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端午節的别稱分别叫什麼
端午節的别稱分别叫什麼
更新时间:2025-02-25 22:11:47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名字最多的一個。

它并非專屬于漢族的一個節日,在我國有26個少數民族要過“端午節”。每一個民族,甚至是同一民族在不同的地區,對于這個節日的叫法都不完全一緻。

所以,它的名字加起來,有将近30個。這些名字的誕生,都和它們所屬的地方文化,民間傳說和曆史事件有關。

端午節的别稱分别叫什麼(端午别名)1

據說,這個節日最早是出現在夏朝,剛開始的時候名字就是叫“端午”,因為按照夏曆,節日被定在“午月午日”,因此又名“重午”

又因為在節日當天,有用蘭湯沐浴的習俗,它又被稱為“蘭湯節”,又因為節日出現在一年365天的中間,所以後期又被叫做“天中節”。

那麼,端午節到底有哪些名字,它們又是怎麼來的呢?

一、端午節那些特殊别名

作為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端午”對于如今的人來說,就是“吃粽子”的節日。年輕人興高采烈地在網上争論,粽子到底該吃甜,還是吃鹹。

在二、三十年前,“端午節”的主要活動項目,除了吃粽子,還有看别人“劃龍舟”,以及采草藥給孩子洗澡,防治皮膚病。

大家對于這個節日有更深一層次的認識,不外乎“它為了紀念屈原才誕生”。可是事實上這個節日,并沒有這麼簡單。在《月令粹編》中,記錄着許多關于端午的古代習俗和禁忌。

端午節的别稱分别叫什麼(端午别名)2

在過去,“端午”是一個内涵豐富的節日,它的活動内容包括:禳災治病、民間娛樂,龍舟競技,采草藥,祈雨、甚至造劍、制造符水。

同時,民間有養鹦鹉的人,會在五月初五這一天,剪開鹦鹉舌頭,教它學會講話等等。

納西族、普米族、彜族、布依族、侗族、傣族、白族、土家族和苗族等26個少數民族,也要過端午節。各民族、地區之間祭祀的對象,節日的活動項目,都有不同。

所以,節日的名字也不一樣。在中原地區,端午原來叫“惡日”。因為古代中原人民認為,在這一天出生的孩子,會克自己的父母。孟嘗君在這一天出生,最初他的父母想把他棄養。

南北朝的時候,屈原投江的傳說和端午節聯系了起來。因為屈原在他的作品裡曾經寫過,他用膏蘭沐浴,所以《荊楚歲時記》裡面就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沐蘭節。”

到了這一天,人們就會去采草藥來祛病,辟邪。

端午節的别稱分别叫什麼(端午别名)3

端午節還有一個名字,就叫夏至節,因為它和夏至的日期比較臨近,有一些風俗也混在了一起。宋代的時候,還有些地方保留着到夏至節吃粽子的習俗。

在明清時期,端午節在有的地方還被稱為“女兒節”。根據明代野史記載:到了五月女兒節這一天,人們會在身上系絲縧,佩戴艾和五毒靈符,出嫁的婦女要歸甯省親。

川渝地區,有一些人把端午節叫端陽節。據說,這是因為端午的日期在五月五日,而“五”這個數字在《周易》當中是一個陽數。

當然,端午節的“别名”,不止以上介紹的這些,還有龍舟節、重午節、端五節、重五節、當五汛、天中節、艾節、上日、五月節、菖蒲節。

以及天醫節、草藥節、午日節、地臘節、正陽節、龍日節、粽子節、五黃節、詩人節、躲午節、解粽節、端禮節、五月初五、五月當午。

二、端午節的形成

有現代的學者考證,端午節劃龍舟和吃粽子的習俗,其實是來源于古代吳越對龍圖騰的祭祀活動。端午節在北方,早期主要被視為一個“惡日”。因此民間有“躲午”的習俗,為的是辟邪。

