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天文訓》中确定二十四節氣的标準,是北鬥的運行方向。北鬥的運行,同月亮、太陽、五星、二十八宿相配合,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先進的曆法、天象體系。
圖 廿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根據太陽在黃道不同的視位置定的。古人把黃道附近一周天平分為星紀、玄枵等十二次,太陽運行到某次就叫某某某節氣(實際上二十四節氣表示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二十四個不同的位置。)
圖 二十四節氣在黃道上的位置
二十四節氣的産生并不是為了把一年劃分開,而是與種植農作物農業有關,在長期的生産實踐中,人們逐步認識到季節更替和氣候變化的規律,就通過二十四節氣來反映四季、氣溫、降水、物候的變化。
北鬥還是古人劃分時辰、月份、季節的主要依據。
北鬥的鬥柄指向,就叫做月建,是以北鬥為指向在劃分為十二辰的體系中确定其初始起點,用于紀月。
十二辰是将一個回歸年時間劃分為十二份,并将其與平面均分的十二方位對應的一套體系,用子醜寅卯等十二個地支符号表示。
以子為正北,午為正南的空間坐标,子為冬至,午為夏至的時間坐标,則夏人是以寅位作為正月的。使得處于東方的寅、卯、辰為一年中前三個月的春季,其次的巳、午、未為夏;申、酉、戍為秋;亥、子、醜為冬。這樣,東南西北四方恰與春夏秋冬相應。
太陽回歸年的周期形成了二十四節氣,這二十四節氣是由北鬥七星之鬥柄所指而确定的,古有“鬥柄東指,天下皆春;鬥柄南指,天下皆夏;鬥柄西指,天下皆秋;鬥柄北指,天下皆冬。”之說,鬥柄每行十五度為一節氣,二十四節氣形成一個太陽回歸年。
圖 北鬥鬥柄指示“二分二至”
圖 北極星冬、春、夏、秋之間位置圖
圖 北鬥七星鬥柄認春夏秋冬
《淮南子·天文訓》中說:“十五日為一節,以生二十四時之變,鬥指子則冬至;加十五日指癸則小寒;加十五日指醜則大寒;加十五日指寅則雨水;加十五日指甲則驚蟄;加十五日指卯中繩(晝夜相停),故曰春風;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加十五日指辰則谷雨;加十五日則春分盡,故曰有四十六曰而立夏;加十五日指巳則小滿;加十五日指丙則芒種;加十五日指午則陽氣極,故曰有四十六日而夏至;加十五日指丁則小暑;加十五日指未則大暑;加十五日而夏分盡,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秋;加十五日指申則處暑;加十五日指庚則白露;加十五日指酉中繩,故曰秋風;加十五日指辛則寒露;加十五日指戌則霜降;加十五日則秋分盡,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冬;加十五日指指亥則小雪,加十五日指壬則大雪;加十五日指子,故十一月日冬至。”可見鬥柄所指即節氣所在,每節十五天,二十四節氣共三百六十天(實為365.25天)而構成一年。
1、太陽運行與二十四節氣
《淮南子·天文訓》中運用太陽的運行規律,來劃分二十四節氣。主要有兩種方法:
①,圭表測量。圭表,是中國古代觀測天象的儀器。可以用來定方向、測時間和制定曆法等。《淮南子·天文訓》中記載測量“冬至”“夏至”的方法:
日冬至,八尺之脩,日中而景丈三尺。
日夏至,八尺之景,脩徑尺五寸。
②,利用太陽與二十八宿的關系。《淮南子·天文訓》中說:太陽正月處于二十八宿中的營室的位置,……十二月處在虛星的位置。
比如:“營室”,正月中,雨水。“虛星”,十二月節,冬至。
2、月亮運行與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同月亮的運行密切相關。月亮的運行是“朔望月”。為了符合太陽一回歸年的天數,就需要設置閏月。
《淮南子·天文訓》中說:
