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寒食節的來曆以及風俗
寒食節的來曆以及風俗
更新时间:2024-11-21 17:34:28

如果我說在古代最大的祭掃日不是清明節,而是寒食節,你會相信嗎?

還别不信,在古代的大部分朝代,第一大祭日都不是清明,而是清明節前的寒食節。寒食節在冬至後的105天,所以又稱“百五日”“一百五”按照正常農曆算法,在清明節前一兩天,寒食節,顧名思義,就是吃涼食冷物的節日。傳說是晉文公重耳為了紀念介子推而設立的節日

寒食節的來曆以及風俗(慢慢被遺忘的傳統節日)1

寒食節來源于“介子推綿山焚身”的故事。相傳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流亡他國如果我說在古代最大的祭掃日不是清明,而是長達十九年,生活十分艱苦。

跟随他的介子推始終追随左右、不離不棄,最困苦的時候,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重耳充饑。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寒食節的來曆以及風俗(慢慢被遺忘的傳統節日)2

晉文公感恩,封賞所有跟着他流亡在外的随從,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還勸他面君讨賞。然而,介子推最讨厭那些争功讨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帶着母親悄悄地到綿山隐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己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尋找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晉文公沒有辦法,隻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着老母親出來。誰知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和他的母親一起抱樹而死。

寒食節的來曆以及風俗(慢慢被遺忘的傳統節日)3

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隻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其實它的由來遠比這個故事更早。

在遠古時期,人們保存火種的辦法還不夠安全有效,加上春天多雨、多雷,很容易就會熄滅或者引發山火,因此人們專門定下了一天用來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在這一天,要熄滅全部的火種,然後重新制備新的火種,謂之“禁火”與“傳新水”

禁火後并不是馬上就能傳新火的,史書上記載的間隔短的有三日,長的有七日,甚至一個月,在這期間,人們隻能吃冷食。這些冷食都是提前準備好的,有些還會在祖先靈位前祭祀一番再吃。

寒食節的來曆以及風俗(慢慢被遺忘的傳統節日)4

到了春秋時期,晉文公與介子推的故事被融入寒食節中,逐漸掩蓋了寒食節本來的來源

到了漢代,山西甚至規定寒食節禁煙火一個月,後來是曹操下令取消了這個習俗。

到了隋唐時期,留下的史料增多,我們也能看到寒食節時的衆生百态。唐代韓翃有詩日: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正是在譏諷寒食節全國禁煙火,但得寵的權貴卻能無視禁令點蠟燭的現象。

寒食節的來曆以及風俗(慢慢被遺忘的傳統節日)5

但由于清明距離寒食節很近,人們常常把掃墓延至清明,唐朝時規定清明為正式節日,直到宋元時期,寒食與清明逐漸合二為一。

寒食節的習俗除了禁火冷食,還有祭掃墳墓,因為我國古人非常重視祭祀祖先。并且之後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秋千、蹴翔、牽勾、鬥雞等風俗,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注意寒食節也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寒食節的來曆以及風俗(慢慢被遺忘的傳統節日)6

到了現在,好多人隻知清明節.不知寒食節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說的就是清明節肅穆的氣氛。自古以來,追思先人在我們心中都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傳承不息。祭祖掃墓是清明節那天最重要的活動,以寄托我們的哀思,現在中國傳統節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我們年輕人也要多多學習文化知識,緬懷先人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