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汕地區的每個城市,甚至每個鄉鎮都有自己獨特的美食小吃。
以前,網絡上有個段子,講國外有個小夥來中國品嘗美食,計劃1個月内吃完中國所有美食小吃。結果吃了3個月還沒出來,因為他的第一站就是選擇廣東的潮汕地區。雖然我不知道這個段子說的是不是真的,但潮汕地區的小吃卻真的不少。
就拿潮汕地區的粿類來說,潮汕地區的粿就有:紅桃粿、筍粿、鼠殼粿、韭菜粿、無米粿、甘同粿、發粿、甜粿、麥粿、鹹水粿、芋粿、豆沙粿、菜頭粿、桑偡粿、自粉粿、PO籽粿、姬粿、紅棗粿、狀元粿、白桃粿、團粿、糯米粿……
其它的小吃當然也不願意“落後”,像糕餅類也有春餅、南瓜餅、土豆餅、朥餅、齋餅、腐乳餅、老嬷糕、綠豆糕、姜薯糕、綠豆餅、石隆餅、龍鳳餅、酵餅、柿餅、柑餅、青糖餅、鹿餅、寶鬥餅、鹹酥餅、錢龍蛋……
潮汕地區大部分小吃不但好吃,而且外表也很吸引人。但也有很多小吃的外表不好看,甚至讓人讨厭。因此經常會因為外觀不好看而鬧出尴尬。
最近潮汕小夥子小陳回了一趟潮汕地區的家裡。出于感恩同事平時對他的幫助,他從潮汕地給同事們帶了二種特産,沒想到卻遭同事們嫌棄,辦公室的同事們都不肯賞臉品嘗。後來幾個同事怕小陳難堪,紛紛拿起來一點點送到嘴裡。沒想到同事們吃後,把小陳帶的兩大包特産一搶而空。
小陳帶的潮汕特産分别是:鼠殼粿和腐乳餅。
鼠殼粿又名茨殼粿、鼠曲粿。在饑荒年代人們采摘鼠曲草充饑,後來有人将鼠曲草作為原料,采取傳統做殼桃粿的方法做出了鼠殼粿。鼠殼粿因為外觀烏黑而不受外地人歡迎。
關于“鼠殼草”,潮汕民間有一句俗語:“轉眼天寒過冬節,結伴田間采鼠兒”,在這句俗語中的“采鼠兒”實際就是采摘“鼠殼草”。“鼠殼草”不但味道鮮美,而且具有消積健脾開胃之功效。
做鼠殼粿時,潮汕人一般隻摘取“鼠殼草”比較嫩的葉子和花,洗淨,放到大鍋裡面熬煮。熬熟之後還需要搗爛,和粘米粉、糯米粉和水揉成團做成了粿皮。再用粿皮包上芋泥、豆沙等餡料。
一般做鼠殼粿的餡料有鹹、甜二種或二種雙拼,也有人喜歡單獨做豆沙餡或者直接加炒飯。甜的餡料一般是會提前在菜市場的包子店裡買人家做好的甜豆沙,而鹹的餡料就自己做一鍋用糯米飯、豬肉丁、花生、蝦米等等炒成的炒飯。然後用圓形或桃形木制粿印印制,并放在芭蕉葉上以防粘住蒸籠。開大火蒸幾分鐘即可。
鼠殼粿的粿皮口感較軟,但加入了鼠殼草後,又帶着韌性,吃的時候還會帶着草本植物特有的清香。真的是“人不可貌相”,同樣,粿也不可以“貌相”!
被外地人稱為“黑暗料理”的潮汕腐乳餅則是因為味道而不受人們歡迎。這與榴蓮有點類似。
腐乳餅的發明是一位潮汕地區的制餅師傅為了發洩私憤無意中發明的。
相傳在清代末年的時候,潮州有一戶姓丁的專賣小食的老闆。這位老闆對所雇用的工人非常苛刻,經常借故不發工錢。
有一年快到年關,一位老師傅向丁老闆讨要工資,老闆找借口不發工資給他。于是,他偷偷地把作坊裡所有制作餅食的原料:花生、芝麻、白豬肉、蒜頭、南乳、面粉、糖油、酒等等,一股腦兒倒進一個大缸裡。為了不讓老闆把東西打撈上來,他就使勁攪拌,使這些材料混合在一起。然後他就收拾行裝,憤憤地離開财主家。
沒想到陰陽差錯中發明了這種聞名遐迩的潮汕美味小吃。
腐乳餅柔潤清香,甜裡帶着特殊的香味。它的造形小巧,獨特的南乳、蒜頭和醇酒的氣味,芳香可口,甜而不膩,而且富含營養,是餅食中的佼佼者。但是腐乳餅中含有一定量的豬肥肉,加上腐乳的味道,很多人(包括少量潮汕人)不喜歡吃。實際上,腐乳餅與榴蓮、臭豆腐一樣,它們都是聞着味道不好,但是吃起來卻非常好吃。
所以,小陳的同事試吃後,他們都覺得非常好吃,才把小陳帶來的潮汕小吃一搶而空。
大家喜歡這二種潮汕小吃嗎?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編後語】如果大家喜歡更多關于潮汕的内容,别忘了常來今日頭條看看“潮汕人愛潮汕”或搜索微信公衆号“潮汕人愛潮汕2”。我的口号是:品嘗潮汕美食,欣賞潮汕美景,了解潮汕風俗,領略潮汕文化。讓潮汕文化得到更好地傳承。
#頭條創作挑戰賽##潮汕##我要上 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