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懸空寺景區?說起宗教,濟南居于泰山北麓,泰山山脈綿延一直到黃河方止,而層巒疊嶂的群山中,藏着自北魏時期起,一千多年來曆代佛教遺迹,其中不乏興衰,如今唯有靈岩寺和興國禅寺還獨具規模,其餘的大多已經落寞,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濟南懸空寺景區?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濟南懸空寺景區
說起宗教,濟南居于泰山北麓,泰山山脈綿延一直到黃河方止,而層巒疊嶂的群山中,藏着自北魏時期起,一千多年來曆代佛教遺迹,其中不乏興衰,如今唯有靈岩寺和興國禅寺還獨具規模,其餘的大多已經落寞。
但乘坐高鐵從泰安到濟南的途中,有許多旅客偶爾會發現一座怪石嶙峋的大山,在其山腰處,有一座金碧輝煌的建築群,往往會發出疑問——這是什麼古迹呢?
其實這也是一處有着600多年曆史的佛教寺廟古迹,隻是這宏大的建築群是近年來才複建的新寺,但在蒼松翠柏掩映之下的稍低一點的地方,還有一座老寺,别小看了這座規模不大的老寺,它卻與唐朝時期與唐玄奘齊名的義淨大師有着淵源,被稱為義淨大師的祖庭,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詩詞中也提到了這座寺河義淨大師。
說起唐朝時期的義淨大師,不了解的人居多,但如果說起西安的小雁塔就是義淨大師提議所建,也是他修行研究佛法之地,大家或許就不陌生了;再說起我國的南沙群島有一“義淨礁”,而這個名字就是紀念義淨大師所建,不知道大家是否會提起對大師的濃厚興趣?
義淨大師是唐朝著名的西渡取經的譯經僧人,為齊州人,俗姓張,字文明。義淨少時即出家,由于他仰慕曾經印度取經的唐玄奘和法顯大師,于是也在鹹亨二年(671)開始取經之路,但是它選擇的卻是海路,這一去就是近20年,最終帶回來梵本經論約四百部、舍利三百粒,武則天還親自城門迎接他。之後大師就開啟了譯經之路,義淨在79歲時入寂,并建塔于洛陽龍門高崗上。
那麼為什麼說義淨大師祖庭是長清的義淨寺呢?
原來義淨大師少年時出家之地就是濟南長清四禅寺,四禅寺曆史悠久,這濟南佛教曆史上影響深遠,現隻有遺址,古迹滄桑的經疃依然可以見到,位于張夏街道土屋村。
四禅寺和雙泉庵在當時是一座寺廟的上下兩院,雙泉庵因寺内有兩清泉而得名,現在依然泉水清冽,位于大雄寶殿的前面。
義淨大師于四禅寺修行,從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轍詩中可以一窺,蘇轍曾任濟州掌書記,那是他遍遊濟南,留下了許多詩篇,其中有《遊泰山四首·四禅寺》,詩中言及“古寺依岩根,連峰轉相揖……雲昔義靖師,萬裡窮西域。《華嚴》具多紙,歸來手親譯。”義靖就是說得義淨大師。
義淨寺老寺就是曾經的雙泉庵,因古寺隻留下滄桑遺迹和明清時期碑刻,後人發宏願重修,為紀念義淨大師命名為義淨寺。
義淨老寺内有依山而建,分三層,一層建有地藏殿;二層為藥師殿、大雄寶殿和三佛殿,殿前有雙泉;三層最高處為觀音殿。雙泉之水經地下從地藏殿的龍頭處溢出,泉池旁有兩通明朝時期的碑刻,記錄着重修通明閣和觀音殿的曆史。
自義淨寺老寺沿着登山的石階,繼續登高不足百米的樣子,就到了規模宏大的義淨寺新寺了,也稱為義淨寺上院,如果來遊玩或參佛,可以驅車由盤山公路直接到新寺大門。
義淨寺内供奉有義淨大師的塑像,以供後人瞻仰。
宏大的建築群處,俯瞰遠處,群山環抱,京滬鐵路和京滬高鐵從山下逶迤而行,背後則是神秘的通明山。
對于濟南的宗教遺迹,如果不是這座宏偉的建築,可能很多人對于義淨大師與濟南的淵源不會了解,誰能想到,深山古寺之中,藏着一處如此深厚底蘊的古迹呢。
如果你還有心,從四禅寺遺迹處繼續向山的深處行走,到了路的盡頭有山村王泉村,峽谷内還有許多摩崖石刻,有傳說也與義淨大師有關,其中有一佛像非常像孫悟空的形象。
壹點号老靳行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