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動您!
王玉梅
2022年4月22日,有着母親專業戶美譽的著名演員王玉梅,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87周歲。
消息一出震動了整個娛樂圈,倪萍、李雪健、何政軍等紛紛在個人社交平台發文,懷念自己戲裡的好媽媽王玉梅。
王玉梅是名副其實的老戲骨,從藝60多年來,先後在《豐收之後》《平鷹墳》《譚嗣同》《高山下的花環》《兒女情長》《漕運碼頭》等影視劇中有過精彩出演。
在這些作品中,王玉梅大多扮演母親角色,她的表演細膩真實、栩栩如生,将中國傳統女性的善良、淳樸、隐忍刻畫得淋漓盡緻。
很多觀衆看過王玉梅的表演,覺得銀幕上的她就是自己的母親。
然而生活中的王玉梅是怎樣的呢,她的丈夫、兒子是誰?生前在接受采訪時,王玉梅為何說自己今生最愧對兒子?
01
王玉梅
王玉梅1934年出生于山東濟南一個富戶之家,小時候她就愛唱愛跳。父母經常批評她,要有女孩的樣子,不能太“瘋”。
天性活潑的王玉梅,當面答應得好好的,一轉身就忘了,父母拿她沒辦法。
1948年9月,濟南解放了,王玉梅約上同學出去看熱鬧。大街上到處是打腰鼓的女兵,她們腰系紅綢,飒爽英姿,臉上滿是勝利的喜悅,王玉梅和同學非常羨慕。
當時王玉梅14歲,心裡隻有一個念頭,長大後要做她們那樣的人。
次年7月,王玉梅從山東省立女中畢業了。她不顧家人反對,偷偷跑到濟南職工學校當了一名文化教員。
她每天的工作就是給工人們上文化課,還教大家唱革命歌曲、打腰鼓、扭秧歌。父母知道後已是半個月了,隻得默認了女兒的選擇。
王玉梅(左)與戰友在朝鮮戰場
王玉梅的從軍夢終于在1950年實現了,這年她成了山東軍區的一名女戰士。不久,王玉梅被調入文工團排演話劇,正式開啟了藝術生涯。
1953年,王玉梅奉命随隊赴朝鮮慰問志願軍戰士。那裡條件極其惡劣,當時正值隆冬,氣溫達到零下40多度。刷牙時,進帳篷拿牙膏,轉身再出來,杯子就被凍住了。
那時她顧不上這些,最大的願望就是演好節目,讓志願軍戰士感受到祖國親人的溫暖。
冒着嚴寒,王玉梅和戰友幾乎走遍了朝鮮的山山水水。她演的山東呂劇《小姑賢》、獨幕劇《全家通過》,感動得志願軍戰士眼淚汪汪。
演出結束,大家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那一刻王玉梅覺得付出再多都值。
1955年3月,王玉梅轉業進入山東省話劇團,當時她才20歲,容貌端莊,藝術功底紮實,演什麼像什麼。
青年王玉梅
團裡排演《霓虹燈下的哨兵》《秋海棠》《兵臨城下》,王玉梅都是女一号。
進團兩年後,王玉梅收獲了一份甜美的愛情。男友名叫翟劍萍,他比王玉梅大6歲,1928年出生于山東蓬萊。他1946年參軍,建國後在山東省話劇團當了一名演員。
都有過從軍經曆,同為山東老鄉,王玉梅與翟劍萍頗有共同話題,他們一起排演話劇《萬水千山》《兵臨城下》,配合相當默契。
朝夕相處中,兩人相愛了。1959年,王玉梅與翟劍萍喜結連理。
婚後兩人共同促進,共同提高,在單位裡是一對讓人羨慕的恩愛夫妻。
1960年,王玉梅誕下了兒子翟小菲。兒子剛滿1個月,她就要去外地拍戲。臨出門,她再次抱起兒子哺乳,不舍與心疼化作淚水在她眼裡打轉轉。
《豐收之後》海報
後來,王玉梅與丈夫一番商量,将兒子送到了遼甯大連普蘭店的婆婆家。
02那時王玉梅除了演話劇,還開始“觸電”,相繼主演了《敢想敢做的人》《豐收之後》等影片,在社會上産生了一定的影響。
在影片《豐收之後》中,王玉梅飾演靠山莊女支書“趙五嬸”。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她找到影片中主人公的原型山東栖霞靠山莊女支書栾志香,并住進對方家裡。
王玉梅聽栾書記講與反動分子作鬥争的故事,跟着她擔水、耕地、播種。兩個月後,29歲的王玉梅心裡踏實了,回到濟南,一氣呵成演活了銀幕上年逾五旬“趙五嬸”。
影片殺青後,王玉梅請了4天假去大連看望兒子。這時翟小菲已經4歲,他正躺在床上睡覺。
王玉梅
醒來後見到媽媽,他既羞怯又緊張,眼裡的神情讓王玉梅心疼。4天後,兒子剛和王玉梅熟絡起來,她又要離開。
分别那天火車開動了,兒子突然掙脫奶奶的懷抱,邊追火車邊哭喊。那一幕讓王玉梅頃刻淚奔,哭了整整一路。
直到兒子上初中了,王玉梅才将兒子接到濟南。這時兒子已經大了,很少跟她交流。
十多年裡,王玉梅沒有見證兒子學走路、學說話,沒有陪伴兒子一點點長高,内心滿是虧欠,她覺得今生最虧欠的人就是兒子。
1966年,特殊年代來臨,王玉梅因為出身問題被剝奪了表演資格,心情異常苦悶。
翟劍萍作品
結婚後,翟劍萍漸漸轉型從事編劇工作,創作的話劇有《迎春花》《決戰》等。
