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晚高峰期的時候,我們小區業主出門都可以刷個小綜藝看了,為啥?還不是為了等電梯!”家住金水區金成時代廣場的劉先生向記者吐槽。
除了速度、容量,還有什麼問題會造成電梯人滿為患?“容積率吧,聽說我們小區容積率6點多,居住舒适度不高也正常。”劉先生表示,以後買房一定要買個“容積率低”的小區。
容積率不同是否會影響居住體驗?近日,記者走訪了鄭州多個小區,實測容積率會對業主生活帶來哪些影響。
1
容積率與綠化率成反比!與等電梯時間成正比?
記者實測
實測地點1 金成時代廣場 容積率6.4
7月19日下午,記者來到了位于金水區黃河路上的金成時代廣場小區,遠遠望去,就能發現小區樓窗密集。大約5點左右,小區附近道路人來人往,給人一種忙忙碌碌的感覺,明顯能看出小區住戶密集。
記者實地走訪發現,小區綠化面積較小,樹木稀松,基本上放眼望去不是樓棟就是停車位。除此之外,樓間距不算遠,但是因為窗戶小,所以站在窗邊并不能清晰看到對面住家的屋内擺設情況,隐私性還算有保障。
記者發現,小區采用4梯多戶的設置,類似過去的“筒子樓”。因為是30層以上的高層建築,整個小區電梯等待時間比較漫長。記者在下午5點左右的非高峰期做了測試,8号樓為4梯20戶的,平均等一部電梯的時間為3-5分鐘。“上下班高峰期更誇張,等個10分鐘挺常見的。”一位業主與記者閑聊,有時候等得不耐煩了,10層以下的業主會直接走樓梯上下。
據安居客上的資料顯示,金成時代廣場小戶型居多,總戶數在9767戶左右,基本以一家兩口和一家三口為居住主力人群,按平均每戶2.5個人計算,整個小區居住了近3萬人。
記者實測
實測地點2 正商華鑽灣景1号院 容積率4.98
随後,記者來到了管城區的正商華鑽灣景1号院,可以從窗戶看出,小區的居住密度也比較高。
記者實地走訪發現,對比金成時代廣場,該小區的綠化率明顯提高,植被也相對茂盛,小區内也有不少給業主休息玩耍的公共區域,還有一個寬敞的中心廣場。除此之外,小區樓棟之間的距離适中,目測距離在40-50米之間,業主隐私性相對有保障。
記者來到了7号樓,發現小區的安保系統還是很完善的,每一個樓棟都需要刷卡才能進入,7号樓為兩梯四戶設置,平均一部電梯等待時間在3分鐘左右,有業主透露,上下班高峰期最長等待過7、8分鐘。
有業主向記者表示:“小區的确比較密,特别是天氣好的下午,小區廣場裡常常人滿為患,推嬰兒車的、遛狗的,各類業主活動相互交織。”
而小區内随處可見的電動車,也向我們展現了這裡較高的人口居住密度。
據安居客上的資料顯示,該小區戶型設置剛偏改,兩室三室均有,總戶數在1467戶左右,就記者目測發現,小區内帶孩子的老人較多,基本以一家四口(加上孩子)和一家三口為居住主力人群,按平均每戶3.5個人計算,整個小區住了6千人左右。
記者實測
實測地點3 萬科美景龍堂 容積率4.2
在管城區的萬科美景龍堂,記者看到了相對優質的綠化配套,小區内有多個休閑區,10号樓旁還建有一個兒童活動區,綠化覆蓋面積大,植被、樹木等相對茂密。除此之外,樓間距适中,目測距離在40-50米之間,業主隐私性相對有保障。
小區内部活動人群不算太多,基本為玩耍的老人和小孩。
記者發現,小區内有多種梯戶比設置,其中多棟為标準的2梯6戶設置,15号樓為2梯14戶設置,為标準的“筒子樓”。記者在物業所在的10号樓及15号樓分别做了測試,非高峰期10号樓一部電梯等待時間在3分鐘左右,而15号樓在6分鐘左右,“高峰期時間會翻倍”,一位業主透露。
據安居客上的資料顯示,萬科美景龍堂總戶數在 2414戶左右,戶型設置剛偏改,小區内一室、兩室、三室均有,二三室占比最多,如果以每戶2.5個人計算,整個小區居住了6千人左右。
記者實測
實測地點4 海馬公園2期 容積率3.49
在海馬公園2期小區内,記者發現,該小區的綠化覆蓋率明顯高于之前三個小區,而且小區的綠地植物配置也更加豐富,就樓間距來看,目測在50米左右,業主隐私性相對有保障。
