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時,禦河周邊有不少人靠河為生。禦河基礎是曹操所挖的白溝,經過後來的運河永濟渠整合,建成一條貫穿七百多裡的河道。七百裡河道,蜿蜒而行,兩邊有不少村莊,人們靠河吃河,養活了不少人。
相州靠近禦河處有個村子,村裡人大多姓李,平時種田,兼以捕魚,多少代人都是以此為生。人們說常在河邊走,終究要濕鞋,且不去糾結其中的哲理,最簡單的解釋,其實就是河能養人,也能傷人。
禦河養活了太多人,也奪去了不少人的性命,完美诠釋了水火無情之道理。李少卿父親便是如此,他水性極好,整日裡在禦河中穿行。李少卿出生三個月,好水性的父親卻淹死河中。
可憐李少卿的母親孟氏,剛和丈夫成婚兩年,兒子方才三個月,丈夫竟出意外而去,年輕的婦人傷心欲絕,每日以淚洗面。
悲痛過後,婦人下決心不再改嫁,她要将兒子撫養成人。
下決定很容易,可做起來太難,一個婦人,家中的頂梁柱沒有了,還要養活一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孟氏之難,衆人不敢想象。
她平日裡種着幾畝薄田,閑暇時幫人織漁網掙點工錢,一介女流,抛頭露面,隻是想努力養活兒子罷了。
如此,孟氏越來越蒼老,李少卿卻如牛犢般長大,十幾歲的小夥子,走起路來虎虎生風。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孟氏為養活兒子苦不堪言,李少卿更是将此都看在眼裡,他心疼娘親。
小子不吃十年閑飯,況且還是窮人家的孩子,李少卿決定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現狀,減輕娘親的負擔。可他隻有十幾歲,能做點什麼呢?小夥子決定要拾起當年父親的營生,下河捕魚。
孟氏丈夫因此而死,她不想兒子走上爹的老路,所以百般阻撓。
李少卿至孝,他從小便在娘親一個人手中長大,目睹過娘親為省口吃的給自己而餓得行走困難,也看到過母親因為生活艱難而半夜哭泣。娘親為養活自己,幾乎耗盡了全部心血,自己已經十幾歲,豈能任由娘親受苦?
他不跟娘親吵鬧,而是溫柔相勸。
“娘,孩兒知道娘在擔心什麼,但孩兒從小便在河邊長大,練就了好水性。如果少卿長大了,卻仍然任由娘親受苦,那少卿長大的意義是什麼?娘親不用為孩兒擔心,我會注意安全的。”
孟氏聽了兒子的話,忍不住淚流滿面,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自己兒子,當娘的最清楚,他善良而孝順,是娘的心頭肉,如果執意不準他捕魚,他是會答應的,因為他最聽自己的話。
可如果是那樣,他以後怎麼生活?人生在世,得有個安身立命的根本,自己跟不了兒子一輩子,他以後要有自己的生活。故,孟氏不再阻攔,可有一點,萬萬不能貪婪,一定要注意安全。
李少卿全盤答應,從此開始提起了父親留下的漁網,成為了禦河邊上的漁夫。
世間萬事,從來都是有同行沒同利,同樣做一種營生,有的人會衣食無憂,有的則會入不敷出,全看個人怎麼經營。
李少卿聰明大膽,他捕魚不像别人,大小都要,他是隻要大魚,小魚則會放生。别人笑他傻,魚雖然小,可大小是肉,不能賣也能吃,好不容易捕上來卻又放生,這不是傻是什麼?
李少卿不跟人争吵,他的想法是,小魚長大再捕,可以形成好的循環,如果大小皆捕,則無疑于涸澤而漁,一次得利,從此空網,得不償失。
所以,不管别人怎麼說,他仍然堅持自己的原則。說也奇怪,衆人大小都要,卻往往沒有他捕得多,靠此,家中生活漸漸改善。自己能夠自力更生,他便不讓母親再出去給人織漁網。
他已經十八歲了,而娘親也給别人織了十八年的漁網,十八年艱苦生活,壓彎了娘親的脊梁,如今自己成人,他認為該自己養着娘親了。
孟氏哪裡肯閑?兒子雖然能夠自力更生,可以後還要娶媳婦,自己本是受苦的命,豈能天天坐在家裡等吃?
