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重慶,烈日當頭,銀白色鋼管反射出的白光讓人睜不開眼睛。一根6米長的鋼管重達上百斤,一捆就要以噸計了。裝貨的時候,58歲的周良國得在旁邊守着,看着吊車一捆一捆地往他的大卡車上裝。
周良國的卡車隻是挂靠在一家運輸公司,所有事情都得親力親為。不過,除了開車需要專心緻志以外,其他時候,他的思想可以飛到九霄雲外,徜徉在散文、歌詞的天空裡。
他為自己的工作寫過一首《親親我的沙師弟》,刻畫卡車司機的生活百态。從2016年起,他開始了自己的歌詞創作之路,至今已創作300多首,正式制作成音樂發表的有近60首,其中不乏獲獎佳作。
周良國。
歌詞創作延續對文學的愛好
已制作發表近60首歌
2015年,周良國偶然淘到一本《寫詞攻略》單行本,他如獲至寶。書上記滿了密密麻麻的筆記,他的生命因此而改變。
因為父親喜歡唱川劇,周國良從小就受到文藝熏陶。高中畢業後,他離開老家銅梁農村去到重慶,當過水電工和搬運工,還跑到廣東當過水手。
“我在采沙船上工作,采沙的時候嘩嘩作響。”那些年,周良國沉迷于文學,為此還參加過一個文學中心為期3年的函授培訓:“中心給我發作業,我做好後郵寄回去,後來拿了結業證。”
周良國參加了文學函授培訓。
他喜歡讀魯迅、冰心、路遙等大家的作品。那些偉大的文字,循序漸進地滋養着他。他寫的散文曾發表到重慶一些報紙上,雖然版面上隻有豆腐塊那麼大,但也激勵着他不斷向前。
時光飛逝,一轉眼就是二三十年。報紙“跑到”了網絡上,他的“豆腐塊”漸漸很少有人看了,手機屏幕倒是變得越來越大。“我開始感到,人們現在更喜歡速食化的内容,而一首歌往往隻有三五分鐘,更容易讓人接受。”
在《寫詞攻略》指導下,周良國開始嘗試歌詞創作,一方面希望有更多人看到,更多的則是延續他對文學的愛好。“相比其他類型的文學創作,歌詞需要有韻腳,需要有更多的情緒波動,需要在短短幾句話中間完整叙述一件事或者一個主題。”
周良國還記得,他寫的第一首歌是關于仙女山的。2016年,他到仙女山玩,眼前的景色第一次撥動了他的靈感;有感于卡車司機的生活百态,他寫下一首《親親我的沙師弟》;看到優秀山區教師張桂梅的感人事迹,孜孜不倦地教育山村裡的孩子們,他寫下一首《如花路放》,“一張憔悴的臉,經年刻滿風霜……”
周良國寫給張桂梅的《如花怒放》。
2017年,周良國進入了創作高峰期,一年寫下80多首歌。重慶跨界音樂人劉川郁評價,這樣的創作量,對于專業作詞人來說都是很難的。
他的歌詞作品開始發表在《重慶音樂》《中國詞林歌海》《詞刊》等刊物上。與劉川郁合作的《麻花姑娘》被知名歌手胡海艦演唱、制作發表,歌詞在重慶原創歌曲征集比賽中獲得二等獎。
《麻花姑娘》講述了一個青年男子對重慶一位美麗的“紮着麻花辮”的姑娘一見鐘情,卻又求而不得的故事,用拟人的方式表達了磁器口的美食、美景。當然,這隻是他獲獎作品中一個小小的代表。
《麻花姑娘》手稿,曾獲比賽二等獎。
周良國統計,從2016年至今他已創作300多首歌,其中正式制作成音樂發表的有近60首。
他業餘時間寫歌
用歌詞感動曾不理解自己的妻子
夏天的重慶,烈日當頭,銀白色鋼管反射出的白光讓人睜不開眼睛。一根6米長的鋼管重達上百斤,一捆就要以噸計了。裝貨的時候,周良國得在旁邊守着,看着吊裝車一捆一捆地往他的大卡車上裝。
他以前拉百貨、陶瓷,現在主要拉鋼材,重慶各大鋼材市場經常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旺季幾乎沒有休息時間,淡季有時候一個月都找不到活幹。因為車是挂靠在一家運輸公司的,活都要我自己找。”作為“個體戶”司機,從裝貨到運貨再到卸貨,周良國得全程負責。
他感到,開大卡車比以前做搬運、水手都累多了,卻一開就是20多年。他的大卡車是以前賣掉家裡房子買的,他必須堅持下去,因為家裡還有一個女兒和4個老人要照顧。
不過除了開車需要專心緻志以外,其他時候,他的思想可以飛到九霄雲外,徜徉在散文、歌詞的天空裡。他不喜歡打牌、喝茶,總是說寫歌詞是他唯一的業餘愛好。很快就要進入老年生活了,沒有創作,生活會失去樂趣。當靈感來了,情緒到位,他就會拿起自己的筆……
剛喜歡上歌詞創作那會兒,周良國的妻子總和他吵架,吵過很多次。妻子說他“荒唐得很,不是你幹的事”。周良國也理解,畢竟寫歌詞在時間上會影響做家務和陪伴家人。
他嘗試着改變,一方面多承擔家務、多陪伴家人,另一方面他為妻子寫了一首歌,名叫《女人是家》。歌詞是這樣的:“也曾光鮮亮麗,也曾貌美如花。自從愛上那匹野馬,你便成了女人家。一籃菜、一根針,七七八八;一盞燈、一群娃,牽牽挂挂。人生綿長的路從此坑坑窪窪……”
周良國寫給妻子的《女人是家》。
朋友将這首歌譜曲,彈唱後發到周良國的手機上,他說:“妻子聽了很感動。”
紅星新聞記者 王拓
編輯 彭疆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