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相傳,烏紗帽是由宋太祖趙匡胤發明而來的。因為趙匡胤起先投奔于後周郭威麾下,後在公元960年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因擔心皇位來得“名不正,言不順”,也害怕其他功臣會效仿自己篡位,于是設計出帶有一尺多的長帽翅的烏紗帽。
朝堂之上,隻要百官大臣一轉頭,或者想交頭接耳說悄悄話,長長的帽翅便會上下顫抖,也能讓趙匡胤快速察覺到是誰在竊竊私語。
然而,這部分論調隻是民間野史,算不得真。
宋太祖趙匡胤并非是烏紗帽的發明者,兩宋一朝官員頭上佩戴的長翅帽,的确是趙匡胤突發奇想。
那麼,烏紗帽到底是哪個朝代發明出來的?烏紗帽又為何被視作是官位的别稱?
其實在春秋時期,無論男女都習慣用“絲”或者麻質的“巾”,用來包頭或者是紮頭發。
到了先秦和兩漢時期,上流貴族間開始流行佩戴帽,那個時候的帽更像頭巾。
之所以老祖宗會有佩戴帽子的習慣,主要還是在千百年前,古人為了抵禦嚴寒。習慣從事生産勞動時,用紡織品包裹在頭上,目的還是為了保暖。
戰國中後期,官僚集團還有統治階層的貴族認為,佩戴帽子可比作權力與地位的象征。此時的帽又被稱之為“冠”、“冕”,其功能并非隻是簡單的遮陽避寒。
到了東漢時期,更是隻有世家大族的人才能佩戴帽子,普通百姓隻能紮巾。
東漢《釋名》:“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
正是從東漢開始,古人佩戴帽子的外形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春秋與戰國時的帽子更像是頭巾,直至東漢,北方民族不斷遷徙南下移居中原。經過各種戰争洗禮以及文化交融,南北文化得到空前交流與發展,也讓當時人們的服飾樣式,發生很大的變化。
漢代,上流貴族佩戴的帽,大多是以烏紗制成。佩戴時,将黑色頭巾從前向後,沿着額頭先包裹住一圈,接着往後盤起來裹住頭發,在後腦勺的位置進行固定。這就是東漢,包括春秋戰國人們佩戴帽子的方法和樣式。
東漢後期,天子百官便帶着改良而來的幞頭。何為幞頭?幞頭的誕生,與北方民族固有的服飾有着密切聯系。
簡單來說,東漢時期天子百官佩戴的幞頭,相較于此前的頭巾多了四條帶子。這四條帶子從額頭延伸至後腦勺,最後穿插固定。
從外形來看,百官頭頂上很像是打了一個大大的蝴蝶結,也讓幞頭外形從此前的頭巾,變得更像現代人佩戴的帽子。
隋唐時期,幞頭已經成為百官上朝時必備裝飾,并且一直延續到五代十國。
《唐書.輿服制》:“烏紗帽者,視朝及宴見賓客之服也。
《通典》:“隋文帝開皇初,嘗着烏紗帽,自朝貴以下至于冗吏,通着入朝。
趙匡胤發明的長翅帽,也是根據唐末五代的幞頭進行改良發明。此後一直到明朝,朱元璋沿用趙匡胤發明的長翅帽,讓文武百官佩戴。到了清朝時期,百官佩戴的則是圓頂帽。
總之,烏紗帽起初隻是普通平民日常生活用品,可以禦寒遮陽。
到了東漢後期與魏晉南北朝時期,皇帝讓百官上朝時戴上黑紗制成的帽子。這種帽子的外形很像頭巾,也就是烏紗帽的雛形。
五胡十六國時,南北文化得到空前的交流和融合。建安王劉休仁(南朝宋),根據鮮卑族服飾特點,發明出一種帶有四條黑邊的烏紗帽。
《宋書·五行志一》:“明帝初,司徒建安王休仁……制烏紗帽,反抽帽裙,民間謂之‘司徒狀’,京邑翕然相尚”。
這種帽子能包裹住額頭與後腦勺,不僅外形美觀,樣式也比較好看。在這一時期,幞頭演變成烏紗帽,已然成為當時上流貴族的必備品。
隋唐二朝承襲魏晉南北朝風俗,隋文帝統治者更是将烏紗帽,視為會見貴賓以及上朝的必備服飾。
《中華古今注·烏紗帽》:“武德九年十一月,太宗诏曰:‘自今已後,天子服烏紗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
宋承唐制。不過,宋太祖趙匡胤在烏紗帽兩邊又加了一尺多長的帽翅,将其樣式又進行了改動。
明朝時,朱元璋定都南京,于洪武三年正式下令,把烏紗帽兩邊帽翅縮短,官位越高的人,烏紗帽整體更加偏向于圓形,且樣式較為高聳。官位越低的人,其烏紗帽更加扁平化。
《明史·輿服三》:“文武官常服,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圓領衫、束帶為公服。
到了清朝,官員佩戴的烏紗帽則偏向“圓形頂戴”。
也就是說,烏紗帽在春秋和戰國時期隻是普通帽子。到了東漢後期和魏晉南北朝時期,才變成了官員的專屬品,成為了官位象征。
之所以烏紗帽會代表文武百官的地位,這也與魏晉南北朝,還與隋唐二朝的統治者明文規定,将烏紗帽作為上朝時的必備品有關。
綜上所述,“烏紗帽”是封建時代的産物,為了适應當時社會制度,統治者們還用烏紗帽形狀以及細節,區分官員的品級大小。
再加上社會發展與宗教制度影響,帽子更是被賦于“冠冕”之類特殊意義,甚至普通平民還不許佩帶與官員相同的帽子。以至于帽子這件飾物,與官僚集團劃上等号。
此外,中國傳統服飾大多與禮制結合,從每個人穿着外觀,便可以看出個人的身份地位不同,這就是我國曆史上非常著名的“冠冕制度”。
自然而然,人們談到烏紗帽,腦海中便會想起,隻有入朝做官的人才能佩戴它。
參考資料:《唐書.輿服制》《宋書·五行志一》《中華古今注·烏紗帽》《明史·輿服三》《通典》
圖片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