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王夫人“佛口”,其實不準确。
王夫人并沒有準确的宗教信任。像賈敬那樣自律,平時住在廟裡,過年回家也是“靜室默處”,才是真正地把宗教當成了心靈寄托。而王夫人呢,隔三差五吃個齋,既與尼姑來往,又信任道婆,這不過是民間最普通的“愚夫愚婦”而已。
說王夫人“蛇心”,同樣不準确。
不錯,王夫人手裡,的确有幾條人命。至少,金钏兒的死,晴雯的死,她都負有直接責任。芳官三人在大好青春年華出家,自斷前程,也是由于她的辣手。但,要說她“蛇心”,必須有個前提:她做這些“壞事”的時候,已經預料到了結果。
也就是說,如果王夫人知道金钏兒會跳井,她還攆她出去,她是“蛇心”;如果王夫人知道晴雯一出去就病死,她還攆她出去,她是“蛇心”;如果王夫人知道芳官三人因被攆而決意出家,她還攆她們出去,她是“蛇心”。
她真的知道這些悲慘的後果嗎?
金钏兒之死,王夫人面對最信賴的寶钗這樣說:“誰知他這麼氣性大,就投井死了。豈不是我的罪過?”有人認為這是故作姿态。其實王夫人有什麼必要對寶钗故作姿态?金钏兒又不是被攆出去的路上就跳了井的,如果她不說,寶钗未必會把金钏之死和被逐聯系起來。還是王夫人内心有愧。
晴雯之死,導緻寶玉生病。王夫人“自悔不合因晴雯過于逼責了他”。不是心疼晴雯,但是因為晴雯而使寶玉生病,王夫人也是後悔的。寶玉是她最大的依靠,她當然不願寶玉有一點閃失。從“自悔”一詞,可以看出王夫人事先也沒想到“逐晴”的嚴重後果。
芳官三人的出家,更是直接寫出王夫人“見他們意皆決斷,知不可強了,反倒傷心可憐”,當然事先也沒想到這結果。
奇怪的是,一次事出意外、導緻嚴重後果,第二次就該汲取教訓了。王夫人卻一而再、再而三的屢屢犯錯,導緻自己也不想看到的後果。這就不能用“意外”或者“沒想到”來解釋她的罪過了。
她既不“佛口”,也不“蛇心”。她隻是才幹不足、智商缺席、行事魯莽、又不懂反省。
讓這樣德才兩“失”的人執掌榮國府内政大權,也真是沒誰了。可是這沒辦法,因為榮國府中,想找一個能替代王夫人的人,也真不是容易的事。
人才凋敝,後繼無人,是賈府敗落最根本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