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教育觀?
時代更叠中,教育是一個言說不盡的話題,一直是大衆關注的焦點。在戰國時期,當所有的政治理想都化為泡影後,孟子選擇了走向教育,由此産生了影響廣泛的孟子學派。他從"性本善"的觀點出發,主張道德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對今天的教育發展仍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一、孟子投身于教育的過程
教育不是孟子最初的選擇,當他駕着馬車在各國間奔走的時候,他所關心的都是自己的政治理想。二十年的奔波毫無結果,年邁的他于是退而求其次,變通後走上了孔聖人的老路,投身于教育,在當時形成孟子學派。
也許大力提倡王道時的孟子沒有關注,但是有關他的教育話題一直很豐富。"孟母三遷"的故事從漢代的《列女傳》中開始流傳,後來被記入《三字經》,"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endnoteRef:1]至今依然為世人所傳誦,堪稱家庭教育的典範。 [1: 喻嶽衡主編,王應麟撰.三字經[M].長沙:嶽麓書社,2006]
在這樣的影響下,孟子是積極向學的,還曾"受業于子思之門人"[[endnoteRef:2]]但是孟子并沒有直接受業于子思,隻是承襲了儒家的思想,并将其發揚光大。正如孟子自己所言:"予未得為孔子之徒也,予私淑諸人也。"即他沒有成為孔子的門徒,隻是私下得益于他的傳人。關于這一點,夏傳才先生在《十三經概論》中也有相關的論述:"所謂'私淑',就是未能親自受業,但敬仰其學術并尊之為師。孔孟的關系,我們隻能從學術淵源上來看。"就是說孟子與孔子是一種承襲的關系,孟子也是儒家學派中的一員。"所以可以說孟子是子思的再傳弟子,是儒家正統學派的繼承人。"[endnoteRef:3] [2: 2司馬遷.史記.湖南[M].嶽麓書社,1988.10:592] [3: 夏傳才.十三經概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2(1):377]
孟子名轲,他在青少年時代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樹立了遠大的理想和抱 負,想要在各國推行仁政,以民為本,造福百姓。于是,在學成後,他以先師孔子為楷模,選擇遊曆各國,遊說各國君主推行王道政治。二十年裡,孟子帶着他的思想與抱負四處奔波,雖然他的身份讓他受到了禮遇,但在當時的政治背景下,并沒有君主願意真正采納他的思想。最終,同樣以失敗的結果而告終。65歲時,年事已高的孟子選擇返回家鄉,投身于教育著書之中。
在晚年的教育活動中,他的子弟門人衆多,在當時産生了很大的影響,形成孟子學派,孟子于是也成為了曆史上偉大的教育家。雖然孟子沒有将教育作為他人生的第一選擇,但是他對教育的地位有着清醒的認識,主張重視教育,同時個人也把教育當做一件很快樂的事情。他曾說:"君子有三樂,則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endnoteRef:4]由此可見,他将從事教育看作是一種人生樂趣,所以當政治觀念不被接納時,他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教育之路。孔子是迫于生計開辦教育,而孟子在戰國時期屬于"士"階層的上層,完全沒有生計上的問題,他以教育為"樂",所以才作出了如此選擇。 [4: 金良年.孟子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7:279]
二、孟子的教育思想
據《史記》記載,《孟子》一書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纂的,書成後又經孟子的潤色,基本上能夠體現出孟子的思想和觀點。所以在《孟子》一書中可以看出很多孟子個人的教育思想。
孟子并非晚年才開始關心教育問題,在他遊曆各國的時候,就提出了很多有關教育的觀點。如在《梁惠王上》中就提出:"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提出興辦學校,發展教育。但是,孟子的教育觀并不是無目的的,他是想通過教育為政治服務,鞏固政權。他也在《盡心上》中也提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政治手段的作用不如教育的作用大,用政治的手段,百姓的畏懼,也能征稅;而合理的教育方式,能得到百姓的喜愛,讓百姓信服,更有利于統治。
在孟子的衆多思想中,"性善論"尤為突出,這種思想也是他教育思想的出發點。孟子提出"人之初,性本善。"他認為人生下來就有仁義禮智四德的本性,之所以會出現作惡的現象,是由于環境的影響。所以他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主張通過教育實現統治的目的,而不是通過嚴刑政法強行壓制。在《滕文公上》第四章中,孟子說:"人之有道也,飽衣暖食、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既然人生來本性是善的,就應該通過教育來使他更加完美,而不能任由它向惡的一端發展。
"孟子在性善論的基礎上進一步闡發了儒家教育的基本原理。"[endnoteRef:5]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孟子十分重視道德教育。他在《告子上》中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其中"放心"的意思是指存心養性,保持善的本性。在教育中,孟子最看重的就是道德,他認為初學者要首先樹立道德理想,然後做到寡欲,不斷接受各方面的考驗。他曾提出一個著名的論斷:"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他認為,隻有通過磨練,才能夠擁有堅強的意志,真正所向披靡。 [5: 馬躍如,王文勝.孟子教育思想及其内在邏輯[J].現代大學教育,2010,(01):82]
