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區“弘揚耕讀文化”全面啟動 林廣明攝
東南網1月6日訊(福建日報 阿貴 林藝萍 林曉蕾/文 林廣明 攝)“生民之本,要當稼穑而食,桑麻以衣……”日前,廈門市海滄青礁村蘆塘書院正式揭幕,孩子們用洪亮清朗的聲音,誦讀着《顔氏家訓》。作為“依托社區書院,傳承耕讀文化”的一個生動實踐,如今,耕讀文化的“因子”正在向全區氤氲開來。
衆所周知,中華民族是一個古老的農耕民族。100多年來,中華民族經曆着一場前所未有的文明轉型與曆史巨變之中。延續了數千年的耕讀文化,在工業化、城鎮化和現代化的巨大沖擊之下被不斷侵蝕,鄉土、鄉情、鄉愁似乎逐漸被人們從記憶中抹去。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軟實力。
“天下之本在家。”耕讀傳家、勤儉持家,知書達禮等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已經銘記在中國人的心靈中,融入中國人的血脈中,她不僅是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而且是家庭文明建設的寶貴文化傳承。
回溯海滄曆史,群賢輩出,燦若繁星。在這塊土地上,培育出49名進士、104位舉人,更有東林黨後七君子之一的周起元、開台王顔思齊等仁人志士。“勤勞自強、好學文明”,這簡單的八個字,就是這片土地人才輩出的“密碼”。
在海滄區決策者看來,耕讀文化不僅是海滄本土優秀的文化傳承,對于海滄新移民以及絕大多數進城務工人員而言,“鄉土”“鄉情”“鄉愁”,也便成為流淌于血脈之中、永遠難以割舍的精神家園。而耕讀文化,正是連結曆史與現代,本土居民與新移民的紐帶和橋梁。
當前,廈門海滄正以社區書院為主要平台,掀起一股“耕讀傳家”的熱潮,将弘揚優良家風家訓落實到最基層,勾勒出一幅鑄社風、民風的新藍圖。
構築共同精神家園,耕讀文化的複蘇可謂應運而生
如今走進海滄,耕讀文化元素四處彌漫,在青礁村院前社的大夫第裡,孩子們正在老師的帶領下朗誦《顔氏家訓》,稚嫩的童音萦繞着這座有着百年曆史的紅磚古厝;走進東孚街道天竺書院,濃濃的鄉土氣息撲面而來,水車、犁、石磨等農耕物件,展現着昔日的農家生活……
耕讀文化是中國傳統村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明清之交的“理學真儒”張履祥在《訓子語》裡曾經說過,“讀而廢耕,饑寒交至;耕而廢讀,禮儀遂亡”,成為提倡“耕讀傳家”的典型代表。
“‘耕讀傳家’既學做人,又學謀生,具有‘存身立命’的意義,可以說是傳統家風家訓中最基礎的部分。弘揚耕讀文化,對當前正加速城市化進程的海滄而言,具有十分特殊的意義。”談起複蘇耕讀文化的必要性,海滄區決策者表示,随着城市化加速,征地拆遷的不斷推進,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空殼化、青年流失、生态破壞、信仰缺失、精神頹廢等問題相繼湧現。為了給全區8萬被征地農民和海域退養漁民和30萬新廈門人構築一個共同的精神家園,創造性地複蘇耕讀文化,已是刻不容緩,迫在眉睫。
與此同時,綿延千年的耕讀曆史,為海滄新時期複蘇耕讀文化提供了可能。顔慥、柯翰、周起元、林文慶等八閩俊傑,他們身上體現出的愛國愛鄉、耕讀傳家、勤勞儉樸、開拓創新的人文精神與價值理念一直貫穿着海滄發展全過程,推進海滄不斷向前發展。
海滄村柯井社張氏古民居有一副對聯“清水澄晖新景象,河圖獻瑞耀文明”,就是對海滄耕讀文化這一深厚傳統的經典寫照。
“耕讀文化,對現代海滄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具有一種文化力的引領、引導作用,弘揚發展耕讀文化是破解城市化發展問題的一把鑰匙,是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一大利器。”在海滄區相關負責人看來,耕讀文化将成為促進被征地農民和海域退養漁民轉産就業的動力源,培養他們開放包容的心态,打造融合開放的新城區,讓廣大市民群衆有更多的獲得感。
“當前,國學傳統文化在全國受到推崇,但專門開展以耕讀文化為主的傳統文化弘揚,據我所知,在全國還是第一次。”廈門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部主任委員、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陳支平如是說。
依托社區書院平台,“喚醒”教化和鄉賢文化兩大功能
不久前,一場《東孚家訓尚勤廉》的主題課在東孚天竺社區的天竺書院開講,廈門民俗專家盧志明通過東孚的方言、俗語、經典小故事,講述了東孚傳承已久的勤儉家風,課堂上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居民老陳感慨地說:“我們祖輩都是農民,守着土地過慣了苦日子,現在我們的生活好了,更要恪守家風,珍惜當下,踏踏實實生活。”
天竺社區6000多名居民來自12個征地村,天竺書院成了他們的共同精神家園。耕讀文化、孝行天下、文明禮儀等多種形式的優良家風家訓傳承活動,融入了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刻提醒着居民憶苦思甜、勤儉持家。
“好的家風家訓是促進家庭和睦、下一代健康成長、基層社會穩定的重要精神支撐。”天竺社區黨總支書記柯希霈說,“我們希望通過開展‘傳家風、曬家訓’等系列活動,将耕讀文化的優良傳統一代代傳下去。”