記者發現,小區有4棟高層住宅,總高33層,其中2号樓為标準的2梯4戶設置,記者實測發現,在非高峰期内,電梯等待時間在0-2分鐘左右,高峰期在5分鐘之内,整體來看,居住舒适度還是比較高的。
據安居客上的資料顯示,海馬公園2期目前已經建成4棟樓,戶型設置偏改善,兩室三室均有,總戶數在597戶左右,如果以每戶2.5個人計算,整個小區居住了1500人左右。
就記者實測的4個小區來看,小區的容積率與綠化率及電梯等待時間都有一定的關聯性,容積率越高的小區,綠化率越低,電梯等待時間增加,居住舒适性也相應降低。
不過,記者在探訪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個例,部分小區容積率很高,但是因為大戶型設置較多等原因,小區居住密度并不高,居住舒适度有保證。
這是什麼原因?容積率對居住品質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2
那些關于容積率的誤區
“我們項目主打低容積率改善社區,居住舒适度很高……”相信不少購房者都聽過置業顧問口中的這句話,在不少人的觀念裡,容積率幾乎就是居住舒适度的決定性條件。
想弄清容積率對居住舒适度的影響,就得先了解什麼是容積率?百度百科的書面解釋是:又稱建築面積毛密度,是指一個小區的地上總建築面積與用地面積的比率。它的計算公式為:容積率=總建築面積÷總用地面積。
舉個簡單例子,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一塊10萬平方米的土地,如果開發商蓋了8萬平方米的房子,即建築面積為8萬平方米,那麼,這塊地的容積率是0.8;如果蓋了10萬平方米的房子,那麼容積率就是1;蓋了15平方米的房子,容積率就是1.5。
不難發現,通常情況下,容積率越高,該地塊的用地強度越大。也就是說,容積率越高,小區的建築樓層就越高,容納的居民越多。同時,共用小區的公共設施、停車位等配套設施的居民就越多,小區就會顯得越擁擠。“所以不少小區居住密度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容積率太高,但容積率高,卻并不意味着小區居住密度一定大。”一位業内人士表示,“這其實是大家常見的誤區,很多人都搞不清楚。”
誤區一:
容積率與生活舒适度挂鈎,越低越好
既然容積率高的住宅項目意味着小區内房子建得密集,會影響到小區内的健身場所、兒童活動區域、綠化區域等,那容積率是不是越低越好呢?
事實上,過低的容積率往往意味着周邊的生活氛圍較弱。如果一個項目容積率高,很大可能會吸引到更多的相應配套。
除此之外,還要警惕“高低配”類型的項目,整體容積率看起來較低,但往往會出現局部容積率較高的情況,對于高層購房者來說,并不友好。
誤區二:
容積率高的項目意味着居住人口密度大,不能考慮
事實上,容積率并不是決定居住人口密度的唯一條件,對于部分純改大戶型高層小區來說,雖然小區容積率較高,但是因為每戶隻住了一家或兩家,所以小區居住人口密度并不高,生活舒适度也還是保障的(比如經二路上的萬科·古翠隐秀項目、東風路上的未來天奕項目等等)。
所以,對于購房者來說,不用談“高容積率”色變,除了容積率,決定居住人口密度的還有梯戶比,在同容積率的情況下,以電梯和戶數為評判标準,梯戶比越高,居住舒适度越低。
有業内人士指出,一個良好的居住小區,高層住宅容積率最好不超過5,多層住宅最好不超過3,綠地率最好不低于30%。但是,也不能将容積率作為評價樓盤好壞的唯一指标。“容積率可作為影響樓盤品質的因素,但并不能與樓盤品質直接挂鈎。”
同時建議大家,“選房時,購房者應該多關注容積率、得房率、綠化率、樓間距等具體指标,綜合各方面因素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