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和蔺相如都是大家很熟悉的人物,很小的時候就在課文中學習過。廉頗作為一名善戰的将軍,打起仗來十分勇猛,公元283年的時候,廉頗一舉拿下陽晉,趙王十分高興,就直接封他為上卿,可以說是到了位極人臣的地步了。
而蔺相如則是文人出身,打仗自然根本不是他的拿手好戲,他的厲害之處在于口才,而且極具智慧。先是完成了“完璧歸趙”的使命,後又在渑池會盟的時候,當場斥責秦國,從而保住了趙王的尊嚴。因此,趙王就認為他功勞很大,就同樣拜他為上卿,但是高于廉頗。
廉頗當時就很不服氣,一想到自己是帶着一幫弟兄在戰場上拼命才換來的爵位,而蔺相如隻是動了動嘴皮子,居然功勞能比他還大,而且官位要高于自己,這是廉頗怎麼也接受不了的一件事情。心裡不滿的他,隻有經常故意找他碴才能讓自己舒服一點。因此,惡語針對蔺相如那是常有的事,尤其是面對蔺相如的“軟弱”躲避不回應,他是更加的得寸進尺。
蔺相如能忍,但是他的門客哪裡能接受這樣的侮辱,于是就建議立即反擊廉頗。而蔺相如卻是坦然一笑,秦王相比廉頗誰更威嚴?我敢當面指責秦王而毫不畏懼,難倒我真會怕了廉頗?之所以選擇不回應,是因為顧全趙國的大局,若我們二人起了鬥争,高興的是敵人,損傷的卻是我們自己。
這樣的一席話最終傳到了廉頗的府上去了,他感到十分慚愧,居然自己是這麼一個小心眼的人,于是就有了負荊請罪的典故。但故事隻是告一段落,後面的故事是怎樣呢?似乎也沒有哪個語文老師告訴過你,那麼他們究竟都是怎樣的結局呢?
首先說下廉頗,原本他是趙國的得力大将,趙王也一直很欣賞他,但後來遭到了奸臣的陷害,導緻被撤掉了官職,被樂乘頂替了自己的職位。廉頗的性格向來是不服輸的,怎麼會就此善罷甘休呢?因此就對樂乘打擊出手了,成功之後就直接投奔魏國去了。但在魏國的廉頗隻是表面上受到尊重,但實際上并不受魏國人的待見,而此時的他由無法再回到故國,因此最終郁郁不歡,死在了魏國。
而蔺相如的下場似乎一直以來存在着兩種,一是因為随同太子去秦國作為人質,但不知為何太子不幸染上惡疾死了,那麼蔺相如成了最大的罪人,因此導緻了被殺的結局。還一種說法是,蔺相如屢次上書不要用趙括指揮長平之役,但是趙王一意孤行,對他的建議不置理睬。蔺相如隻能眼睜睜的看着幾十萬大軍的葬送,而絲毫沒有挽回的能力,因此抑郁寡歡,最終染病不幸去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