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乞巧節的來曆
乞巧節的來曆
更新时间:2025-01-08 19:00:26

乞巧節的來曆?乞巧節又稱七夕,是來自于牛郎織女的傳說,早在戰國時期就有對牛郎星、織女星的記載東漢時,傳說天帝為媒,讓牛郎與織女成婚,但玉帝又令西王母以銀簪劃河為界,規定每年七月七牛郎才能借鵲橋同織女相會,民間據此傳說形成了七夕節,并且一直保留下來,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乞巧節的來曆?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乞巧節的來曆(乞巧節的習俗)1

乞巧節的來曆

乞巧節又稱七夕,是來自于牛郎織女的傳說,早在戰國時期就有對牛郎星、織女星的記載。東漢時,傳說天帝為媒,讓牛郎與織女成婚,但玉帝又令西王母以銀簪劃河為界,規定每年七月七牛郎才能借鵲橋同織女相會,民間據此傳說形成了七夕節,并且一直保留下來。

它起源于漢代,宋代之際,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于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很簡單,隻是陳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結網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别包到三個水餃裡,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節的活動,帶有競賽的性質,類似古代鬥巧的風俗。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悖悖、烙巧果子、還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湯的習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發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該地的兒童特别重視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就是鬥巧風俗的演變。而牧童則會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賀牛生日”(傳說七夕是牛的生日)。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夏季養生講究護陽氣養心脾
夏季養生講究護陽氣養心脾
心靜自然涼《素問·靈蘭秘典篇》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在人的生命活動中起主導作用,維持生命。精神、情志都出于此。“心靜自然涼”的“靜”有清靜安甯的意思,引申為心無雜念、安閑清淨,體現出“恬惔...
2025-01-08
處暑養生 處暑吃什麼最養生
處暑養生 處暑吃什麼最養生
不知不覺中九月已經到來,因為工作繁忙的原因,許多人還沒有注意到天氣已經轉涼。你知道處暑節氣嗎?處暑是什麼意思?處暑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吃些什麼呢?怎樣才可以在處暑節氣健康養生呢?今天,小編将帶領大家走進下面這篇文章,給大家找出答案。處暑是什麼意思立秋來了沒多少天,這不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也到了,許多人都...
2025-01-08
立秋後我們如何養生
立秋後我們如何養生
立秋已經多日,從氣溫上看與往日溫度相差不大,但已出現中午熱,早晚涼的氣象。這種時候,人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均已下降,稍一着涼,就容易患感冒。而且人們經過炎熱的夏天,身體消耗大,體内的營養物質相對缺乏,故有體重減輕、倦怠乏力、食欲降低等體虛症狀,因此早秋時節調養一下身體是很有必要的。早飯一碗粥、晚飯一碗...
2025-01-08
眼睛看相:眼睛大的人性格及運勢
眼睛看相:眼睛大的人性格及運勢
眼睛大的人一般來說是多情的人,感情思想都很豐富,這樣的人也決定了他們要多吃愛情方面的一些苦頭!眼睛大的男人性格及愛情——不一定是你想象中的理想情人眼睛大的男性富有精力,有幹勁,膽識大,處事大方會賺錢,深得周遭的人的賞識,容易開拓自己的前途。而且懂得浪漫,會買小禮物讨好女人歡心...
2025-01-08
看你是不是漏财手?手相解析你為什麼漏财
看你是不是漏财手?手相解析你為什麼漏财
不少人都請人看過手相,很可能說你是“漏财手”,而你确實是一個花錢高手有多少花多少,手中攢不住錢的人,頂多是個過路财神而已。從來不想賺錢的辛苦,享受的是消費所帶給你的樂趣。其實這跟你的手相有關系。手掌上的那些手紋能給我們提供一些關于命運方面的信息,如财運。有的人天生就存不住錢,...
2025-01-08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