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端午節由來詳解
端午節由來詳解
更新时间:2025-04-02 14:16:04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端午日龍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内容,蘊含着深邃豐厚的文化内涵;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内容豐富。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辍。

端午節由來詳解(端午節名稱的由來居然還有這麼深的淵源)1

端午節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于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即“初五”。《說文解字》載:“端,物初生之題也”,即說端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稱為“端五節”。《燕京歲時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别以端來稱呼,《歲時廣記》說:“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1]

《盤古王表》與《三命通會》均有載,遠古時古越人天皇氏已發明天幹地支,幹支的發明标志着原始的曆法出現。古人紀年通用天幹地支,根據幹支曆,按十二地支順序推算,第五個月正是“午月”,午月午日謂之重午,而午日又為“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中國所有傳統節日當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如有龍舟節、重午節、端陽節、端五節、重五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蒲節、浴蘭節、女兒節、午日節、地臘節、正陽節、龍日節、粽子節、五黃節、詩人節、屈原日、躲午節、解粽節、端禮節、五月初五、五月當午等等。唐代以前常用的名稱是“五月初五”,唐以後,“端午”便取代“五月初五”等别稱,一躍成為主流的稱呼。端午的多個名稱由來:

• 天中節

因端午節恰在夏至前後,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太陽在天空位置是一年裡最當中的一天。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二十·熙朝樂事》:“端午為天中節,是因為午日太陽行至中天,達到最高點,午時尤然,故稱之為“天中節”。

• 端陽節

端陽節名稱根據陰陽術數而來。午日為“陽辰”,午月第一個午日,故稱端陽。《荊楚歲時記》中說: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之為“端陽節”。

• 重午節

上古幹支紀元法,以天幹地支來作為載體,紀元通用天幹地支。最初端午為幹支曆的午月午日,正月建寅,第五個月即為午月,午月午日謂之重午。到了漢代時,由于南北統一,曆法變動,朝廷為了方便過節,規定每年的端午節改為陰曆五月初五日。

• 龍舟節

端午節由來詳解(端午節名稱的由來居然還有這麼深的淵源)2

端午節

龍舟競渡最早是古越人祭龍祖的一種祭祀活動形式,南越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船的首尾畫上龍圖形作為本族的圖騰或保護神。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中國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廣東地區。

• 當五汛

在上海部分農村,靠杭州灣北岸一帶區域,如奉賢、南彙等地區,習慣上稱“端五節”為“當五汛”。亦有個别地區稱為“五月當午”。

• 龍日節

龍是古越人的原始信仰,源自天象崇拜。東方蒼龍七宿,春季于東方擡頭,夏季于南方騰升,秋季于西方退落,冬季于北方隐沒。仲夏端午,蒼龍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因此稱為龍的節日。端午時蒼龍的主星大火(心宿二)高懸正南中天,龍氣(陽氣)旺盛。粵人将端午期間下的雨水稱之為“龍降水”或“龍舟水”,認為這種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

• 浴蘭節

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污為俗。漢代《大戴禮》雲:“午日以蘭湯沐浴”。

• 菖蒲節

端午節由來詳解(端午節名稱的由來居然還有這麼深的淵源)3

端午節

古時南北風俗各異,漢代時北方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惡日,此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多為避惡避毒,如在門上懸挂菖蒲、艾葉等。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

• 解粽節

古人端午吃粽時,有比較各人解下粽葉的長度,長者為勝的遊戲,故又有“解粽節”之稱。

• 女兒節

明沈榜《宛署雜記》:“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态極研。出嫁女亦各歸甯,因呼為女兒節。”

• 地臘節

道教《赤松子章曆》把全年分為五臘,正月一日天臘,五月五日地臘。據《雲笈七箋》記載:五月初五名地臘,此日五方大帝會于南方三炁丹天;查生人祖考及見世子孫所行善惡,以定罪福。道教認為一年中的這幾個臘日是良辰吉日,适合祭祀祖先和諸神以祈福佑。

參考資料

1. 五月初五為何叫做端午節 [引用日期2016-04-19]

本文章由頭條百科用戶用戶5893467756467、醋美沙朵美、娛樂饕餮君、萬鼎星辰帥、萬鼎星辰李楠參與編輯。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臘月二十四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臘月二十四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臘月二十四?北方小年在臘月二十三中國大部分省份,特别是廣大的北方地區稱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是臘月二十四為小年,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臘月二十四?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臘月...
2025-04-02
十月裡的習俗
十月裡的習俗
正日初十,傳說這天是石頭生日,因十與石同音。這一天,中國民間忌動石器,不搬石頭,習慣祭祀碾神、磨神、碓臼神、泰山石敢當神等。民間還有“老鼠嫁女”的說法,這個習俗很獨特。正日初十,傳說這天是石頭生日一、初十石頭生日的由來01大年初十這天老百姓...
2025-04-02
1983年6月21号是農曆什麼日期
1983年6月21号是農曆什麼日期
1983年6月21号是農曆什麼日期?是農曆的癸亥年五月十一,這一年生肖是豬,這一天是禮拜二,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1983年6月21号是農曆什麼日期?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1983年6月21号是農曆什麼日期是農曆的癸亥年五月十一,這一...
2025-04-02
上中下元節的傳統習俗
上中下元節的傳統習俗
元氏民俗:正月二十五天倉節作者:王仁君俗語:二十五、老天倉,不中榨菜洗衣裳。正月二十五,俗稱老天倉,也就是填倉節,這是民間一個象征新年五谷豐登的節日。填倉節因“填”與“天”諧音亦稱為“天倉節”。民間有老天倉與小天倉之分。農曆正月二十為小天倉...
2025-04-02
成語的由來及解釋
成語的由來及解釋
根據《吳越春秋》記載“夫椒之戰”後勾踐被囚禁于吳國,不但要為阖闾贖罪守墓,還要為夫差洗車養馬,并且還是夫差的馬凳。一日勾踐進宮謹見夫差,一連等候三日而不得見。伯嚭說大王偶感風寒卧病不起,勾踐趕忙請求進宮向夫差問安。見到夫差大便竟然用手指沾了...
2025-04-02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