已成為最難學的一科,也是學生最厭學的一科,難道我們的語文教育觀念不該好好改一改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