“月,日行十三度七十六分度之二十六,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而為月,而以十二月為歲。歲有馀十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八百二十七,故十九歲而七閏。”
這段的意思是:月亮每天進行13度之26/76度,29日之 499/940日而為一月,而把十二個月作為一歲。每年尚差10 827/940日,不夠365 1/4 日。因而十九年有七次閏年。
3、二十八宿與二十四節氣
二十八星宿是沿着黃道和赤道之間來劃分;自古以來,人們都是依據它們的出沒和中天時刻來定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
《淮南子·天文訓》中說:二十八宿與天球赤道的夾角可以分為不同的度數:角宿十二度,亢宿九度,……轸星十七度。總共二十八宿365 1/4 度。
二十八宿與北鬥、太陽運行度數相同。比如:立春,在“危十七度”(今測十六度)。立秋,“翼十八度”(今測十五度)。
4、十二律與二十四節氣
《史記·律書》:“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軌則,一禀于六律,六律為萬事根本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幾乎任何領域都與天文有關。
《漢書·律曆志上》:“天地之氣合以生風,天地之氣風正,十二律定。”至于天地之風氣以生律的原理,在《後漢書·律曆志》中:“夫五音生于陰陽,分為十二律,轉生六十,皆所以紀鬥氣,效物類也。天效以景,地效以響,即律也。”
“天效以景,地效以響”,是天地之氣以生音律的原因,反之,可以通過聲律以候天地之氣。以律候氣的工具是律管,即一種樂器,所候之氣是天之節氣。而“皆所以紀鬥氣”自然是通過北鬥來紀四時節氣了。
《淮南子·天文訓》:
“兩維之間,九十一度(也)十六分度之五,而(升)[鬥]日行一度,十五日為一節,以生二十四時之變。
鬥指子,則冬至,音比黃鐘。……
加十五日指報德之維,則越陰在地,故曰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陽氣凍解,音比南呂。……
加十五日指常羊之維,則春分盡,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夏。大風濟,音比夾鐘。……
加十五日指午,則陽氣極,故曰有四十六日而夏至,音比黃鐘。……
加十五日指背陽之維,則夏分盡,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秋,涼風至,音比夾鐘。……
加十五日指酉,中繩,故曰秋分。雷戒,蟄蟲北鄉,音比蕤賓。……
加十五日指蹄通之維,則秋分盡,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冬,草木畢死,音比南呂。……
陽生于子,故十一月日冬至。”
《史記·天官書》:“冬至短極、縣土炭、炭動、鹿角解、蘭根出、泉水躍、略以知日至,要決晷景,歲星所在,五谷逢昌,其對為沖,歲乃有殃”。
《樂經元義》曰:“六律為陽,陽數九而始于子,故黃鐘象陽,以次而短,至無射而極;六呂為陰,陰數六而始于未,故林鐘象陰,以次而短,至仲呂而極。此十二律取象取義于十二月之微旨也。後世既不識月令肇造之原,又不識聖王造律簡易之心,遂以十二律為神物,真可以通天地而合神明。”
《淮南子·天文訓》對于十二律應二十四節氣是這樣說的:“徵生宮,宮生商,商生羽,羽生角,角生姑洗。姑洗生應鐘,比于正音,故為和。應鐘生蕤賓,不比正音,故為缪。日冬至,音比林鐘,浸以濁。日夏至,音比黃鐘,浸以清。以十二律應二十四時之變:甲子,仲呂之徽也;丙子,夾鐘之羽也;戊子,黃鐘之宮也;庚子,無射之商也;壬子,夷則之角也。”
【譯文】
徵産生于宮,宮産生于商,商産生于羽,羽産生于角,角産生于姑洗。
姑洗又産生于應鐘,是為“變宮”,它不接近正音,因此稱它為“和”音。應鐘産生于蕤賓,就是“變徵”,它也不合正音,因此稱它為“缪”音。
