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分兩個階段:疾病發作期和疾病緩解期。
疾病發作期:重在對症處理,緩解症狀
中醫治療,以散風止癢、祛濕利水、祛痰化飲、解痙平喘、通竅、行氣活血等為主。小青龍湯、麻杏石甘湯、射幹麻黃湯、蒼耳子散、消風散等都是常用方劑。
西醫主要采用息斯敏、開瑞坦、強的松等。單純抗過敏雖然“立竿見影”,暫時解決過敏症狀,但過敏發生的基礎并沒有改變,停藥後容易加重發作。息斯敏等抗過敏藥本身也可導緻過敏,而且任何一種抗過敏藥都存在耐藥性。激素類藥物雖然療效顯著,但長期反複使用也會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抗過敏藥物應盡量短期使用,症狀控制後,逐步停藥,并迅速轉向體質調理。
中藥抗過敏常用過敏煎加減。過敏煎由防風、銀柴胡、烏梅、五味子等組成,對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有較好的療效。
疾病緩解期:要辨證調體固本
由于過敏原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種類繁多,多數患者是對多種物質過敏,單靠躲避過敏原往往防不勝防。因此,在疾病緩解期,西醫采用脫敏療法進行治療,但是脫敏需使用标準化變應原檢測,并采用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标準化臨床脫敏,療程3~5年,費用較高,患者不容易配合。
本虛标實是過敏的基本病機。例如鼻炎,中醫認為,過敏性鼻炎是正氣不足免疫功能低下而出現的一種症狀,故急則治标,緩則以固本為主。固本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有老中醫建議常用玉屏風加減可以有效防止複發。
當然,中醫臨床所見,過敏體質的人多是“特禀質”。在正常情況下,這種體質的人可以維持陰陽相對平衡的易感性,一旦遭遇緻敏因素,則會陰陽失衡,反應性增強,發生疾病。這時,根據人體禀賦差異辨證用藥,可以改善患者對過敏原的敏感性,使其再暴露于相關過敏原時,症狀明顯減輕或不發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