三、孟子的教育方法
孟子在他生活的時代享有盛名,雖然他的政治思想沒有為當時的統治者所接納采用,但是他的學說與教育的确是成功的。孟子死後,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形成了戰國後期最大的學派——孟子學派。除了教育的基本觀點,孟子還提出了很多具體的教育方法,在今天仍舊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首先,孟子強調教育要順應自然,即教育不能急于求成,要有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揠苗助長"是《孟子》中的一則寓言故事,在其結尾處,孟子闡發了自己的思考:"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非徒無益,而又害之。"他指出天下不幫助禾苗生長的人已經很少了,拔苗助長的做法不但沒有益處,反而有害。他的教育觀點也是如此,孟子認為教育也應該順應自然,循序漸進,依舊自然規律逐漸提高。同時也要注重環境的影響作用,尋找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對于學習很有幫助。
其次,孟子認為學習的過程中要專心緻志,心無旁骛。他在《告子上》中講述了這樣一個小故事:"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緻志,則不得也。弈秋, 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緻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鹄将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 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 曰:非然也。"弈秋作為下棋的高手,以同樣的方法教授兩個徒弟,一人專心聽講,而另一人的神遊他處,所以二人學習的結果也不同。這就反應了專心的重要性,隻有全神貫注去學習,才能真正有所收獲。
再次,孟子認為學習必須要持之以恒。孟子在《告子上》中提出:"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所有僅僅有一時的熱情是不夠的,還要持之以恒,才能得到最終想要的結果。
最後,孟子還強調學習要深造自得,不盲目接受知識,還要有自己的思考。他在《孟子·離婁下》中提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自得之也。" 在這裡,孟子談及的是治學方法,他認為學習的指導思想很重要,要對所學的知識有自己的心得體會,不斷積累,在用的時候才能做到左右逢源。在這一點上,孟子還舉過自己讀書的例子進行說明:"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即讀書時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能夠完全相信書中的記載,這和孔子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思想一脈相承,但是又有所發展。
孟子不僅對受教者提出了要求,還對施教者提出了要求。孟子認為教育者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學者亦必以規矩。""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真正好的老師會制定嚴格的标準要去學生,使學生真正學習到本領。同時,老師必須以身作則,才能達到示範的作用,産生榜樣的力量。
四、孟子的教育之路給我們的啟示
孟子在教育中提倡學習要持之以恒,他在宣揚政治理念的時候也是如此去實踐的。二十年間,他帶着弟子行走于各個國家之間,如孔子一般堅定,卻比孔子受到了更多的禮遇。但是戰國時期的政治背景不需要他的"仁政"的,盡管他高呼着"春秋無義戰",但是戰争依舊在持續上演着。
也許,孟子從一開始就料到了故事的結局,但是他還是選擇了去做,去做一個無足輕重的說客,一個仁政的推銷者。當他打出 "民為貴,君為輕"的旗号時,統治者的心中恐怕早已厭惡了。但是他們為了表示他們對百姓的重視,為了表示他們對人才的尊重,國君還是對孟子以禮相待,甚至不惜重金想留住他的人,盡管對他的政治觀點毫無興趣。
20年後,當孟子再也沒有力氣去繼續他的遊說時,他不得不選擇了退出,選擇了繼續他的教育。盡管沒有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他的辦學是成功的,孟子學派的影響便是最好的明證。教育是對于國家和個人來說都是必需的,沒有教育的民族也就沒有了未來,所以在當下,我們依舊需要重視教育,需要關注教育的制度,需要以教為樂的人。
時空流轉中,每個人都是曆史上的一部分,孔子如是,孟子亦如是。孟子的貢獻是巨大的,盡管幾次遭到否定,被統治者嚴厲打擊,但是他的思想和價值終究沒有被掩蓋,成了曆史上璀璨的星辰。始于善,終于教,也許是孟子一生最真實的寫照。他帶着"性本善"的信仰出發,推行王道,無果後最終投身于教育,成了一位偉大的教育家。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