娘倆因此産生一些小矛盾,就像當初李少卿想要捕魚,母親妥協一般,他最終也跟母親妥協,因為他怕執意不讓母親幹活,母親會因此氣出毛病。
母子二人,生活仍然艱難,可母慈子孝,倒也其樂融融。
在禦河邊捕魚,大多采取兩種方式,一種是站在岸邊撒網,一種是踩着小船進入河中間撒網,岸邊大多是小魚,但勝在安全。河中間水深,也藏有大魚,李少卿仗着年輕,水性也好,隻在河水中間捕魚。
他清早下河,沒到中午,收獲頗多,他想賣掉魚給娘親買塊布料,看着小船上的魚咧嘴而笑,歡快地劃向岸邊。
剛靠岸,就見不遠處圍着一圈人,大家驚歎出聲,他伸腦袋看了一眼,原來是有人在岸邊撒到一隻河龜。所謂河龜,其實就是老鼈,這并不稀罕。
但稀罕的是,此河龜不大,卻背殼通紅,讓人看着頗覺驚訝。
人們在禦河邊捕了一輩子魚,卻都沒有見過這種河龜,圍着指指點點,議論不休。
李少卿看得挪不開眼睛,天生萬物,本各有道理,就拿眼前河龜來說,無疑是個異種,屬于個稀罕物。
本來河龜腦袋一直縮在龜殼裡,可當李少卿看時,它卻突然伸出了腦袋,兩隻小眼睛死死盯着他。
李少卿呆住了,他認為河龜是在向自己求救。幾乎是在同時,他便做出了決定,要救下這隻河龜。
捉到河龜之人他也認識,都是一個村裡的。
他過去說自己想要這隻河龜,對方斜眼看了看他捕到的那些大魚,眼珠又一轉,說倒也不是不可以,但需要用他捕到的全部魚來換。
衆人哄堂大笑,李少卿所捕之魚數量不小,此人卻想用這一隻河龜換取,這不是訛人嗎?
沒料到李少卿點頭答應,衆人覺得他行為異常,傻得出奇。
他也不多做解釋,用全部的魚換下這條河龜,帶上自己的小船後,擺到河中間停下。捧起這隻河龜,他歎了口氣自言自語說道:“你要是隻普通顔色的河龜,又怎會引起别人觊觎?個頭這麼小,還模樣奇特,也不怪别人捉你,此番将你放生,以後可再不敢去邊上了。”
話說完,他将河龜放進水中,河龜在水面上漂浮着伸出腦袋,似乎點了下頭,然後便沉入河底不見了蹤影。
忙活半天,等于是一無所獲,見他空手回來,孟氏有些驚訝,他便跟娘親說了今天發生的事。
聽過後,孟氏失笑說道:“我的傻兒子,你原本就是個漁夫,不管魚和龜,都是你捕獲之行列,你見過漁夫放生魚的嗎?那樣豈不是自相矛盾?”
李少卿聽後憨厚一笑回答道:“娘,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可是兒子認為不能這樣解釋,沒錯,我們是靠捕魚為生,可并沒有一股腦全捕,今日這隻河龜顔色奇特,最重要它伸出腦袋看孩兒,也算是一場緣分吧,所以兒子才會用魚換下它并放生。”
孟氏聽得點頭,兒子自小便善良,這是美德,當娘的怎麼能去責怪呢?她将做好的飯菜端來,娘倆坐下正要開吃,突見外面有個姑娘奔來。
李少卿和母親瞠目結舌,他們家十幾年沒有姑娘來過,這姑娘要做什麼?
