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許多地方都有吃香甜可口的柿餅的習慣,一名5歲孩子貪吃柿餅,最後在胃裡結成了“石頭”,前往上海市兒童醫院就診後,由内鏡中心用“碎石器”(各種内鏡治療工具)剪碎胃石後成功取出,解除了孩子長達兩周的心“腹”之患。
我們常說好吃的東西“吃到吐”,結果真實地發生在了小偉(化名)身上。兩周前,家長買回他最愛吃的柿餅,狼吞虎咽連吃好幾個以後,連續嘔吐2次,吐出來的就是塊狀柿餅,家長甚至能在他肚子上摸到了一個腫塊。接下來幾天小偉偶爾覺得肚子有點痛,但不是很厲害,家長也沒有特别重視,直到一周後,發覺肚子上的腫塊沒有明顯縮小,就前往當地醫院就診,經過超聲檢查,發現可能是胃石症。這是指由于進食某些食物、藥物、不能消化的物品、異物等在胃内聚集形成既不能被消化,又不能及時排出的特殊的凝固物或硬塊。當地醫院行胃鏡檢查後發現無法取出,建議他喝可樂“化石”。然而五天後,患兒左上腹的硬塊沒有縮小,孩子還會感到腹痛。為求進一步診洽,家長決定帶孩子來到上海市兒童醫院就診。
此時,這塊“石頭”在胃裡凝結已有兩周,超聲檢查發現,大小差不多已經有一個鴨蛋那麼大,已經嚴重影響孩子的正常飲食,必須立刻取出。由于胃石較大,無法将其直接整個取出。在劉海峰主任醫師的主持下,内鏡中心費時4個小時,先後采用多個圈套器、異物鉗等多種内鏡治療工具,把胃石裁剪成小塊狀後,再用網兜少量多次終于将這些胃石全部拖出體外,總重量達到100克(約二兩重)由于殘留時間很長,孩子胃部已經有兩處大潰瘍,幸好下方的十二指腸及粘膜未見異常。
劉海峰主任醫師表示,胃石症為比較少見的消化道疾病,5歲的孩子在短時間形成這麼大的胃石更是罕見。多在胃内形成團塊結構,體積大者不能通過幽門而滞留胃内,體積小者可進入小腸引起腸梗阻。最常見的就是因異食癖吃頭發無法消化形成胃石,或吃柿子以及其他含鞣酸比較多的食物(如山楂、黑棗)形成的植物性胃石症。因為大量的鞣酸可和胃中的蛋白質類成分結合在胃内形成“石頭”。空腹或大量吃柿子、山楂或黑棗等食物,會提高患胃石症風險。尤其平時消化功能較差的人群及胃動力差的兒童建議少吃上述果品。尤其是對于學齡前的兒童,家長要提醒孩子,再好吃的東西也不能暴飲暴食“吃到吐”。
專家介紹
劉海峰主任醫師 擅長解決疑難小兒消化疾病診斷與治療,熟練掌握小兒消化内鏡診治及消化道測壓技術,位于國内領先水平。國内較早開展兒童微創外科治療,如贲門失遲緩POEM(經口内鏡肌切開術)手術、十二指腸隔膜治療、食管狹窄球囊擴張治療、消化道腫物ESD(内鏡粘膜下剝離術)、EMR(内鏡粘膜切除術)、内鏡钛夾技術治療難治性小兒息肉病、消化道出血的内鏡介入治療等手術。出診時間:周二上午,周六上午(泸定路院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