端午節的别稱分别叫什麼(端午别名)4

劃龍舟這個習俗源于《越絕書》中的記載:越王勾踐為了複國,在五月五日這一天進行水師操練,但是因為這個故事不如西施的美人計來得傳奇,後來就逐漸被人遺忘了。

到了南北朝時期,長江流域劃龍舟習俗傳到了北方。南北文化交流,形成了新的端午節。一些文人在記載這個節日的時候,尋找節日的源流。

最後把屈原的故事和它相融合,就形成了如今的端午節。也因為這個原因,關于屈原本身的一些元素,比如“蘭湯沐浴”也被用作了節日的名稱。

端午節的來源有四大傳說,除了越王勾踐練兵說,屈子投江說之外,還有曹娥投江,以及伍子胥的故事。它們原來在各自所在的地區,非常流行。

曹娥的故事歌頌的是孝,伍子胥的故事歌頌忠,越王的故事缺乏傳奇性,他們的影響力,最後都沒有蓋過文人精神的代表屈原。

端午節的别稱分别叫什麼(端午别名)5

屈原的故事脫穎而出後,經過上層文人的渲染,成為傳播的主流,但是在民間,老百姓們依然過的是自己的節日。

所以,豐富多樣的節俗,依然被保留下來了。也正是因為如此,端午節才有了各種不同的叫法。每一種名字的背後,都有一種民間精神的信仰和風俗。

總體上來說,南方人過這個節日,主要是搞龍舟競賽,送瘟神,或者乘畫舫遊玩兒。而北方缺水,當地人過這個節,就喜歡搞“厭勝”活動,還有騎馬、射箭和别的社交活動。

古代的四川,“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可以吃糍粑。山西的人吃甑糕,廣西的人居然要吃苦瓜。《北流縣志》記載,清朝人過這個節要吃苦瓜,于是他們把這個節叫“苦瓜、豆角節”。

南方人過這個節的時候,大人會去采菖蒲來給孩子洗澡,所以它又名“菖蒲節”。北方少水的地區,劃不了龍船,但是有“避五毒”的習俗。

端午節的别稱分别叫什麼(端午别名)6

大人給小孩子穿上繡有“五毒”的肚兜,或者挂上香囊,還要喝一點雄黃酒。記得以前看《白蛇傳》,許仙想知道白娘子是不是蛇所化的,就給她喝雄黃酒。

不過,好在這個節日并沒有因為“五毒”橫行,而被叫成“五毒節”。不然,“藍鳳凰”就該要嘚瑟了。

結語

其實說了這麼多,我對這個節日“别名”的了解,也僅限于“端陽節”而已,那還是因為家中一些長輩一直這麼叫它。

如今的年輕人,習慣把這個節日叫成“粽子節”,假如不是因為南北飲食文化差異無法達成統一的話,那麼“春節”也一定會被叫成“湯圓節”或者“餃子節”。

如今的中國人,對于傳統節日的文化内涵,大多不甚了解。因為一些一言難盡的原因,傳統節日的娛樂活動、祭奠儀式,在民間早已經不複存在了。

端午節的别稱分别叫什麼(端午别名)7

隻有一些相關部門和非營利性的組織,偶爾會搞一下。所以對于傳統節日,普通人大多隻記得:那幾天要放假。還有,一定要吃點什麼。這不能不說,讓人有些小小的遺憾了。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幼兒園父親節由來
幼兒園父親節由來
幼兒園父親節由來?父親節起源于美國,1909年,華盛頓一位叫布魯斯-多德的夫人,在她慶賀母親節的時候突然産生了一個設立父親節的念頭,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幼兒園父親節由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幼兒園父親節由來父親節起源于美國,19...
2025-02-25
白銀的婚俗有哪些
白銀的婚俗有哪些
靖遠縣位于中華民族文化搖籃黃河之畔,屬甘肅省中部幹旱地區之一,曆史悠久。自古以來地處邊陲,民族往來頻繁,陡遷不定,戰亂接踵,興衰多端……凡此種種形成了獨特的民俗。靖遠禮儀語言方面:青年人及小輩在老人及長輩面前講話時忌手舞足蹈,粗聲大氣,須侃...
2025-02-25
刀削面的來曆
刀削面的來曆
刀削面的來曆?其實刀削面的來曆就是一個非常無奈的巧合而已但是元朝為了防止漢人造反,規定十戶輪流用一把菜刀,用完之後在交回而就在一天一位老婆婆和好了面團,讓老漢取到,結果他們的刀被别人拿走了,老漢隻好在路上撿了一塊薄薄的鐵皮,但是因為這個鐵皮...
2025-02-25
優秀傳統文化非遺
優秀傳統文化非遺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56朵花。各個民族的祖先在這片土地上共同繁衍、勞作,但他們的文化習俗卻散發着不一樣的色彩,形成了獨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一起來看看各民族的國家級非遺有哪些。1、白族紮染白族紮染技藝是國家級非遺,...
2025-02-25
每日一句金句分享
每日一句金句分享
每日一句金句分享?(歡迎點擊視頻,觀看本期《每日一習話》),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每日一句金句分享?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每日一句金句分享(歡迎點擊視頻,觀看本期《每日一習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
2025-02-25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