姑娘進來,焦急四望,然後徑直跑向李少卿的房間。說是他的房間,其實就是家裡的竈房,外面半間當竈房,裡面半間是他的卧室。沒辦法,家裡一共兩間房,一間正房母親住,他隻能住在竈房裡。
娘倆端着碗不知所措,想不明白這姑娘為何行色匆匆,又為何要躲進房中。
尚在不解,外面又傳來腳步聲,兩個大漢奔跑而至,站在門邊左看右看,對着裡面的李少卿大吼一聲:“兀那少年,可曾見到一個姑娘?”
李少卿心如電轉,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這兩個大漢健壯異常,卻苦苦追趕一個姑娘,怕不是什麼好人。
他馬上搖頭表示沒有看見,兩個大漢小聲商量了幾句後向前而去。過了許久,姑娘從屋中小心走出,對着坐在院中吃飯的李少卿和孟氏淺淺施了一禮說道:“謝過二位。”
她說完便直身又跑出了院子,娘倆半天才相對而望,完全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
愣了半天,李少卿回過神來說道:“娘,吃飯吧。”
一個姑娘莫名其妙鑽進了李少卿房間,躲了一陣後又自行離開,這種事聞所未聞。雖然追趕的兩個壯漢沒有多說,姑娘同樣也沒有多說,李少卿和孟氏都明白,姑娘肯定是在躲避兩個壯漢,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娘倆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
另外,李少卿認為,這件事隻是自己生活中的一個插曲,此後應該再不會見到姑娘和兩個壯漢。讓他萬萬沒有料到的是,僅僅三天以後,他便再一次見到了姑娘,而且是在猝不及防之下見的面。
他平時的生活非常普通,簡直可以用單調來形容,基本上就是河邊和家裡兩個地方,清晨早早起床,到河邊捕魚,遇到人們到河邊買魚,便會就地賣掉。
豈料今天剛到河邊,便見河中間飄着一團東西,河岸上有衆多前來捕魚之人,大家仔細看,不由發出驚呼。河中飄的這團東西是一堆高梁稭稈,也不知道是上遊誰家的稭稈堆被沖,或者是被人故意抛入河中。
這本不是什麼稀奇事,但奇怪的是,這堆稭稈上還趴着一個姑娘。姑娘也不知道是睡着了還是怎麼回事,趴着一動不動。
水流湍急,随時能将稭稈沖散,邊上的人看得心吊到了嗓子眼。
便在此時,稭稈到了一片漩渦處,随着水流打轉,稭稈散開,上面的姑娘突然開始亂動,似乎是在掙紮。
糟糕!
衆人都大吃一驚,這應該是個落水的姑娘,她伏身在稭稈上昏迷,此時醒來,越動便越是危險,一旦被沖入漩渦,等待她的隻有一死。
岸上的人皆靠捕魚為生,水性自然都是好的。可越是水性好,越明白深處的漩渦意味着什麼,大家雖然擔心,卻都不敢亂動。
眼看姑娘便要被卷入漩渦之中,李少卿快跑兩步縱身入河,奮力向姑娘遊去。
水性好,并不代表着可以在水中為所欲為,淹死的大多都是會水之人。所以,李少卿在水中從來都非常小心,眼下情況危急,他不能眼睜睜看着姑娘被卷入漩渦而淹死。
一陣急遊,等到了姑娘身邊時,力氣也即将用盡,可是此處萬萬不能停留。他沒有從前面去抓姑娘,因為在水中救人,最忌諱從前面施救。水中的人會陷入絕望和恐懼狀态,一旦發現前面有人,他們會死死抱住不松開。那樣的話,施救的人無法施展,無法遊泳,極有可能雙雙溺亡,李少卿一直在河邊讨生活,豈能不明白這個道理?