“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據介紹,耕讀文化提倡的主要精神内涵是:勤勞自強,好學文明,愛國戀鄉,孝親尊師。通過弘揚耕讀文化,留得住田園風光、護得住綠色生态、讀得了文明經典、傳得了良風美俗、養得好身家性命、安得好父老鄉親。
弘揚耕讀文化,傳承優良家風,對于海滄推動被征地農民和海域退養漁民轉型為新型職業農民,具有重要意義。它是一座精神橋梁,既可以在思想上為農民轉産就業樹立信心,又引導着人們學會創業、安身,懂得修德、立命,以勞作緻富、以崇文啟智。
換句話說,海滄就是要通過弘揚耕讀文化,進一步提升全區47萬市民群衆的人文素養,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覺,使之成為實現農村與城區同發展、農民與市民同進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動力源。
如今,從各地古村落如今幸存的老宅走過,看看那殘留的“耕讀傳家”“地接芳鄰”“稼穑為寶”“君子攸甯”等之類的門楣題字,不難感受到村落中曾經飄蕩的詩雅風韻和那背後深藏的意蘊。這裡并沒有豪言壯語,而充溢着的滿是内在的道德修束。而這一些,都依賴于民間教化和鄉賢自治。
在業内人士看來,民間教化和鄉賢自治這兩大功能,在海滄弘揚耕讀文化的過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複蘇,這主要得力于社區書院這一至為重要的“良田沃土”。
在海滄各個社區書院中,以德高望重、知書達禮、熱心公益的老人協會和鄉賢理事會代表為骨幹,俨然有“廟學合一”之風,從而将耕讀文化的種子,潤物無聲地種進廣大市民群衆心裡。
一些學者認為,鄉賢這個群體在中國傳統社會,是體制内權力與中國社會基層的“連接器”“緩沖帶”。海滄通過社區書院弘揚耕讀文化,從某種程度上說,對構建基層“緩沖帶、減閥器”,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無疑具有深遠的意義。
傳統文化綻放“新芽”,兩岸國學大咖點贊“海滄經驗”
“一花開來百花香”。兩岸國學院長論壇,将海滄弘揚耕讀文化的探索實踐推向了一個新高度。如今,一股弘揚耕讀文化、傳承“耕讀傳家”等好家風家訓的熱潮正在海滄全區上下持續升溫。在海滄各個村居社區,一批批鄉賢走出小家,自發為大家整理家風家訓,為年輕人講授當地曆史人文。同時,許多村民捐出了祠堂、農具等,為弘揚耕讀文化出一份力;《耕讀海滄》等書籍紛紛出爐;《開台王顔思齊》等影視紀錄作品不斷上映……
“耕可緻富,讀可榮身。”院前社村民陳俊雄帶領着村裡的年輕人成立了濟生緣合作社,開發“城市菜地”,讓市民在現實版“開心農場”裡體驗傳統農耕文化的樂趣。每逢節日,遊客還能與村裡的老人學習如何蒸年糕、搓湯圓等。“讓市民在體驗種菜的過程中領略了耕讀文化,在動手勞作的過程中踐行孝道。”陳俊雄說。
“在海滄,我們不僅看到了耕讀文化正在複蘇,還看到了一些更适應當前社會發展的新的文化内涵,實屬不易。”在台灣鵝湖學刊理事長、台灣華梵大學校長朱建民看來,耕讀文化在于“耕”和“讀”,城市菜地讓城裡沒有“耕”感受的人,也能來體會“耕”的深意,培養對土地的感恩,這種農村跟城市的結合,再通過開設國學誦讀課堂開展新的耕讀文化的浸潤等,不愧為真正意義上的“耕讀”。
事實上,海滄以耕讀文化為主題,在城市發展中,把傳統舊有的元素,透過新的實踐方式,跟當代人的生活結合在一起,讓被征地農民和海域退養漁民找到新出路,體現了海滄的氣魄、格局、視野。
海滄正是通過不斷深挖耕讀文化内涵并進行創新轉化,以符合時代價值。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副主席徐國寶認為,海滄對耕讀文化的傳播和實踐,讓耕讀的含義不局限于耕田、耕作,而是更廣義地應用在城市社區的一切工作,“這是對傳統文化的優良傳承,同時又是一種新氣象,值得肯定與推廣”。
中國訓诂研究會副會長、複旦大學教授、博導汪少華在實地考察了海滄的耕讀文化後,這樣欣喜地說道:“海滄耕讀文化并非停留在書本上,而是紮紮實實地生長在每一寸土地上,令人振奮,這為廈門乃至全國作出了可貴的探索與實踐。”
不久前,海滄區在抗擊超強台風“莫蘭蒂”過程中創造的“海滄速度”讓人震撼,根植于海滄本土耕讀文化的主人翁意識、無私奉獻精神和愛鄉愛土的情懷得到充分展現。台風過後,校園裡教師、家長、學生齊動員,将折斷的樹枝、樹幹制作成雕塑作品,讓這些精神常駐校園。與此同時,為更好地弘揚耕讀文化,日前海滄區還開展了耕讀文化進校園活動,将耕讀種子種到“海娃”心裡。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新年伊始,海滄的決策者乘勢而上,将耕讀文化再上新台階——打造8所“耕讀文化”示範書院,推動社區書院“四上牆”(村情村史上牆、村規民約上牆、家風家訓上牆、先進典型上牆);深入開展“弘揚優良家風,建設幸福家園”系列活動,培育和推廣親子志願服務品牌;拍攝制作電視紀錄片《周起元》并在央視播出,并拍攝制作數部微電影等。
海滄的耕讀文化很妙,妙在它與時俱進,妙在它推陳出新。令人欣喜的是,一股以耕讀文化為靈魂的家風建設熱潮席卷海滄,一條獨具海滄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設之路日漸明朗。耕讀文化,這張海滄新名片,在廈門,在福建,甚至在海峽兩岸亮起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