冬至起音接近林鐘,由冬至到夏至按十二律逆序逐一配合節氣,律管依次增長,所以聲音逐漸變濁;夏至起音接近黃鐘,由夏至到冬至按十二律順序逐一配合節氣,律管依次減短,所以聲音逐漸變清。
這種十二律的順逆排列是适應二十四節氣陰陽盛衰變化的。以音、律配日,就有甲子為仲呂之徵,丙子為夾鐘之羽,戊子為黃鐘之宮,庚子為無射之商,壬子為夷則之角,六十律(六十天)為一周期。
而《淮南子·天文訓》還說:“律以當辰,音以當日,日之數十,故十寸而為尺,十尺 而為丈。其以為量,十二粟而而當一分,十二分而當一铢,十二铢而當半兩。衡 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铢為一兩,天有四時,以成一歲,因而四之,四四十 六,故十六兩而為一斤。三月而為一時,三十日為一月,故三十斤為一鈞。四時 而為一歲,故四鈞為一石。其以為音也,一律而生五音,十二律而為六十音,因 而六之,六六三十六,故三百六十音以當一歲之日”。
【白話文】:
十二音律與十二辰相配,五音與記日天幹相配。日幹數為十,所以十寸為一尺,十尺為一丈。用這種相似法制定重量标準,十二粒粟的重量就是一分,十二分等于一铢,十二铢等于半兩。
衡器分為左右兩邊,因而将十二铢翻倍,于是二十四铢為一兩。天有四季而成一年,因此以四乘之,四四十六,所以十六兩等于一斤。三個月成為一季,三十天成為一月,所以三十斤為一鈞。四季合成一年,所以四鈞為一石。
就音律來說,一個音律可以生五音,十二音律就可以生成六十旋宮音調。以此乘以六,六六三十六,所以有三百六十音,相當于一年的天數。所以說音律曆法的制定産生,符合天地運行的規律和法則。
十二律中的律呂相生法是,下生是原律數乘二再用三去除;上生是原律數乘四再用三去除。
所以,“故律曆之數,天地之道也。下生者倍,以三除之;上生者四,以三除之。”(《淮南子·天文訓》)。
5、十二月令和二十四節氣
《淮南子·時則訓》中記載了十二個月與鬥柄、二十八宿、二十四節氣等的相互關系。
孟春之月,招搖指寅,昏參中,旦尾中。其位東方。立春之日……
孟夏之月,招搖指巳,昏翼中,旦婺女中。其位南方。立夏之日……
孟秋之月,招搖指申,昏鬥中,旦畢中。其位西方。立秋之日……
孟冬之月,招搖指亥,昏危中,旦七星中。其位北方。立冬之日……
圖 北鬥鬥柄所指,就是哪個地支月
圖 24節氣歌
就這樣,通過北鬥七星的周年視運行,鬥柄指向,和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構成了一個天象、曆法、氣溫、降雨、降雪、物候、農事、音律、幹支等的綜合體系,成為古代中國生存發展,從事農業生産,順應自然規律,“天人合一”關系的理論基礎。
另外,除了北鬥七星,還有南鬥六星,即鬥宿。二十八星宿北方七宿中的鬥宿。二十八星宿中的北方七宿即“鬥牛女虛危室壁”,形狀類似蛇繞龜體,即玄武。鬥宿位于北方七宿(玄武)之首,由六個星組成,位于中天偏南行似鬥杓,相對于北鬥而稱南鬥。
圖 夏季天空中的北鬥與南鬥
夏季傍晚,西北方天空可以看到大的北鬥,而朝中天偏南的位置看去,有六顆星看似像個倒扣的勺子,也沒有北鬥亮,範圍也小得多,即是南鬥。
所以,南鬥與星宿的關系如下:二十八星宿(北方七宿)→玄武(頭部第一顆星)→鬥宿(相對北鬥偏南而稱作南鬥)。
所以,在道教信仰中,南鬥主司延壽度人。據道經,太上老君曾下降玉局于正月七日說《北鬥經》,正月十五說《南鬥經》。南鬥與北鬥分職共理萬物之生死,總轄中外百辟官品,是紫微太微兩極都曹,稱為“南鬥注生,北鬥注死”。因而,南鬥星君通常被奉為延壽求算的神仙,而北鬥則封為消災解厄的神仙。
圖 北鬥七星“鐘”、北鬥七星“曆”
不僅如此,晚上的時間,古人也可以用北鬥來确定,北鬥在古代就是懸在星空中的巨大時鐘。古人有《鬥旋十二辰》算法,以鬥柄所指定時,初昏時鬥柄指子,等其轉到指醜之時,便過了一個時辰(2小時);到指卯處,便過了二個時辰(4小時),依此類推……
所以,北極星定方位,北鬥星定季節,月相定哪天,物候定節氣,太陽定時辰,古人根據這些就能知道是什麼季節什麼月份什麼日什麼點,神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