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狹窄症是一組慢性進行性脊髓、馬尾及脊神經疾病。是由椎管發生的骨性和(或)纖維性狹窄引起的脊髓、馬尾及脊神經根的壓迫而出現相應的神經功能障礙。
本文主要總結腰椎管狹窄症的病理機制和分類,以期對大家有所裨益。
一、腰椎管狹窄症的病理機制腰椎管狹窄症多見于椎間盤,通常由以下因素導緻:
1.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突出可導緻腰椎管狹窄,同時可加重臨床症狀。椎間盤随年齡的增長發生退變,髓核失去彈性的同時纖維環也出現裂隙,加以外力等作用,會導緻椎間盤破裂,髓核、纖維環甚至終闆向後突出壓迫神經,進而産生症狀。同時,髓核中某些成分刺中激神經根會導緻無菌性炎症,炎性介質作用于局部又會加重組織的充血和水腫,引起相應臨床症狀。随着病程進展,病變局部發生鈣化或骨化,進而導緻腰椎管狹窄。
圖1 椎間盤突出可導緻腰椎管狹窄
2.關節突關節增生
椎間盤退變導緻椎間隙變窄,病變節段運動力學發生改變,進而導緻骨關節病發生于相應關節突關節,形成的骨贅凸入椎管,從而引起狹窄。
3.黃韌帶肥厚
黃韌帶肥厚或骨化是引起腰椎管狹窄的重要原因,當椎管已有狹窄或者伴有椎間盤突出時更會加重臨床症狀。黃韌帶發生退變導緻其纖維成分發生變化,彈性纖維的含量下降導緻韌帶彈性降低。當脊柱處于後伸狀态時,黃韌帶向後凸入椎管,壓迫神經根,引起一系列臨床症狀。
圖2 韌帶增厚
4.其他病變
腰椎的側凸畸形、先天性骨性椎管狹窄、腰椎後緣離斷症等也是腰椎管狹窄症發病的重要因素。
二、腰椎管狹窄症的分類目前臨床常用的腰椎管狹窄症分類如下:
1.根據病因分類
分為原發性腰椎管狹窄症和繼發性腰椎管狹窄症2類。
原發性腰椎管狹窄症:由于先天椎管發育不全,以緻椎管本身和神經根管矢狀徑狹窄,使脊神經根或馬尾神經遭受刺激和壓迫,出現一系列臨床症狀。
常見病因:(1)先天性小椎管;(2)軟骨發育不良;(3)先天性椎弓峽部裂及滑脫;(4)先天性脊柱裂。
繼發性腰椎管狹窄症:由于後天因素(退變、外傷、失穩、畸形、新生物,炎症等)造成腰椎管内徑小于正常值,産生一系列症狀與體征。
常見病因:(1)退行性變的脊椎骨性增生、黃韌帶肥厚、後縱韌帶鈣化、側隐窩狹窄、椎間盤病變等;(2)創傷因素緻脊柱骨折所遺留的畸形;(3)椎弓峽部裂緻椎體滑脫;(4)脊柱側彎以及其他一些骨病(例如Paget’s病等)。
2.根據神經根管部位分類
分為3類:(1)神經入口狹窄:腰椎管側方至上關節突下方;(2)中間區狹窄:關節突關節及椎弓根下方;(3)神經出口狹窄:椎間孔圍繞的區域。
此分類方法對明确手術減壓部位、減少對脊柱損傷及維持脊柱穩定性具有指導意義。
3.根據臨床症狀和狹窄部位分類
分為3類:(1)中央型腰椎管狹窄:又稱馬尾間歇性跛行;(2)神經根管型腰椎管狹窄:又稱坐骨神經病變;(3)混合型腰椎管狹窄:既有神經根受壓,又有馬尾神經受壓。
4.根據解剖位置分類
分為3類:(1)中央型椎管狹窄;(2)側隐窩型椎管狹窄;(3)椎間孔型椎管狹窄。、
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并由骨科在線編輯綜合整理,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