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族
保安族是12世紀一支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人在青海同仁一帶駐軍墾牧,同周圍各民族融合而成。分布在中國西北甘肅省保安族自治縣。保安族以經營農業生産為主,畜牧和采集為輔,手工技藝卓絕,保安族種植的薄皮核桃、冬果梨和他們制作的銅質鑲花腰刀,素有“保安三寶”之譽,聞名甘、青、藏。農作物品種有小麥、大麥、玉米、豆類、荞麥、土豆、甜菜和油料等。
飲食特色
保安人信仰伊斯蘭教,故生活習俗深受伊斯蘭教影響,同時又保留了蒙古族的某些習慣,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族特點。保安族的日常飲食有小麥、大麥、豆類、玉米、土豆、荞麥、胡麥、青稞、牛羊肉奶、禽蛋和魚類等;蔬菜甚少,僅吃胡麻、韭菜等幾種。嗜愛酸辣,每餐不離老醋(或漿水)及油潑辣子。
保安人的肉食品以牛羊肉為主,忌食豬、馬、驢、騾和其它兇猛禽獸之肉,忌食一切自死動物的肉和血。偏重于純肉制品,如手抓羊肉、碗菜(熟牛羊肉切塊,加胡蘿蔔、土豆、粉條,用牛羊肉湯燴成)、麥仁雜碎湯、(麥粒樂羊頭蹄肉及内髒混煮)、大塊清水雞、爆炒雞塊、清煮全鴨等。尤以全羊席最為知名,這是選用2齡左右的肥羊,治淨後整隻煮熟,然後撈起,按肋條、脊背、前後腿、髋、脖子、尾巴分檔切割,接着帶骨剁成一指厚、手掌大的肉塊,各裝一盤順序上席,另配佐料調味蘸食。
保安族的婚禮中有不少食俗,男女雙方訂婚時,男方要向女方送聘禮,其中就有幹禮"拿手茶"。結婚當天,新娘離開娘家時,要向身後的路上抛撒"五色糧"(即麥、豆類、玉米或茶葉等),以示将幸福留給父母,報答養育之恩。
四種最有特色的食品
一、炕鍋馍馍
系在發酵面團中加幹面、堿水、菜油、食鹽或白糖,反複搓揉,捏出牡丹、月季等花式,在炕鍋内烤熟。小者250克,大者5千克,薄者5厘米,厚者15厘米,别有風味。
二、青麥包子
系将剛灌漿的麥穗捆成小把兒,煮熟,碾碎,曬幹,在羊肉湯中泡脹,拌以羊肉茸泥和調料作為餡心,制成包子。
三、河州包子
秋冬用紅蘿蔔、羊肉、香蔥作餡,春夏用韭菜、韭花、羊肉作餡,可蒸可烤,有冰心包子和兩面黃的水浸包子兩種花色,用辣椒、醬油、醋佐食。
四、鴿肉稀飯
野鴿宰後清洗幹淨剁成塊,加入大米(或小米)、蕨麻籽溫火炖爛,有補五髒、益心力的功效,常用作大病初愈者的滋補品。
禁忌
保安族的禁忌滲透着伊斯蘭教文化的意識。
所食牛、羊、雞肉,必須經阿訇或懂經典的穆斯林屠宰,否則禁食。
嚴忌食豬、驢、騾、馬、狗肉以及兇禽猛獸的肉。禁食自死牲畜和一切動物的血。
忌用手去撫摸食物。
忌坐在裝有食品的箱蓋上。
女主人在廚房炸“油香”、馓子等油炸食品時,客人和家人均不得進入廚房。
忌婦女在河裡順水舀水,必須逆流舀水,更忌反手舀水、倒水。
嚴忌客人進入女人的寝室。
忌從外地歸來的家人直接進入有小孩和有病人的屋子。
忌男女跨越斧子、鐮刀、繩子等生産工具。
忌人坐在門坎上,尤忌婦女坐門坎。
宰牛、羊、雞時,忌先收拾内髒後再割開心。
出遠門的人忌在途中見到擔空水桶的人,若遇到須即刻返回家。
忌對長輩叫“老頭”,因為這是不尊敬、不禮貌的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