他到了姑娘身後,伸出一隻手,從後面抱住了姑娘的腰,然後用另一隻手劃水,費力向岸邊遊去。
饒是他身強力壯,可帶着姑娘遊到岸邊時,也已經是筋疲力盡,胳膊連擡起來的力量都沒有,将姑娘推上岸後,他翻身躺在河邊的水草中呼呼喘氣。
衆人将他拖到岸上,對着他哄然叫好,隻有這幫水性同樣好的人,才會明白李少卿剛才面臨和克服了什麼樣的危險,這樣水中救人,真不是一般人能幹出來的,李少卿值得這樣喝彩。
姑娘衣服濕透,兩手被泡得發軟變白,說明她在水中泡得時間不短,此時她緊緊蜷縮起身體,衆人也不便發問。她幾次想要站起來,卻都沒有成功,眼神漸漸變得焦急。
衆人正在不解,不遠處奔跑着過來幾個人,為首的是個中年人,後面跟着兩個婢女。
中年人一看到姑娘,頓時連連跺腳,兩個婢女則趕緊跑過去抱着姑娘失聲痛哭:“小姐啊,你可吓死我們了。”
中年人轉頭一看就明白是躺在地上的李少卿救了姑娘,他趕緊扶起李少卿問道:“可是你救了小女?”
李少卿輕輕點頭,還沒有說話,中年人拉着他便走,聲稱要好好感謝他。
一直到了一處大院前,中年人帶着李少卿進去,兩個婢女去給姑娘換衣服,中年人則對着李少卿不停感謝。
這個中年人姓馬,人稱馬員外,家中看樣子挺富有,而剛才被李少卿所救者,是他唯一的女兒馬凝兒,他能不感激嗎?
馬員外不是小氣人,拿來錢财,對于他來說,這是最實際的感謝。不料李少卿不為所動,他正色說道:“馬員外,令愛落水,當時情況危急,眼看便要被卷入漩渦,别說是少卿,就任何一個人看見也不會袖手旁觀。本是臨機救人,怎麼能圖人錢财?馬員外且将這些錢财收回,少卿這便要去了,漁網還在河邊放着,怕被人給撿走。”
他說罷欲走,馬員外目瞪口呆,他還是第一次看到見錢不要之人。李少卿剛出門,有個小婢女迎面而來,聲稱小姐要感謝他,請他到後花園見面。
李少卿頓感為難,人家一個姑娘家,還是大家閨秀,自己這樣去貿然相見,怕是不妥。
小婢女堅持,馬員外也沒有反對,他隻好跟着小婢女而去。
馬凝兒已經換好衣服,剛才在水中救人,救上岸後休息,李少卿都沒有仔細看過馬凝兒,此時看到,不由得大吃一驚,這不是那天被兩個壯漢追趕而躲進自己房間那個姑娘嗎?
認出來後,他心中更加不解,馬凝兒先是被兩個壯漢追趕,今天又失足落水,究竟是為什麼?
馬凝兒看他疑惑,就淡淡說道:“沒錯,當天躲進你家的是我,我也不是失足落水,而是自己跳的河。”
李少卿半張着嘴,完全不明白她這是為什麼,看她家的條件,怎麼會莫名其妙被人追趕?又怎麼會想不開而跳河?
他尚在不解,馬凝兒又說道:“第一次躲進你家,第二次又被你所救,想來這也是緣分。而救我時,你已經碰到過我,所以你準備怎麼辦?”
李少卿聽得手足無措?什麼叫準備怎麼辦?當時情況危急,自己不碰她又如何能救?她說這些是什麼意思?難不成還想訛自己?這姑娘如此刁蠻?她父親百般感謝,她卻張嘴想要訛人?
