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胳膊一拽就脫臼,怎麼辦?
山西省中醫院 骨科
小兒骨科的急診是最繁忙的,24小時都有心急如焚的年青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簇擁着哇哇大哭的寶寶趕來——“四腳吞金獸”上蹿下跳太容易受傷了:燙傷的、骨折的、脫臼的......
本文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其中很常見的一種情況——一個懊悔不已的大人站在抱着胳膊一動不敢動的孩子跟前,不停地自責:我就拉了他一下,沒使勁啊,怎麼就脫臼了。是啊!小兒桡骨小頭半脫位,就這麼個特點。
什麼叫“桡骨小頭半脫位”?就是兒童肘關節這個部位脫臼了,而且是脫了一部分,沒有全脫臼,這是兒童脫臼的一個特點。人的前臂(小胳膊)有兩根骨頭,一根叫桡骨(大拇指這一側),一根叫尺骨(小指這一側)。桡骨在靠近肘關節的位置形成一個膨大的形态叫桡骨小頭,頭上是一個平滑的凹面與肱骨(大臂、上臂)相關節——要不肘關節怎麼能那麼靈活呢!
但是關節不能隻是靈活,還得穩定,否則動不動就會錯開,也就是脫臼。桡骨小頭的穩定性依靠很多結構來保障,其中最重要的是一條韌帶叫“環狀韌帶”。環狀,多形象,就是像一條褲帶一樣把桡骨莖(桡骨小頭下方的“脖子”)和尺骨捆在一起,這樣肘關節旋轉活動時,桡骨小頭就不會輕易地跑掉。
問題出就出在,他還是個孩子啊!孩子的特點就是桡骨頭——小!就像腰細穿上了肥褲子一樣,褲帶也勒不住,所以就會......沒錯,就像褲子掉了一樣,桡骨小頭也會掉出來!
桡骨小頭半脫位很常見,據統計占14歲以下兒童肘部損傷的一半,主要發生在4歲以下的兒童,還有一個名字叫“惱怒肘”——坐在玩具櫥窗邊說啥也不走的孩子,被終于失去耐心的家長拉着手一拽,事情就這麼發生了。
桡骨小頭半脫位這種疾病被發現得非常早,Fournier醫生在1671年(那還是康熙年間)就第一次描述這種疾病的病理及損傷機制。到目前,發病年齡最小的有剛出生15天的新生嬰兒,1-4歲兒童占絕大多數,也有關于青少年和成人的報道,但是非常少見。
最常見的情形就是我們之前描述的:大人領着孩子走路、上台階時,猛然拉了一下孩子的手;或者是從床上一下拽着胳膊拉起孩子;還有就是拎着小孩的雙手嬉戲玩耍時出現的。
這些情況下都一個共同的姿勢,那就是孩子的肘關節是處于伸直位的(胳膊伸直),同時前臂在旋前位(掌心向下)突然受到縱向的牽拉,于是桡骨小頭脫臼了。
1916年Stoneml醫生詳細地描述了這種機制:當桡骨受到縱向牽拉,桡骨小頭脫出環狀韌帶,而環狀韌帶邊緣滑向關節間隙,嵌入肱桡關節内,緻桡骨小頭呈半脫位狀态。
除了肘部受暴力牽拉這一主要因素外,還有其他一些少見的因素也在很多文獻中有所報導,譬如:孩子跌倒把胳膊肘壓在了身下,以及直接的擊打緻傷等。
這個時候你怎麼能知道是桡骨小頭半脫位了?有一個典型的特征,就是孩子無法擡胳膊,他無法自己将手舉過頭頂!這種情況,您就别等了,直接奔醫院吧!
醫生接診後主要是複位,這就涉及到一個複位手法的問題。複位的基本原則是什麼:逆創傷機制複位。目前的教科書及大多數文獻均傾向于旋後複位法,即:牽引、旋後、壓頭、屈肘——四步、搞定。孩子自己可以将手舉過頭頂,就基本OK了。
複位之後,需不需要進一步治療呢?要看情況:臨床大多數桡骨小頭半脫位都不需要進一步的額外固定,但是如果是二次脫位或者多次脫位、習慣性脫位的孩子,要格外重視了。一般建議使用頸腕懸吊或石膏托固定,以利于韌帶的修複。
注意了,如果是青少年或者成人出現了桡骨小頭半脫位,是要警惕的!因為正常來講,桡骨小頭的發育已經比較完善了,還出現脫位,往往是因為暴力比較大。這個時候一方面要小心是不是有可能合并骨性損傷,一方面是韌帶軟組織的損傷程度一般都比較嚴重,需要一定時間的修複。如果固定不牢靠或者固定時間不夠,就很容易形成習慣性半脫位。同時複位後要使用支具将上肢控制在屈肘前臂旋後1周。
小兒桡骨小頭半脫位都可以通過手法整複獲得滿意療效。但是有一部分是需要手術處理的,一般都是大暴力損傷,譬如合并有環狀韌帶斷裂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