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問“聾啞人會不會說話”或者“出生剛二十天的嬰兒會不會說話”,很多人以為你是腦筋急轉彎:聾啞人未必不識字,而且手語也是“說話”;嬰兒一出生就會哭,哭也是一種語言表達方式,你說他會說話,也不算錯。
那麼剛出生二十天的聾啞人會不會說話呢?如果您這樣問,可能就要挨耳光了:你怎麼知道剛出生二十天的嬰兒是聾啞人?莫非他一出生就知道自己“有權保持沉默”?
要是按照民間俚語,聾啞人是可以說話的,因為有些不禮貌,所以原文就不引述了,大緻的意思是氣急眼了,聾啞人也會開口說話。
出生二十天的嬰兒會說話,在古代也不是新鮮事,現代的玄幻小說就更是常見——那人是“穿越”“轉世”“附體”,總之一切皆有可能。
咱們今天要說的古代正史記載的奇聞怪事,比剛出生二十天的聾啞人會說話還神奇,而且當時絕大多數人都十分相信,至于為什麼有人相信,答案很簡單——地方官原意上報,皇帝願意相信,因為那是“祥瑞”。
如果把二十四史中的奇聞怪事都彙總起來,肯定比《山海經》和《搜神記》還豐富多彩,咱們隻能挑跟著名帝王有關而且很多人都知道的來說,然後請讀者諸君來分析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選擇相信。
首先咱們來說《史記》和《漢書》記載的漢高祖劉邦。
按照《史記》和《漢書》的說法,劉邦其實不是劉太公努力的結果,就像郭德綱相聲說的那樣,屬于“神仙幫忙生孩子”:“其先劉媪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暝,太公往視,則見蛟龍于其上。已而有身,遂産高祖。”
《史記》說得還是比較文雅的,漢臣班固寫的《漢書》同樣文雅,但是文雅的文字是不能細琢磨的:“母媪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暝,父太公往視,則見交龍于上。已而有娠,遂産高祖。”
這樣看來,劉邦真是“龍的傳人”,卻跟凡人劉太公沒啥血緣關系。
劉邦作為蛟龍之子的神奇之處,還不僅于此,他自己還是一位“屠龍勇士”。
劉邦斬蛇起義,“後人來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吾,白帝子也,化為蛇,當道,今為赤帝子斬之,故哭。’”
這個“白帝子”卻也神奇,被劉邦殺掉時候還能化成一個老妪坐在原處哭,好像就是為了證明劉邦有斬殺神龍的本事,結果當然是劉邦喜聞樂見的:“諸從者日益畏之。”
《史記》中這句“諸從者日益畏之”,是司馬遷的春秋筆法,暗示了劉邦制造種種神異祥瑞的目的,跟陳勝吳廣的“篝火狐鳴”是一樣的。
龍之子劉邦成了屠龍勇士,最後自己成了真龍天子,這倒是很符合曆史規律。
除了漢高祖(似乎應該是漢太祖高皇帝)劉邦“龍子斬龍”,史書中還有更神奇的記載,那些得到朝廷認證的“祥瑞”。我們在任何一部史書中的皇帝本紀和五行志中,都能找到幾十上百處。
既然說祥瑞神迹,咱們一客不煩二主,還是拿漢朝皇帝來舉例:“漢武帝未誕之時, 景帝夢一赤彘,從雲中直下,入崇闌閣 ,帝覺而坐于閣上,果見赤氣如煙霧,來蔽戶牖,望上有丹霞蓊欎而起,乃改崇闌閣為 蘭殿 。”
有的讀者可能不知道,漢世宗孝武皇帝,原名就叫做“劉彘”,其祖劉邦為龍子,而其子劉徹為赤彘并以此為名,也不知道漢景帝劉啟是咋想的。
漢武帝執政期間,也是方術之士的黃金時代,隻要能忽悠,文成将軍五利将軍粉墨登場,還能把皇帝女兒忽悠到手。但紙裡包不住火,文成将軍李少翁被誅殺後還得了個貪吃的名聲——劉徹說他是吃馬肝吃死的;五利将軍栾大更是悲催,他直接被腰斬了。
皇帝都比較喜歡祥瑞,因為那些祥瑞能讓他們顯得更加神秘甚至神聖。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喜歡,飽讀詩書的文人士大夫們,自然會充分利用并展示自己編故事的能力,以此換取高官厚祿。
就連自稱“淮右布衣”的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一向不諱言自己草根出身,但是“高潔”如徐祯卿者,還是在《翦勝野聞》中記載了很多“從龍之臣”投入朱元璋麾下的神奇之處。
本文應該就此打住了,打住的原因有兩條:其一,二十四史中的“祥瑞”記載太多了,很難評出哪種“祥瑞”更神奇;其二、讀者諸君想象力太豐富,總是把史書故事跟現實聯系起來。
所以筆者不再贅述,把時間留給讀者諸君來讨論:您認為聾啞人能不能開口說話?剛出生二十天的孩子會不會說話?剛出生二十天的聾啞人開口說話,算不算神奇?
筆者想說的是:這都不算什麼不可能的神奇之事,因為隻要有人喜歡,就一切皆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