見他這個樣子,馬凝兒直接說出了自己的要求:“男女授受不親,你既然碰到了我,所以你便要娶我。你既然對我有救命之恩,那麼我便要以身相許來回報。”
李少卿如同聽到一個人在夢呓,這都是說的什麼話?莫非這馬凝兒是個不正常之人?要不然怎麼會說出如此瘋癫之語?她家是什麼條件?自己則是個漁夫,她是個大小姐,怎麼能嫁給自己?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
“姑娘心緒混亂,所以才會導緻胡言亂語,少卿這便要回去……”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馬凝兒卻突然落淚,慢慢說出了事情緣由。
她為什麼會躲藏進李少卿家?那是因為被人追趕,追趕她的兩個壯漢并不是什麼壞人,而是她的兩個堂哥。堂哥為何要追她?是因為父親讓她嫁給一個叫林保青的人,她不願意,這才會離家逃跑。
當天,她離開李少卿家後,被兩個堂哥追到帶回家中,父親的決定難以更改,她漸漸感覺絕望,便想要一死了之,所以選擇了跳河。
跳進河中後,一堆漂浮的稭稈救了她,即将被卷入漩渦時,李少卿又救了她。她之所以這麼直接,是因為她真不想嫁給林保青。
李少卿聽罷,頓覺她十分可憐,但婚姻大事,豈能兒戲?再說了,她這般決定,馬員外又豈會答應?這不是癡人說夢嗎?所以他勸馬凝兒:“馬姑娘的遭遇的确讓少卿同情,可想來你父親讓你嫁之人是門當戶對,少卿家中貧窮,我們根本不合适。”
馬凝兒聽後低頭,再擡頭,竟然拉着他去了前院。
馬員外還在前院等着送李少卿呢,看到女兒竟然拉着李少卿的手出來,他不由得又震驚又不解。
“爹,女兒被他所救,為了報答,所以要嫁給他。爹可以阻攔,但爹卻擋不住我尋死,如果嫁了林保青,成婚之日,便是凝兒死去之時。”
馬員外聽得震怒,他讓李少卿和自己回家,原本是為了表達感謝,可萬萬沒料到竟惹出如此事端,真是豈有此理。
不過,他是城府極深之人,臉上并沒有表現出來,而是叫來一群人深深歎了口氣說道:“凝兒,爹知道你有怨言,你覺得爹讓你嫁給林保青是為了家裡的生意。你說你要嫁給李少卿,爹也不反對,他是你的救命恩人,爹不為難他,隻要他拿出兩千錢娶資,爹便答應。但同時咱們要說好,如果他拿不出來,你便要好好嫁給林保青,再不能尋死覓活,這些都是證人!”
馬凝兒聞言大喜,因為她知道兩千錢的确不多,可是她并不知道,兩千錢對于李少卿來說是天文數字,他根本拿不出來,馬員外也知道他拿不出來,這是故意出難題,好将這件事解決。
不過,他認為這件事原本就無稽,自己絕對不可能娶到馬凝兒,所以自己也不言語。
馬凝兒答應了父親,馬員外大喜過望。李少卿走時,馬凝兒相送,到了門邊,她突然正色說道:“請速拿兩千錢來娶我,你一言不發,肯定是想敷衍過去,那麼我告訴你,如果你就此不來,我便會在嫁給林保青的當天死去,殺了我的人中,你也算一個。”
李少卿苦笑連連,這位大小姐根本不知道兩千錢對他來說意味着什麼,他天天捕魚賣魚,除了跟娘的花銷,如今積攢不過五十錢,兩千錢怎麼能拿出來?
另外,她根本不知道嫁給自己意味着什麼,他沒有見過林保青,但想來應該條件不錯,而自己呢?家徒四壁,捕魚為生,她嫁過去便要受苦,這麼個大小姐,豈能受得了?
滿腹心事到了河邊,捕魚也沒有心情,扛着漁網回了家。
孟氏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見兒子悶悶不樂,便問是怎麼回事。李少卿當然不會瞞自己母親,一五一十說出,孟氏臉色凝重說道:“這姑娘甯死不嫁給這個林保青,肯定是看不中此人人品。我兒雖然窮,人品卻沒得說,隻是這兩千錢,我們是斷斷拿不出來的,但拿不出來,這姑娘便要尋死,這可如何是好?”
