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楊巧英
《人文武漢》——是您了解武漢人文曆史的窗口,請關注!
1955年下半年,為了普遍提高人民群衆的文化素質,徹底改變”一窮二白”的落後面貌,黨和政府大力提倡開展掃盲活動。我那個時候還是武漢市二十中學的初二學生。
看到學校征集”夜校掃盲老師”的通知後,我立馬就報名了。也許因為我是學校的文娛活動的積極分子的原因,口齒也清晰,于是便被錄取去當”夜校掃盲老師”了。
記得夜校掃盲點設在循禮門附近的一個小學裡,現在記不清楚究竟是哪個小學,可能是今日的銘新街小學吧!畢竟是60多年前的故事。
我去當”夜校老師”,是晚上七點到九點鐘。當時家住漢口友益街。每天下午放學以後,回家就匆匆吃口飯,就往掃盲點趕。有時來不及吃飯,就餓着肚子去。上完課再回家吃飯。從友益街到循禮門,我不知道怎麼走。老父親告訴我,從大智門的道岔沿着鐵路邊走。那個年代,沒有路燈,就是有,也是非常昏暗的電燈泡。我一個不到十五歲的丫頭,紮着二條小辮,就這樣風裡來雨裡去,揣着一顆提心吊膽的心,堅持把掃盲任務完成了。
上掃盲班的人,大都是中年家庭婦女。掃盲工作又沒有教材和提綱,全靠自己編。好在我平時輔導我的讀一年級的小弟弟學習,就按照最基本的字開始學。上、下、左、右、大、小、多、少、人、手、口、刀等等。也教她們學寫自己的名字。大家學習非常認真,做筆記。學寫勁頭特别足。盡管沒有一分錢的補貼,我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到”掃盲”工作中。看到大家能認識、會寫百十個字,我特别高興。尤其是大家叫我”楊老師”,心裡不知道多高興。
在教學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預想不到的事情。記得有一次上課的時候,坐在第一排的中年婦女,突然鬧起來,中間還夾雜着一些”漢罵”。我真的懵了,不曉得該怎麼辦?我冷靜了一下,對她說,”您家看看我,到現在還沒有吃飯,放學晚了,就直接趕到這裡來了。我在上課中有得罪您家的地方,您家莫怪。我以後注意。”這個”學生”立馬不鬧了,隻是一個勁地流眼淚。有人嘀嘀咕咕地說,她的婆婆不讓她”掃盲”。因為她是一個童養媳。也有人說,她家裡太窮了,每天晚上要”納鞋底”賺幾毛錢,貼補家用。
掃盲工作終于結束了。我被評為掃盲優秀教師。還得了一個寫有”掃盲優秀教師”的搪瓷杯和一件汗衫。
後來,我初中畢業就參軍到了廣州。這一去就是近七十年。那個獎狀和杯子一直伴随我在軍營裡生活學習和戰鬥。
編者按:作者 女 82歲 現居廣州
打撈江城記憶 串起散落的珍珠
鈎沉三鎮往事 回眸過眼之煙雲
1876年的武漢
編輯:水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