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著名的道教代表人物?張伯端,字平叔,号紫陽,後改名用成,敕封紫陽真人,又稱悟真先生,是北宋時期著名的道士,道教金丹派南宗的始祖,他所著的《悟真篇》與漢代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并稱“丹經王”,是道教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典元代道士趙道一在《曆代真仙體道通鑒》中記載了一則張伯端神遊揚州折瓊花的故事所謂“神遊”其實也就是我們小時候看電視裡面說的元神出竅當一個人元神出竅的時候,他的軀體就暫時沒有了意識,他會以一種精神實體的形态活動,能夠不受空間的限制,能穿牆、飛行等,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明清時期著名的道教代表人物?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明清時期著名的道教代表人物
張伯端,字平叔,号紫陽,後改名用成,敕封紫陽真人,又稱悟真先生,是北宋時期著名的道士,道教金丹派南宗的始祖,他所著的《悟真篇》與漢代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并稱“丹經王”,是道教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典。元代道士趙道一在《曆代真仙體道通鑒》中記載了一則張伯端神遊揚州折瓊花的故事。所謂“神遊”其實也就是我們小時候看電視裡面說的元神出竅。當一個人元神出竅的時候,他的軀體就暫時沒有了意識,他會以一種精神實體的形态活動,能夠不受空間的限制,能穿牆、飛行等。
有一位高僧,長于禅定,以為自己所學是最上乘的禅法。他也确實能做到入定出神,也就是在入定的時候元神出竅,頃刻間去到幾百裡外的地方。一天,他跟張伯端相遇了,兩人相談甚歡。張伯端說:“你我二人何不一同神遊遠方?”高僧道:“願同往揚州觀瓊花。”于是兩人就找了一間淨室,雙雙打坐入定,皆出神遊。當張伯端的元神到達約定的地方的時候,高僧已經恭候多時。張伯端說:“我們共到此地觀賞瓊花,當各折一花為記。”于是二人便各自折一花歸。等到兩人的元神歸竅之後,張伯端問道:“禅師瓊花何在?”高僧兩手空空拿不出花來。此時張伯端便于手中拈出瓊花,與僧笑玩。
在這個故事中張伯端和這位禅師都能夠做到元神出竅,在很短的時間内去到很遠的地方,不同的是張伯端真的折了一朵瓊花回來,而禅師卻隻能空手而歸。張伯端的弟子對此大惑不解,為什麼明明兩人都是元神出竅,一個能折回瓊花來,一個卻不行呢?原來兩人雖然都是元神出竅,但卻有不同,一個出的是陽神,一個出的是陰神。陽神是有形體的,能作用于外物;陰神沒有形體,不能作用于外物。張伯端出的是陽神所以能折瓊花,禅師出陰神,故不能折瓊花。
當時張伯端說的原話是:我金丹大道,性命兼修,是故聚則成形,散則成氣,所至之地,真神見形,謂之陽神。彼之所修,欲速見功,不複修命,直修性宗,故所至之地,人見無複形影,謂之陰神。由此可見修煉成陽神還是修煉成陰神的關鍵在于修煉方式,性命雙修就能修煉出陽神,隻修性不修命則隻能修煉成陰神。道教内丹學中不管是南宗還是北宗,都主張性命雙修,他們的分歧在于修煉的次序,南宗主張先命後性,北宗正好相反。但不論如何,他們都認為隻有性命雙修才是最上乘的法門。換言之,陽神比陰神更好。實際上陰神根本就連神也稱不上,而是鬼。
道教認為從陰陽的角度來說,神是純陽,鬼是純陰,而人介于神鬼之間是半陽半陰。陰神既然是純陰,所以也就是鬼。出陰神終歸不是得道成仙的正途。“陰中超脫,神像不明,鬼關無姓,三山無名,雖不入輪回,又難返蓬瀛,終無所歸,止于投胎奪舍而已。”出陰神雖然能夠擺脫生死輪回,但肉身終究還是要死亡的。沒有肉身之後,陰神也就隻能去投胎或者強行占據别人的身體了。我們在電視中也看到,這通常都是那些反派道士做的事情。所以這不是仙道正法。
有人會說,道教講這麼一個神遊折花的故事,是不是想說明佛教的法門沒有道教的法門高明。很多人在引用這個故事的時候好像都很自然地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實際上張伯端本人是主張三教一緻的,他并沒有刻意貶低佛教以擡高道教。在故事當中,張伯端看起來确實比禅師技高一籌。但是張伯端并沒有因此貶低佛教,他明确指出:性命本不相離,道釋本無二緻。彼釋迦生于西土,亦得金丹之道,性命兼修,是為最上乘法,故号曰金仙傅大士。認為佛教所講的最上乘法實際上跟道教是一樣的,也是要性命雙修。但是在具體修煉當中道教和佛教确實各有側重,“道家以命宗立教,故詳言命而略言性。釋氏以性宗立教,故詳言性而略言命。”道教偏命,佛教偏性,張伯端認為兩家隻有相資為用方得圓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