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時報】
健康時報
權威健康資訊,因專業而信賴!
“年輕,沒什麼事。”這是很多年輕人對待疾病的态度,但是現實不斷給年輕人敲響警鐘。
一個21歲的小夥突發心梗,成了接診醫院最年輕的心梗患者,醫生最初都不敢相信!
身高175厘米、體重200斤,
21歲小夥突發心肌梗死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急診科曾接診了一位年輕的男性患者小蒲(化名),他感覺心口悶痛,根據症狀,接診醫生懷疑心梗的可能,立即啟動胸痛中心預案流程,将小蒲送到急診搶救室。
檢查結果不容樂觀,心電圖提示胸前導聯T波高聳(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改變),這意味着,小蒲極可能是冠心病中最危急的心肌梗死,也是心内科最危急、最要命的疾病之一。
看到患者小蒲的第一份心電圖,接診醫生也遲疑了一會,因為患者畢竟才21歲。
醫生詢問病史,小蒲說隻是感覺胸悶,沒有明顯的疼痛感。醫生決定給小蒲做第二次心電圖,這次基本能判斷,小蒲确實是罹患心肌梗死,急需開通冠脈、恢複血流。
醫生在跟家屬交代病情的時候,家屬也不相信,這麼年輕,怎麼就心梗了?
1小時取出10塊血栓
确定患者小蒲心肌梗死後,心血管科的介入團隊随即做好了準備,小蒲被緊急推入了介入導管室。
大量的血栓造成堵塞,介入醫生用導管反複抽吸血栓,大大小小一共10塊,最大的一塊把導管都堵了,隻能把導管全部退出來,重新再進一次,反複抽吸。
1個小時後,手術完成,小蒲的冠脈血流恢複情況良好。問診中,醫生了解到,小蒲雖然沒有高血壓、糖尿病、心梗家族病史,但偶爾會抽煙,身高175厘米、體重100公斤的小蒲經常熬夜打遊戲,卻不愛運動。同時,小蒲血脂指标超高,但此前一直都不知道。
心梗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屬,患者的年齡呈年輕化趨勢。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内科主任醫師錢曉東曾發過朋友圈表示,在一個周末,他們科室一共做了6台急性心梗手術,其中5個都不到40歲,都比較年輕。
好在,這幾位患者送醫都比較及時,已經被搶救回來。
有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猝死的人數超過50萬!其中既有老年人,也有青壯年,并且後者的比例還在不斷上升。
猝死的原因并不複雜,天天熬夜、過度疲勞、久坐不動、飲食不良……但還是有很多人正在做。
身體發生這些變化
要注意!
當身體出現下面這些信号,說明你已經過于疲勞了,需要立刻休息調整,降低猝死的風險。
1、眼底充血
眼睛上分布着豐富的毛細血管,對于大腦缺血、缺氧或血壓變化非常敏感,用腦過度、視覺疲勞時,可能會有酸脹、幹澀、癢痛、眼底充血等情況。
如果有持續超過5分鐘的眼前發黑、視物模糊、眩暈等症狀,可能提示腦部出血,建議就醫檢查。
2、皮膚黯淡長斑
過度勞累、身體功能紊亂時,皮膚的新陳代謝能力也會随之變差。不僅會讓皮膚加速老化,還容易使黑色素沉着,甚至長出老年斑。頭皮也容易因為缺乏營養而幹裂、瘙癢,頭屑和掉發增多。
3、大腦反應遲鈍
大腦是最需要充足睡眠的器官之一,隻有在睡眠時,大腦間質細胞才會露出空隙,方便腦脊液沖走廢棄物,而長時間缺乏睡眠會讓大腦反應遲鈍。
國外曾有實驗表明,人們3天不睡覺,大腦就會失去一定的協調能力;5天不睡覺會産生幻覺,對外界的感知力大幅降低,無法正常活動。
4、關節酸痛、僵、硬
神經中樞調節着人體的肌肉和關節活動,當它處于放松狀态時,肌肉和關節才能得到更好的休息和恢複。如果神經中樞因為過度興奮而疲勞,人就會出現步态不穩、四肢麻木、全身乏力等問題。
另外,長期保持同一個姿勢,關節會退化、韌帶會松弛、肌肉會痙攣,也是一種過度疲憊的情況,将大大增加關節炎、滑膜炎、椎間盤突出的發病率。
5、食量驟增或驟減
一開始,疲勞會讓人經常有饑餓感,容易因此暴飲暴食,反而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當過度疲勞嚴重影響到身體代謝功能時,又容易讓人感覺遲鈍,導緻食欲嚴重下降、營養不良。
建議大家在疲勞時先補充少部分營養,等休息好了再恢複正常食量。
6、呼吸短促不順暢
疲勞會對心肺功能帶來不利影響,從而降低全身的血氧循環效率。所以身體疲憊、衰弱的人常常會感覺胸悶氣短,稍微運動就喘不上氣,如果猛然進行劇烈運動,可能導緻猝死。
7、心律失常
當疲勞狀态已經引發了心律失常,說明情況十分危險,随時都有可能突發猝死、心力衰竭或腦出血。特别是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即使病症輕微,也不能排除因疲勞而驟然發作的可能。
防心梗,
這3點你要記住!
1、心梗症狀多,胸痛别忽略
胸痛的确是心梗發作的常見征兆,不過要注意“男女有别”。
(1)男性急性心梗發作:持續前胸劇痛、大汗更為常見。
(2)女性急性心梗發作:胸痛、大汗等典型症狀少于男性,而放射痛、惡心/嘔吐、氣短、乏力、持續後背痛、持續上腹痛及大/小便失禁更為常見。
(3)老年人急性心梗發作:随着年紀增加,典型心肌梗死症狀比例逐漸下降,而氣短、持續上腹痛等不典型症狀比例增加。
一般來說,胸痛超5分鐘,甚至20分鐘還沒有緩解,就要當心是不是心梗。
2、體檢一定要關注血脂
在衆多危險因素當中,膽固醇指标異常是導緻冠心病、心肌梗死、心髒性猝死和缺血性腦卒中的獨立而重要的危險因素。建議:
(1)20歲以上:每5年至少測量1次血脂。
(2)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後的女性:每年都測血脂。
(3)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每3-6個月測1次血脂。
3、遇到急性心梗,正确急救能撿回一命
如果懷疑心梗,趕緊撥打120,同時把門鎖打開,給搶救提供時間。不要自己開車去醫院,如果沒有人陪在身邊,一旦發生心跳呼吸驟停,很可能錯失最好的搶救時機。
除非了解自己病情,一般不推薦盲目用藥,聽從急救電話裡醫護人員的指導。
更多健康提示
下載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更多精彩文章:
跟癌症病人吃飯會傳染?要注意什麼?腫瘤科醫生權威解答
“窮癌”下降,“富癌”上升……最新癌症數據有4個特點!
人到中年,一定要防好這些病!
最新國醫大師名單公布!這些國醫大師擅長治什麼病?
處暑後,6種病症開始冒頭!身體最怕的6件事别再做!
20個科室醫生的實用健康建議,請收藏!
本文來自:2022-08-21醫路向前巍子《21歲男生突發心梗,竟被掏出10塊血栓!醫生呼籲:這種壞習慣真的會要命!》(北京市密雲區醫院急診外科醫生高巍)
本文編輯:王真 審稿主任:楊小明
本文來自【健康時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