其實,孟氏一直盼着兒子能夠早早娶妻,她也算對得起李家了。可是對于他們娘倆這說,這兩千錢是毫無辦法,他們沒地方借,另外這件事本是突發,雖然擔心馬凝兒真會尋死,但卻無能為力。
李少卿勸知道母親善良,擔心馬凝兒安危,便勸說了幾句,天黑後回屋睡覺。
雖然認為這件事無稽,可卻翻來覆去睡不着,腦子中全是馬凝兒哭泣的臉,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方才迷糊睡着,正睡得香,突聽有人叫喊:“恩公,恩公醒醒。”
他睜眼一看,屋中根本沒人,說話的竟是那隻紅色河龜,這河龜怎麼能口吐人言?
“眼看恩公的姻緣便在眼前,恩公卻怎麼能安然酣睡?快快起床,恩公救我一命,我要送你一場姻緣,五更天時跟着我可娶妻。”
李少卿啞然失笑,正要說話,外面卻突然響起一聲炸雷,他猛從床上坐起,這才發現剛才是做了個夢,屋裡根本沒有河龜。
他笑自己想娶媳婦想瘋了時,發現天已經快要五更,而且外面下着雨。這河龜說五更天時跟着它可娶妻,究竟是怎麼回事?雖然并不相信夢中所言,他還是慢慢起床,出村走向了河邊。
天上不停打雷,借着閃電的光亮,到了河邊的他竟然真看到了那隻紅色河龜,它就在靠近岸邊的水面上,似乎感覺到李少卿到來,它順着河岸緩慢向前遊動,進入一片蘆葦之中。
李少卿在後面跟随,發現河龜停下,蘆葦中水并不是太深,他蹲下伸手一摸摸到一個硬物,一個箱子露出水面。
此箱子非常沉重,他想要挪動一下都不能,試着打開箱子,裡面竟然裝滿了銅錢,全都一貫一貫串着。他震驚異常,難道河龜所說跟着它可娶妻便是這些錢?這箱子錢何止兩千?
思來想去,他還是拿出了兩貫,然後合上箱子便離開。
由于天還沒亮,還下着大雨,全程沒有碰到任何人,回到家後,換上幹衣服,天已經蒙蒙亮。先前沒錢,他當然不多想,此時拿着這些錢,他還是決定去馬員外家,就算不能娶到馬凝兒,也可以挽救她,不至于尋死。
馬員外看着拿錢而來的李少卿不知所措,一個捕魚的,哪裡來這麼多錢?但先前的許諾不容違背,他隻能咬牙答應。
就這樣,李少卿真娶了馬凝兒,讓他意外的是,婚後的馬凝兒完全抛開了大小姐身份,對母親孝敬,很快融入了這個家庭。如此賢妻,夫複何求?李少卿辛苦捕魚,夫妻恩愛。幾年後,馬員外也數次想要幫助女兒女婿,卻被兩口子雙雙拒絕。
李少卿再沒有去蘆葦中,他知道那邊有口箱子,裡面裝着整整一箱子錢,但他并沒有貪婪取用,終其一生,他沒有對任何人提過這件事,和馬凝兒也平安到老。
諸位,李少卿好心救人,馬凝兒以身相許,本是救人,卻被動娶了妻子。
他根本沒有想過要人家的感激,至于什麼以身相許,當然更沒有想過。可是,馬凝兒為了不嫁給林保青,執意要以身相許。深沉的馬員外為了斷了女兒念想,才會說出兩千錢娶資,因為他知道李少卿拿不出來。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挖了個坑将自己埋了,弄巧成拙,但此人倒也重諾言,還是将女兒出嫁。
他後面再沒去箱子中拿錢,看着是傻,其實是福,因為不知道錢的來曆,再去取用,極有可能惹禍上身。
這是一樁奇特的姻緣,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有河龜相助。夢中見到河龜之事究竟是真是假?又或者隻是李少卿夢中臆想?這些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李少卿一片赤子之心,他熱情助人,心善救人,放生河龜。
有了有些,才有了他後面得娶嬌妻,就算真有河龜入夢,也是為了報恩而來,報的是李少卿的善良之恩,您覺得呢?
(本文由黑嫂原創首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