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教育智慧:孔子為什麼要反複強調“禮”的重要性?
《論語》感悟(一五五)
文/王營
原文:8.2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xǐ,畏懼),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笃于親,則民興于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譯文:8.2孔子說:“恭敬而不以禮來節制就會疲勞;謹慎而不以禮來節制就會拘謹懦弱;勇敢而不以禮來節制社會就會動亂,直率而不以禮來節制就會傷人。君子用深厚的感情對待自己的親屬,老百姓就會興起仁的風氣;君子不遺棄老朋友,老百姓就不會人情淡薄。”
感悟:本章進一步闡述“禮”的重要性。“禮”是處理各種行政事務的規則、準則,也是個人為人處世的重要尺度。孔子認為,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一個人都要恪守“禮”的尺度。恭敬、謹慎、勇敢、直率,本來是一個人的優秀品德,但是若“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學而第一)。
對人過分恭敬的确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某單位有一名公務員,為了博得領導和衆人的好感,幾乎對所有人的态度都是畢恭畢敬,見面後先是握手,然後就是沒完沒了的寒暄,見什麼人說什麼話,以至于人們遠遠看到他,都繞道走。既要動腦,又要動口、動手,你說這樣的人累不累?
過分謹慎的人往往顯得懦弱無能,有的人一出家門就害怕下樓梯崴腳,走在馬路上害怕被汽車撞,做事前怕狼、後怕虎,這種人能成什麼大事?相反,有的人倒是非常勇敢,天不怕、地不怕,什麼事都敢做,但就是不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結果犯下了搶劫偷盜、貪污腐敗、殺人越貨的彌天大罪,這種過分的勇敢往往會導緻社會的動亂。
孔子提倡“直”,但不提倡過分的“直”。有些人非常直率、坦白,做事堅持原則,丁是丁,卯是卯,但說話不注意場合,不講分寸,心直口快,當着衆人的面直接頂撞上司或長輩,讓人下不了台,這種人可能心地非常善良,但說話、做事很容易傷人。
魯迅先生有一篇短文叫《立論》,說是一家人家生了一個男孩,合家都高興得不得了,抱出來給客人看。一人說:“這孩子将來是要發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謝;一人說:“這孩子将來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頓痛打。盡管他說的是事實,但這一事實在這樣一種場合說出來卻是對主人的無禮,被痛打一頓正應驗了孔子所說的“直而無禮則絞”。也正因為此,季羨林先生說過這樣一番話:“真話不全說,假話全不說”。
恭、慎、勇、直是人的優秀品德,這些品德必須以禮來節之,以禮來“中和”,否則就會變成勞、葸、亂、絞,這就是儒家所倡導的“中庸”之道。把握了這一尺度,君子就會按照禮的要求“笃于親”,老百姓就會“興于仁”;同樣,君子依禮“故舊不遺”,老百姓就不會人情淡薄,一個以禮治、仁政為信念的理想社會就會變為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