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依
今年的暑假檔可以說是熱鬧非凡,不僅劇集紮堆播出,綜藝也是。
基本上,一個平台同時在播的綜藝都是三四個起跳,可以說,給足了觀衆選擇的空間。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愛奇藝自制的舞蹈競技類網綜《舞蹈生》。
節目于8月21日中午12點正式上線,但熱度一直不上不下,基本處于查無此綜的程度。
截止目前,豆瓣依舊未開分,想看人數隻有751個,糊得可以了。
導師是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的佟麗娅,丫丫跳舞是真的好美啊,就連她給舞蹈生支招也都能上熱搜。
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的金晨,金大喜絕對是本節目收視率的扛把子。
上一期,金晨作為評委,驚訝表情做早了;
這一期,她随口一說,自己一天洗兩次頭發。
再加上初舞台,以及日常的出圈點評,妥妥的節目熱搜承包專業戶。
和女團c位出道的孟美岐,還有前不久剛以IXFORM隊長身份出道的羅一舟,擔任學長助陣。
怎麼說這四個,也能為節目帶來不少熱度和播放量了吧,怎麼會撲成這樣?
這檔由愛奇藝推出的S 級舞蹈競技成長真人秀節目開播兩周撲得毫無水花,到底冤不冤?
在這個同質化嚴重的影視市場中,熱點即市場的風向。
近些年選秀類綜藝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2018年的《偶像練習生》大火之後,各大平台争相“複制”這一流量密碼,平均一年就有2-3檔選秀綜藝播出。
這樣“跟風創作”所帶來的影響是非常負面的。
果不其然,在發生了“倒奶事件”之後,選秀綜藝被緊急叫停,短期内再無選秀綜藝的可能。
因此,打破市場同質化無論是對綜藝還是影視劇來說都是非常重要且迫在眉睫的。
《舞蹈生》便也想來做這個破局者。
舞蹈類綜藝在中國已不是新鮮事,其中當屬優酷制作的《這!就是街舞》系列和湖南衛視的《舞蹈風暴》系列最為出圈,其他的似乎都沒有激起太大的水花。
那咱愛奇藝,也想做出一檔能擁有姓名的舞蹈類綜藝欄目。隻不過,目前看來,《舞蹈生》其實是《這街》 《舞蹈風暴》 《青春有你》的雜合體。
當綜藝的主旨選題走向圈層化,便意味着觀衆群體的受限。
隻有當綜藝作品内容本身得到其對應的群體受衆的認可,才有機會打破圈層被更多人知道。
打破常規的同時也就意味着面臨着更大的挑戰。
這樣的主題在國内迄今為止還未有人嘗試過,可以說是搶占了先機。
但為觀衆帶來新鮮感的同時,更要面臨着舞蹈生觀衆們專業眼光的審視。
也就是說對節目内容和質量的要求更為苛刻了。
節目如其名,聚焦的是舞蹈生這個群體。
先不論内容和質量,單從這個聚焦舞蹈生的想法就值得一個鼓勵。
有些人會說了,藝考不過是些成績不好,考不上大學的人幹的事兒,能有多難?
前段名為#藝考能有多難#的時間熱搜詞條下面,有人參考2019年的數據給出了答案。
藝考的人數和高考的人數一樣,每年都是隻增不減。
就拿今年山東藝術學院藝術類校考來看,人數多達近11萬人,是去年的四倍多。
而招生人數僅557人,報錄比高達197:1,你說難不難?
但他們付出了那麼多的努力和汗水,卻一直在飽受非議。
愛奇藝需要這樣一個節目,而舞蹈生也需要這樣一個證明自己的舞台。
不僅是為了給舞蹈生正名,更是為所有藝考生正名。
我們不差,不是藝考選擇了我們,是我們選擇了藝考。
從這個角度來看,節目從選題就已經赢在了起跑線上,那麼内容到底如何?
看完第一期的感覺就好像看了,但又沒有真的看了。
節目一期還分上下,加起來兩個小時,其中近五分之三的時長都是選手們亢長且沒有記憶點的自我介紹。
看完仿佛看了一場高質量“選女友現場”,上了個廁所回來發現沒有幾張臉還記得的。
美嗎?
都很美,但很多都美得沒有特色。
說白了,就是清一色網紅臉。
展現舞蹈生風貌,并隻不是展現她們的美貌,更是在于她們的精氣神。
這麼多刷臉的鏡頭,大可不必。
四十位舞蹈生依次進入房間,對着屏幕自我介紹後,放了一首歌即興舞蹈留下初印象。
本該是才藝展示的即興舞蹈,結果幾乎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水完全程。
有跳幹飯舞還忘動作的,有社會搖的,還有喊停音樂秀演技的...