70年代,翟劍萍創作了話劇《不平靜的海濱》,就是這部話劇,讓他遭受了不公正待遇。單位有一個人下手特狠,沒日沒夜批鬥他,翟劍萍身上留下多處傷痕。
晚上回到家,王玉梅一邊給丈夫抹紅藥水,一邊扭過臉去抹眼淚。擔心丈夫想不開,她對翟劍萍說:無論如何你也要堅強,我和兒子不能沒有你。
特殊年代裡,王玉梅與翟劍萍互相安慰互相溫暖,終于走過了人生的嚴冬。
1978年春暖花開,王玉梅終于恢複了演出的自由。這時她已經44歲,錯過了一個女演員最寶貴的年華,隻能在影視劇裡演一些配角。
雜志封面上的王玉梅
盡管如此,王玉梅珍惜每一次演出機會,将每一個配角都刻畫的有性格,有特點。
同年,她在影片《平鷹墳》中飾演“胡大娘”,精湛的演技赢得了無數觀衆好評。
03這時翟劍萍也迎來了事業上的春天,重新恢複工作後,組織上鑒于他出衆的業務能力及領導才能,提拔他擔任山東話劇團團長。
不久當年那位打他最兇的同事找到翟劍萍,請求他安排工作。翟劍萍沉吟片刻,竟然同意了。
王玉梅得知後問丈夫,當年他下手那麼狠,你就不恨他嗎?翟劍萍回答說:真的有些恨,可看到他一家人現在生活困難,還是想幫他一把。
王玉梅見識了翟劍萍寬廣的胸懷,對丈夫多了一絲敬佩。
接下來的幾年裡,王玉梅出演了《喜盈門》《山菊花》《譚嗣同》《高山下的花環》等影片,更是被廣大觀衆所喜愛。
在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中,王玉梅飾演“梁三喜”的母親“梁大娘”。
在酒宴上,她得知兒子犧牲的噩耗,突然用手捂嘴,雙眼含淚的鏡頭,讓全國觀衆為之淚奔。
1984年是王玉梅的豐收年,她憑借“梁大娘”一角,榮獲第8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第4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最佳女配角獎。
王玉梅飾演的“慈禧”
憑借在影片《譚嗣同》中飾演的“慈禧”,她榮獲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
妻子在50歲的時候,仍能取得這樣的成績,翟劍萍由衷為她感到高興。
王玉梅在影視劇中塑造的大多是媽媽角色,她将中國傳統女性的淳樸、善良、隐忍、内斂刻畫得淋漓盡緻,漸漸赢得了“媽媽專業戶”的美譽。
王玉梅先後與李雪健、倪萍、何政軍等演員配過戲,在影視劇裡演他們的母親。因在劇組結下了深厚友誼,下了戲這些演員都喊王玉梅“幹娘”。
王玉梅、何麟《兒女情長》劇照
1997年、1998年,王玉梅因成功出演電視劇《兒女情長》,分别榮獲“飛天獎”優秀女演員獎、“金鷹獎”最佳女主角獎,成為雙料視後。
進入2000年以後,王玉梅依然片約不斷。這時翟劍萍已經離休,為照顧老伴,他經常陪妻子一起進劇組。
翟劍萍陪妻子看劇本,幫她對台詞。為讓丈夫與時俱進,王玉梅還教他用手機打字,教他用電腦上網。一對銀發夫妻互敬互愛,互幫互學,讓劇組同事羨慕不已。
04這時他們的兒子翟小菲已成年,他繼承父親的衣缽,先是在一家劇院當編導,後進入八一電影制片廠成為一名導演。他執導的《至高榮譽》等影視劇作品,在業界有一定影響。
兒子每取得一項榮譽,都讓王玉梅和丈夫驚喜激動。他們盼着兒子早日結婚成家,盼着早日抱上胖孫子。
翟劍萍
然而翟劍萍沒能等到這一天,2005年9月30日,他因心肌梗塞在山東青島去世,享年77歲。
丈夫猝然離世,對王玉梅打擊很大。很長一段時間,她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不能自拔。翟小菲用孝心、親情溫暖她,悉心照顧媽媽的飲食起居,一有時間就陪她聊天。
整整兩年多時間,王玉梅才走出喪偶的陰影。
為不讓自己晚年過于空虛,此後王玉梅又出演了《晚婚》《漕運碼頭》《舞蹈系》等影視作品,再次讓觀衆領略到她高超的演技。
王玉梅與法提麥《漕運碼頭》劇照
2012年之後,由于年事已高,王玉梅沒有再接戲。翟小菲放心不下年邁母親,将她接到北京生活。
王玉梅患有多年的阿爾茨海默病,也就是俗稱的老年癡呆,思維時好時壞。頭腦清晰時,她經常問兒子:小時候媽媽對你關心不夠,沒有陪伴你成長,你記恨媽媽嗎?
翟小菲紅着眼眶對她說:兒子怎麼會怪媽媽呢,您對工作兢兢業業的态度,您與爸爸相守一生的濃情,對我來說都是寶貴的财富,我會永遠珍惜!
這些對話,常讓母子倆雙雙落淚。
2022年4月22日,王玉梅因髒器衰竭在北京病逝,享年87周歲。
王玉梅
送别媽媽,翟小菲悲淚長流,但他心裡沒有遺憾,因為他知道,媽媽沒有了病痛,她是去天國裡與爸爸相會了。
今後他會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告慰天堂裡的爸爸媽媽……
-END-
原創不易,敬請點贊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