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帶你去一個你曾經去過或者沒去過的地方。
彩虹的故鄉,全國唯一的土族自治縣互助縣
2011年我第二次來到青海互助土族自治縣,全國唯一的土族自治縣,上次來是2006年。
土族不是土家族,一個在西北一個在西南。土族是青海、甘肅兩省的“特有”民族,族源與蒙古人有着深厚的淵源關系,他們自稱是“彩虹部落”,所以互助是“彩虹的故鄉”。他們信奉成吉思汗和藏傳佛教。
互助縣土族較為集中,是土族自治縣,位于青海省東北部,距省會西甯30公裡,現已劃入西甯管轄,2011年我從西甯坐“公交”到的互助。
相隔五年再次來到這裡,即熟悉又有點陌生。位于縣城中心的标志性建築,始建于明天啟四年(1624)的鼓樓還立在那裡。
2006年有準備而來,除了對“土族”的好奇,還有就是想聽聽“花兒”這種流行于西北民間的調調。西北流行“六月六花兒會”,06年我是踩着時間點來的。
06年的六月六在互助趕去看花兒,田間青稞綠綠的,油菜花剛開,山坡上一方格黃(油菜花)一方格綠(青稞),比内地油菜花好看多了。
“花兒”又稱“少年”。唱詞大多是即興編成,對唱或者獨唱,廣泛流傳于甘、青、甯及新疆的回、漢和其他少數民族。情男情女唱着“野曲(花兒)”多少不被“正統”接受,所以過去唱花兒隻能在村外林子裡唱,而且不能在老人面前唱。如今的花兒内容更加豐富,是男女老少人人喜歡的山歌形式。
2011年再次來到互助,已經是農曆7月了。在公園的樹蔭林下,人群圍在一起,唱着花兒,一唱一答,聽的人也很專注,時不時發出笑聲,我雖然聽不懂,就是感受一下氣氛。如果你聽民間歌手唱花兒,那就真的好聽了。
2016年互助縣城
第一次來互助,我就去了土族風情園。風情園坐落在離縣城5公裡的小莊村。經過擴建發展,再次來已經是“互助土族故土園”(5A),主打“土(族)”文化。幾個内容分别是彩虹部落土族園、納頓莊園、小莊民俗文化村、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天佑德中國青稞酒之源。
日常穿本民族服裝的人越來越少了。土族婦女服裝特點之一在袖子上,叫彩虹袖,俗稱花袖,土族語稱“秀蘇”。用紅、黃、藍、白、黑、紫、綠七色的布料縫制的套袖。
輪子秋是互助土族的一項娛樂發明,也是一項體育運動。
秋收打碾的季節,土族人将運輸的大車車轱辘卸下,車軸連車輪堅立起來,将一根長木或梯子固定在朝上的一扇車輪上,拴上皮條或麻繩圈,人绾着繩圈轉動起來,并表演出各種動作,這就是原始的輪子秋。現在輪子秋已改進成了專業器材,身着民族盛裝的土族阿姑和小夥,随着大圓盤飛快地旋轉,并不時在空中做出各種優美和驚險的動作。
剛好遇到一個高考新秀,大家紛紛把類似哈達的祝福披在她身上
土族婦女擅長刺繡,盤繡是其獨有的傳統技藝,繡工缜密,圖案在形、色、質、意等方面的精美絕倫。
06年買的刺繡
青稞酒在互助有400餘年曆史,傳說與八仙有關。鐵拐李把酒葫蘆裡的瑤池仙釀倒入了當地一口井中,當地人用此井中的水釀制成了青稞酒,清香四溢。
青稞酒文化廣場
文化長廊
因為高山牧業發達,這裡有好吃的新鮮酸奶。酸奶有工廠生産的,也有家庭自釀的。酸奶上面浮着一層奶油,酸奶像豆腐腦一樣結實,内地是吃不到的。
街上還有賣甜醅的。甜醅是夏季用青稞加甜酒曲發酵,冰鎮一下,青稞的香,帶着者酒香,還有自然發酵産生的甜甜的味道,清涼解暑。
烤羊肉串好吃,内地是吃不到的。配上烤餅,就着青稞酒,很享受。
街頭的現炒貨,你是否也要來上一點,再買點青菜。
放一段輪子秋短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