什麼樣的都有,唯獨認認真真地當作一次考核跳下來的人,少之又少。
在藝考中即興舞蹈是很常見的事,舞蹈生們不能再熟悉。
對舞者而言,每一次的舞台都應該彌足珍貴,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節目放的歌,是贊助商之歌,所以她們覺得這個舞台不重要,便不想認真對待。
還有休息室的那些互動,不僅沒有留下什麼特别的記憶點,反而讓人覺得很聒噪。
從觀衆的視角,真的不由得要開始懷疑起她們的實力。
這同時也暴露出了一個問題,節目組後期對于節目節奏的把控不夠好。
兩個多小時的時長,隻播了自我介紹和入住宿舍,後面還有十分鐘的導師秀和一個選手的初考核。
節奏很拖拉,看了第一期,就好像看了個先導片似的。
這個缺點在第二期就變得更明顯了。
一整期下來,隻播了不到一半的選手初舞台,還有好幾個是交叉剪輯放在一起的,可見節奏有多慢。
這意味着,《舞蹈生》錄了一天的内容播了三周,跨度長達半個多月。
而且内容沒有側重點,第二期的下集,光是一個宅舞就播了十一分鐘多,整個下集也就四十幾分鐘。
不僅是節目選題是綜藝首創,節奏拖沓也是。
從選手這個角度來看,可以看出節目制作方是很矛盾的。
他們想要高質量,高水平的選手來提高節目的檔次,所以進了國内藝術類一流藝術類院校選人。
選手中在北舞、中戲、上戲等國内頂尖名校的人數近一半,其中上海戲劇學院的學生多達6人。
甚至還有北京大學的學霸李丞汐,以及本科畢業于美國茱莉亞大學的高材生彭妮娜。
可以說是綜藝史上罕見的高高等教育普及率,高學曆選手雲集。
畢竟之前的選秀節目裡初中、高中都沒讀完的選手大有人在。
這樣一來,便确保了選手的“質量”,畢業或就讀于一流藝術類,水平應該不會差。
而其中大部分舞蹈生的舞齡也都在10年以上,最高達23年,幼兒園便開始了舞蹈的學習。
雖然這些也可以稱為博觀衆眼球的噱頭,但制作方覺得還不夠。
他們還想要能夠制造話題的“熱度人物”。
于是,他們找了這麼幾個有代表性的“類型人”人設。
首先,便是多次強調自己下午四點不回家就會被父母“奪命連環call”的可愛妹妹陳雨兒。
21歲的大學生,卻還被家裡管得這麼嚴,在現在的現實生活中,其實可能性不大。
但她那不具有攻擊性的長相和采訪中的活潑可愛,又不由得讓人放下戒備。
搜了搜她的微博,一切便了然了。
其實她是名簽約演員,還參演了《别想打擾我學習》。
而作為一名演員,怎麼可能下午四點準時收工?
再者說,管得那麼嚴的父母,又怎麼可能讓她去演戲和參加節目?
還說參加了節目,是為了可以自由地出去玩?
說句實話,這位妹妹的話語邏輯真的很難懂,沒有一個正常的思維可以解釋。
也不過是為了讨好觀衆的吸粉人設罷了。
還有不少選手也是簽約演員,來這說熱愛舞蹈,初舞台的水平也遠不如他人,參加節目的目的性可見一斑。
另一位是稱自己小時候學了一年舞蹈,後來零零散散學了一年的氣氛擔當朱雲慧。
沒有拿到A角候選人,下了台卻還一直笑着說,自己今天和導師們聊很開心,看來參加節目的目的,并不在所謂的A角。
采訪時自信滿滿地說自己配得上A角,卻連最基本的涮腰都不會,基本功幾乎為零。
《舞蹈生》的初衷,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到舞蹈生這一群體的不易和努力,不是給這些“半路出家”的人提供秀場的。
還有這兩位講話講着講着就開始吐舌頭的…
可以理解想給自己塑造一個可愛的人設,但是不是也分分場合?
導師還在點評,你這舌頭就吐得很沒有必要。
可愛也是要掌握一個度的,沒掌握好就變成了油膩。
就像你們這樣,用力過猛。
甚至還有兩位在初舞台秀演技的...演員...
看得一臉懵,難道這不是一個舞蹈類綜藝嗎?怎麼還秀上演技了?
既然選擇了參加這個名為《舞蹈生》的節目,那就得放下其他身份,以一個純粹的舞蹈生身份來參加。
而不是來一個舞蹈類綜藝秀演技,大可以出門轉個彎去演技類綜藝。
何況,又不是什麼知名演員...
台上三個導師都能放下其他身份,作為一個舞者來參加節目,你們怎麼就不行了?
雖然節目的播出需要熱度和話題度,但節目的本心不能忘,不能顧此失彼。
最後,我們來回看一下《舞蹈生》對自己的定位。
怎麼說,完全就是一“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綜藝版本。
專業高校生?
裡面舞齡一兩年的人也不在少數,還有一個跳宅舞的專科生。
也不是看不起低舞齡、低學曆的舞者,隻是官方的簡介上是這麼寫的,是不是有點欺騙觀衆的意思了。
展現舞蹈藝術學生以及工作者的精神風貌?
到目前為止,隻看到了一堆“語言上的巨人”,在她們的行動上卻沒有展現到過。
反而,播出來的片段,使觀衆眼中舞蹈生的形象,除了話多聲吵找不出别的。
就連導師也向在候場區的學長羅一舟表示同情,問他的耳朵還好嗎。
綜藝圈層化,确實會是網綜的一條路,但好想法跟好節目是兩碼事。
原是想為舞蹈生正名,播出效果卻背道而馳,節目制作方真的該好好反思反思。
喊喊口号就能洗清那些誤解,那也太容易了點。
節目本身的内容和質量永遠是第一位,這點都沒有辦法保證,别談什麼為什麼群體發聲了。
在愛奇藝播了兩期,甚至擁有了主頁獨家專欄的S+級舞蹈類真人秀《舞蹈生》還撲成這樣,誰也怪不了。
真的,一點也不冤。
我是紫依,歡迎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