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翻譯的标準和要求
文言文翻譯的标準和要求可概括為“信”“達”“雅”。
(1)信。所謂“信”,就是譯文要準确表達原文的意思,要忠實于原文,不誤解、歪曲,不遺漏,不牽強附會,不随意增删内容。
(2)達。所謂“達”,就是譯文明白曉暢,通順無語病,符合現代漢語語法的表達要求和習慣。
(3)雅。所謂“雅”,就是譯文語句規範、得體、生動、優美。
2.翻譯的原則
文言文的翻譯有其原則,概括地說,就是:字字落實、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直譯和意譯相結合。
(1)直譯。直譯,指譯文要與原文保持對應關系,對句子中的每個詞,隻要它有一定的實在意義,就必須字字落實,對号入座。并且,要盡量保持原文遣詞造句的特點和運用相近的表達方式,力求語言風格也和原文一緻。
(2)意譯。意譯,指在直譯有困難的地方,從着眼于表達原句的意思出發,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靈活翻譯原文的詞語,靈活處理原文的句子結構。
3.翻譯的方法
文言文翻譯的方法可概括為“擴”“換”“留”“删”“補”“調”六字,即六字訣。
(1)擴
古漢語中有大量的單音節詞,翻譯成現代漢語時,要把單音節詞與另一個字組合,擴充為雙音節詞,或者直接用對應其意義的、現代漢語中的一個合成詞代替。
如:晉陶淵明獨愛菊(《愛蓮說》)。譯為:晉朝的陶淵明偏偏喜愛菊花。
另外,要特别注意不要把文言文中的兩個單音節詞誤認為是現代漢語裡的一個雙音節詞,如“于是”“雖然”“妻子”“以為”“交通”“可以”“卑鄙”等。
(2)換
由于時代的原因,古代漢語中有些詞的意義已經發生較大變化,用法已經改變,語法已經不用,在翻譯時,應将這些古語換為今語。另外,凡是通假字,在翻譯時,都要換成本字。
如:①媵人持湯沃灌【《送東陽馬生序(節選)》】,“湯”應翻譯為“熱水”。②小大之獄(《曹刿論戰》),“獄”應翻譯為“案件”。
(3)留
現代漢語是繼承了古代漢語并加以發展而形成的,它們之間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因而翻譯時,有時需要運用保留法,即原樣照搬文中詞語。這主要指:
①古今通用的詞語,如“人”“手”“心”“筆”“墨”“山”“水”“牛”“羊”“田”“大”“小”“長”“短”等。
②古代的專有名詞,包括人名、地名、國名、朝代名、年号、日期、官職名、典章制度的名稱等。如: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記承天寺夜遊》)。“元豐六年”(帝王年号)、“承天寺”(地名)、“張懷民”(人名)都屬專有名詞,翻譯時照搬即可。
(4)删
凡是古代漢語中的發語詞、在句子結構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詞和湊足音節的助詞等虛詞,沒有實在意義,在現代漢語中沒有相應的詞語來表示它,因而翻譯時無須譯出。
如:①夫戰,勇氣也。(《曹刿論戰》)譯為:戰鬥,靠的是勇氣。“夫”為發語詞,删去不譯。
②孔子雲:“何陋之有?”(《陋室銘》)譯為: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之”為賓語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譯。對于有實在意義的虛詞,翻譯時則不能删去。如: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譯為:漁人對這(桃花林的景象)感到非常詫異。“之”為代詞,代指前文漁人看到的景象,有實在意義,翻譯時不能删去。
(5)補
古代漢語中常常省略一些成分,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出來。省略的成分主要有:主語、謂語、賓語、量詞、介詞及介詞的賓語等。
如:①(陛下)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出師表》)(補主語)
②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論戰》)(補謂語)
③箕畚運(土石)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補賓語)
(6)調
這種方法主要用于調整跟現代漢語語序不同的文言特殊句式,翻譯時,要按現代漢語的語序來表達。
①前置賓語後移。如:吾誰與歸?(《嶽陽樓記》)譯為:我跟誰一起呢?
②後置狀語前移。如: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醉翁亭記》)譯為:背着東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樹下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