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熟的父母。
在電視劇《歡樂頌》、《安家》、《都挺好》中,我們看到了三位重男輕女的母親,她們是典型的不成熟父母的代表。
雖然她們比較極端,但生活中不成熟的父母比比皆是,有時候因為親情我們自覺過濾了父母的不好,有時候我們自己也分不清到底是誰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因為父母對我們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是深遠的,而我們也會有為人父母的一天,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自己的下一代。
一、不成熟父母的三種表現
第一,父母容易情緒化。
情緒化的父母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少見,經常會看到一些家長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大喊大叫,或者大打出手,甚至有時候傷害自己。
第二,父母會特别偏心
尤其有二胎或三胎的家庭,就像《紅樓夢》當中賈赦開的一個玩笑,說為什麼人的心都長偏了?就是因為偏心的父母太多。其實偏心是人之常情,因為深得父母喜愛的那個孩子,終究能夠彌補父母心裡的缺陷或者需求。
《金婚》裡,蔣雯麗扮演的母親懷了第三胎後,一心以為是兒子,當護士恭喜她生了千金,她卻懷疑孩子是被掉了包,甚至厭惡這個女兒,起名叫“多多”,意思多餘!還把孩子寄養在老家!對孩子的傷害一點也不考慮。直至生了兒子,填補了她内心的渴求,把所有的精力和愛都放在了兒子身上。
第三、一切都得聽父母的
父母常會教訓我們說:我們吃過的鹽比你們走過的路還要多!這是一種最為嚴厲的控制!孩子所有的事情,小到穿衣吃飯、大到學業、事業、婚姻,都得按照父母的所思所想來,如果敢于違背,就會被扣上“不孝子”的帽子。
當然有的孩子會說我的父母沒有這三種表現,但是我和他們相處起來也感覺不到開心,有時候會痛苦,這是什麼原因呢?
二、不成熟父母的4種類型
第1種、驅動型父母
這樣的父母對孩子非常負責,非常用心,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她們把孩子當成是自己的私有物品,沒有邊界感。這樣的父母不願意與孩子分離,他願意一直陪伴在孩子的身邊,卻忘了父母和孩子的終究是一場要告别的旅程。
他們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也願意用科學的方式去養育自己的孩子,但是隻學到了皮毛,并沒有真正理解。比如尊重孩子的天性,孩子如何鬧騰都行,甚至把電視拆解了也沒問題,但父母認為玩歸玩,還是要回歸到學習上,于是各種輔導班、題海層出不窮,孩子苦不堪言。
而孩子對父母唯一的期盼,就是長大後趕快逃離!
父母知道後會是什麼反應呢?
“不!不!媽媽永遠不會離開你!”
多可怕,又多可悲!
愛,不要流于形式,自欺欺人還不自知!
第2種、情緒型父母
這樣的父母,他們的情緒常常處于崩潰的邊緣。因為他們的人生不是由自己掌控,而是被孩子的行為所控制,看到孩子不同的行為,他們的情緒自然而然會産生不同的反應。
孩子把水灑了,媽媽劈頭蓋臉罵一頓;孩子吃飯慢了,爸爸一把奪過碗,罰孩子不許再吃了…好似孩子幹什麼都是錯的,因為父母總是帶着情緒去批判,讓孩子常常無所适從,小心翼翼。
這樣的父母,其實就是沒有自我的父母,是一個不成熟的父母。
第3種、消極型父母
沒有責任和擔當,遇事隻會躲避、躲藏,而不會想着主動去解決問題,因為他們内心還是一個小孩,不會去分擔,不會去承擔。
孩子做錯了事,不批評;孩子做了好事,不表揚;孩子受了委屈,不安慰;孩子學了新技能,不關心……
他們隻是一個身份的存在,給孩子提供不了實際的幫助。而當孩子成年後,他們又變成了孩子,喜歡時時依靠孩子……
第4種、拒絕型父母
拒絕給你幫助,拒絕你走進他的内心。他們的内心是封閉的……
孩子不會折紙,求助于父母,父母沒有引導,也沒有幫忙,而是說:自己去做!每當孩子想要父母伸出援助之手,他們總是冷漠地拒絕,認為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這四種類型的父母就是非常不成熟的家長,他們自己還沒有長大,還不成熟,卻進入了父母的角色,關鍵他們沒有随着孩子的成長而成長,仍舊停留在過去的經驗和思想中。
想要跳脫這類型父母對自己的影響,不想自己的後代承受錯誤的教育,打開《不成熟的父母》這本書,好好尋找解決之道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