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靈王是怎麼樣讓趙國強大起來的#
邯鄲古城牆
作者蘭台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實質:學商鞅搞君主專權,還妄想将宗室貴族
如果大家有一張“三家分晉”的地圖,大家就一定能發現,晉國的最精華的地區主要分布在黃河與汾河延安地區,這也是晉國人口最密集的地區。
但是很遺憾,“三家分晉朝”時晉國的精華地區被魏國與韓國瓜分完畢,而趙國絕大部分領土是當年晉國的邊疆地區,以“代”地為主的地區是人口密度不但很低,而且絕大多數都還是塞外少數民族。
大家完全可以把趙國理解為一個“反向清朝”,以少數中原人統治大量少數民族,這中間還夾雜了一個塞外民族建立的“中山國”。
而從地理條件來說,趙國是一個典型的山地為主的國家,而且在趙國沒有徹底解決中山國之前,代地與趙國中心邯鄲的聯系隻有一兩條非常險要的小道。
換言之,如果代地的趙軍将領造反,那麼隻需要封閉關隘就能讓趙國非常頭疼。
正因為趙國的人口以及地理特點,使得趙國王族必須抱團,而且也必須授予王族成員足夠的信任,這也是為什麼趙國“公室政治”(王族主政)一直延續到趙國被滅的原因,同樣,也因為特殊的環境,使得趙國王族勢力相比要更容易妥協,畢竟惹毛了趙王,把鍋砸了,大家都别吃了。
而趙武靈王繼位時是什麼情況呢?
趙國地形圖
當時趙國的東南有齊、魏、韓、秦,齊國處于威王、宣王、湣王時期,秦則處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時期,均十分強勢。
另一方面,南方的魏、韓則呈現頹勢,并不斷被秦所侵蝕。
在這種情況下,趙武靈王很清醒的認識到趙國能獨立應對的對手,并非齊、秦,隻有魏和韓。
然而,魏、韓、趙同屬 大國晉國分裂後産生的國家,而三晉在分裂狀态下是無法單獨對抗秦、齊兩國的。
因此,趙所看重的并非是三晉相争,而是三晉聯合以備西邊及東邊的秦、齊二國。
事實上,武靈王在其即位後并沒有與魏、韓進行全 面戰争,而魏、韓也向趙展示了一定的臣屬姿态。
當然,從趙武靈王元年到趙武靈王十八年開始進行“胡服騎射”改革,趙國一共發動了10次對外戰争,其中對秦五次戰争趙國全部輸掉了。
這五次對秦戰争的失利讓趙武靈王清醒認識到趙國與商鞅變法後增加了汲取資源能力的秦國巨大差距。
趙武靈王
這也更堅定了趙武靈王效仿秦國,搞旨在增加趙王對趙國資源汲取能力的改革,或者說集權;當然,打着“胡服騎射”的幌子。
趙武靈王改革中有很多項都和軍事無關,比如趙武靈王要求文官們統一穿上靴子:
《實錄》曰“靴始起于趙。武靈王好服短xx(打不出來),黃皮為之。”
“乃,令有司衣袍者宜皂鞋”,有司衣袍者多為文官,與騎射沒有關系。
那麼,趙武靈王改革的實質是什麼?
公子成反對武靈王胡服改革時集中闡述了此種思想,他說“臣聞中國者,蓋聰明徇智之所居也,萬物财用之所聚也,聖賢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異敏技能之所試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夷之所義行也。”
趙武靈王認為崇尚詩書禮教,仁義道德正是趙國積貧積弱的根本原因,趙國想要富強就要抛棄無用的“詩書禮教,仁義道德”。
所謂的“詩書禮教,仁義道德”表面上指的文化,實際是晉國以來普遍的貴族共治的傳統,而改為塞外少數民族那樣的部落酋長制。
戰國地圖
換言之,趙武靈王要掌握趙國的一切,趙國的軍隊要歸他統領,而趙國的經濟要為趙武靈王的軍事行動“買單”。
大家不要以為戰國時期一個國家的軍隊聽命于國王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在齊國以及楚國,這兩個國家軍隊完全是“聯盟軍”,除了國王直屬軍隊外,有相當數量的貴族私軍。
真正完成“一個國家,一個君王,一支軍隊”的隻有秦國以及趙魏韓三國。
這種旨在增加君王專權以及君主對國家資源汲取能力的改革确實導緻了趙國的崛起,但是由于趙國地理環境與秦國截然不同,當趙武靈王嫌棄兒子趙惠文王“清洗壓制”貴族太慢,希望用公子章給趙惠文王一些壓力,沒想到早就對趙王“收權”改革不滿的貴族與趙惠文王聯合起來,直接發動了“沙丘之變”,活活餓死趙武靈王。
而餓死了趙武靈王之後,李兌與安平君長期把持趙國國相的位置,這也說明了“沙丘之變”實質是趙國宗室與貴族對趙武靈王專權的一次反擊。
那麼,如果趙武靈王不死,趙武靈王通過草原繞道攻擊秦國的戰略能成功嗎?
這真的不好說,趙國人口有限,之前趙武靈王多次對中山國用兵已經把趙國核心區資源汲取的差不多了,趙武靈王攻擊秦國的戰略更像是一次不成功則成仁的豪賭。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