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茶館》劇照 第六屆老舍戲劇節供圖
中新網北京12月30日電 (記者 應妮)北京曲劇《龍須溝》、話劇《茶館》《老舍趕集》《二馬》,一個“老舍”串起四部戲劇連播,10個小時戲劇流水席吸引觀衆人次超380萬——這是大戲看北京·2022第六屆老舍戲劇節日前為北京觀衆打造的一場戲劇盛宴:“戲劇之夜”大型雲直播活動。
難得一見《龍須溝》《茶館》
今年是北京曲劇命名70周年,而這一劇種正是老舍先生親自定名的。老舍先生喜歡曲劇,創作了劇本《柳樹井》,1952年該劇成功上演之際,老舍先生正式将其定名為“曲劇”并且特意在“曲劇”前面加上“北京”兩個字,從此北京就有了自己的地方劇種“北京曲劇”。
當天播出的北京曲劇《龍須溝》是20世紀90年代“曲劇現象”時期創作而成的經典作品之一,該劇于1996年創作完成,一經推出便受到首都觀衆們的熱烈歡迎,曾執導該劇的導演顧威說:“這個戲至今已經演了數百場,能夠參加老舍戲劇節‘戲劇之夜’的展播是我們的榮幸。”
曲劇《龍須溝》劇照 第六屆老舍戲劇節供圖
來自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金帆話劇團的《茶館》,則在經典原作睿智的思想和老練的語言之上呈現出“鮮嫩”味道。該劇在老舍先生誕辰120周年之際推出,北京人藝演員張福元在看過該劇之後曾稱贊“這是一台學生戲劇作品的上乘之作”。
曾在該劇中飾演龐四奶奶的祝雪妍而今已是電影學院的一名學生,她說:“經過這個戲的排演,在我心裡埋下了一顆學習表演的種子,我覺得《茶館》最令人反複回味琢磨的是劇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在劇中飾演常四爺的李英昊目前是浙江傳媒學院播音主持專業的在讀生,并擔任學校話劇團團長,他說:“正是因為高中階段金帆話劇團以及演出《茶館》的經曆,才在大學期間選擇了話劇社,也讓自己在藝術這條路上更加堅定。”
市場佳作《老舍趕集》《二馬》
老舍先生之子舒乙曾說“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說是一片沃土”,話劇《老舍趕集》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産生的。劇名源自老舍先生1934年出版的短篇集《趕集》,遴選自老舍先生70餘篇短篇作品,包括《創造病》《犧牲》《黑白李》《鄰居們》《話劇觀衆須知》《我的理想家庭》。該劇演員劉欣然說:“《老舍趕集》的創作以特殊的幽默方式呈現,希望整體氣質更加鮮亮、更貼近現代人的生活,作品保留了一貫的輕松诙諧,更多了一份溫暖,幾個短篇共同的主題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話劇《二馬》劇照 第六屆老舍戲劇節供圖
小說《二馬》是老舍先生赴英國短居回國前的最後一部作品,該劇是北演公司2016年出品的話劇作品,由方旭導演,以全男班演出陣容在首都劇場首演。該劇一經推出便獲得了一緻好評,且在之後的巡演中備受各地觀衆喜愛。2019年該劇受邀參加第三十屆澳門藝術節,作為唯一一部普通話作品,話劇《二馬》同樣受到澳門觀衆的歡迎。
該劇編劇兼導演方旭認為“線上播放的形式對于戲劇的傳播有非常大的好處”,如果觀衆喜歡之後一定會走進劇場看戲。“提到‘老舍’,大家習慣性與‘老北京’畫上等号,但是《二馬》寫的不是發生在北京的故事,它寫的是兩個老北京——老馬和小馬客居倫敦發生的一段故事。”方旭希望接下來有機會複排該劇,“經過時間的沉澱,希望我們再複排《二馬》與大家在影像裡看到的會有所不同,會更加精彩。”
老舍戲劇節創辦于2017年,由北京市演出有限責任公司發起,與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共同主辦。2022年老舍戲劇節迎來第六個年頭,并被納入北京市“大戲看北京”重點項目。經過幾年運作,老舍戲劇節得到了老舍先生家人的認可與支持,老舍先生女兒舒濟寄語第六屆老舍戲劇節:“看到老舍戲劇節每屆都有新内容,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有所拓展;看到國内更多的劇團加入進來;看到更多的北京普通觀衆有了參與戲劇活動的機會;看到戲劇節能夠将提高水平和普及戲劇文化相結合,能夠為北京的文化事業添彩,我很高興!”
到目前為止,本屆老舍戲劇節已舉辦40場演出,各類論壇和戲劇活動等20餘場。其中《俗世奇人》《虛像的道化師》《我這一輩子》《北京人》《威廉與我》《馬前潑水》《牡丹亭》等多部作品陸續上演、異彩紛呈。據了解,因客觀因素延期的劇目《驚夢》《紅高粱家族》也将擇日上演,音樂劇《安娜·卡列尼娜》已公布檔期将于2023年2月23日至26日在天橋藝術中心上演。(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