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府河南人,唐朝宰相、著名詩人。他聰明機智過人,年少即有才名,與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結為終生詩友,二人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詩作号為“元和體”,給世人留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千古佳句。元稹其詩辭淺意哀,仿佛孤鳳悲吟,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
唐貞元十五年(799年),元稹到蒲州(今山西永濟市)任小職,與其母系遠親崔姓之少女名“雙文”者(即後來傳奇小說《莺莺傳》中的崔莺莺)戀愛。後來,求官心切的元稹考慮到崔莺莺雖然才貌雙全,但對他的仕途進取沒有多大幫助,所以權衡得失,最後還是棄莺莺而娶了韋叢。也許是受良心的譴責,也許是對初戀情人崔莺莺的難以忘懷,所以很多年以後,元稹以自己的初戀為原型,創作了傳奇小說《莺莺傳》,即後來《西廂記》的前身。
《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賞析】這首詩從詠菊這一平常的題材,發掘出不平常的詩意,給人以新的啟發,顯得新穎自然,不落俗套。在寫作上,筆法也很巧妙。前兩句寫賞菊的實景,渲染愛菊的氣氛作為鋪墊;第三句是過渡,筆鋒一頓,叠宕有緻,最後吟出生花妙句,進一步開拓美的境界,增強了這首小詩的藝術感染力。
《離思》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賞析】元稹這首絕句,不但取譬極高,抒情強烈,而且用筆極妙。前兩句以極至的比喻寫懷舊悼亡之情,“滄海”、“巫山”,詞意豪壯,有悲歌傳響、江河奔騰之勢。後面,“懶回顧”、“半緣君”,頓使語勢舒緩下來,轉為曲婉深沉的抒情。張弛自如,變化有緻,形成一種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詩情調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麗而不浮豔,悲壯而不低沉,創造了唐人悼亡絕句中的絕勝境界。“曾經滄海”二句尤其為人稱誦。
《遣悲懷三首》其一
謝公最小偏憐女,
自嫁黔婁百事乖。顧我無衣搜荩箧,
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長藿,
落葉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錢過十萬,
與君營奠複營齋。
【賞析】第一首追憶妻子生前的艱苦處境和夫妻情愛,并抒寫自己的抱憾之情。一、二句引用典故,以東晉宰相謝安最寵愛的侄女謝道韫借指韋氏,以戰國時齊國的貧士黔婁自喻,其中含有對方屈身下嫁的意思。中間四句用筆幹淨,既寫出了婚後“百事乖”的艱難處境,又能傳神寫照,活畫出賢妻的形象。這四個叙述句,句句浸透着詩人對妻子的贊歎與懷念的深情。末兩句,仿佛詩人從出神的追憶狀态中突然驚覺,發出無限抱憾之情:而今自己雖然享受厚俸,卻再也不能與愛妻一道共享榮華富貴,隻能用祭奠與延請僧道超度亡靈的辦法來寄托自己的情思。“複”,寫出這類悼念活動的頻繁。這兩句,出語雖然平和,内心深處卻是極其凄苦的。
《遣悲懷三首》其二
昔日戲言身後事,
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
針線猶存未忍開。尚想舊情憐婢仆,
也曾因夢送錢财。誠知此恨人人有,
貧賤夫妻百事哀。
【賞析】第二首與第一首結尾處的悲凄情調相銜接。主要寫妻子死後的“百事哀”。詩人寫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幾件事。人已仙逝,而遺物猶在。為了避免見物思人,便将妻子穿過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過的針線活仍然原封不動地保存起來,不忍打開。詩人想用這種消極的辦法封存起對往事的記憶,而這種做法本身恰好證明他無法擺脫對妻子的思念。還有,每當看到妻子身邊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對婢仆也平添一種哀憐的感情。白天事事觸景傷情,夜晚夢魂飛越冥界相尋。夢中送錢,似乎荒唐,卻是一片感人的癡情。苦了一輩子的妻子去世了,如今生活在富貴中的丈夫不忘舊日恩愛,除了“營奠複營齋”以外,還能為妻子做些什麼呢?于是積想成夢,出現送錢給妻子的夢境。
《遣悲懷三首》其三
閑坐悲君亦自悲,
百年都是幾多時。鄧攸無子尋知命,
潘嶽悼亡猶費辭。同穴窅冥何所望,
他生緣會更難期。惟将終夜長開眼,
報答平生未展眉。
【賞析】第三首首句“閑坐悲君亦自悲”,承上啟下。以“悲君”總括上兩首,以“自悲”引出下文。為什麼“自悲”呢?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壽的有限。人生百年,又有多長時間呢!詩中引用了鄧攸、潘嶽兩個典故。鄧攸心地如此善良,卻終身無子,這難道不是命運的安排?潘嶽《悼亡詩》寫得再好,對于死者來說,又有什麼意義,不等于白費筆墨!詩人以鄧攸、潘嶽自喻,故作達觀無謂之詞,卻透露出無子、喪妻的深沉悲哀。接着從絕望中轉出希望來,寄希望于死後夫婦同葬和來生再作夫妻。但是,再冷靜思量:這僅是一種虛無飄渺的幻想,更是難以指望的,因而更為絕望:死者已矣,過去的一切永遠無法補償了!詩情愈轉愈悲,不能自已,最後逼出一個無可奈何的辦法:“惟将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詩人仿佛在對妻子表白自己的心迹:我将永遠永遠地想着你,要以終夜“開眼”來報答你的“平生未展眉”。真是癡情纏綿,哀痛欲絕!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殘燈無焰影幢幢,
此夕聞君谪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
暗風吹雨入寒窗。
【賞析】這首詩用簡練生動的語言 ,通過“殘燈無焰”、“影幢幢”、“暗風吹雨”等一系列的凄涼景象的描寫和氣氛的烘托,充分表現了詩人對好友被貶的哀傷不平和凄苦的心情。白居易在江州讀詩後,深受感動。作者與白居易相交至密,友情極深。二人同受權貴打擊,被迫離京,左遷外郡,心境都很凄涼,發而為詩,語言悲苦,自是真摯感情的流露,這是很自然的。這一類詩,在二人詩集中還有很多。
《行宮》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賞析】這是一首抒發盛衰之感的詩。首句點明地點:古行宮;二句暗示時間:紅花盛開之季;三句介紹人物;白頭宮女;四句描繪動作:閑坐說玄宗。構築了一幅完整動人的圖畫。當年花容月貌,嬌姿豔質,輾轉落入宮中,寂寞幽怨;如今青春消逝,紅顔憔悴;閑坐無聊,隻有談論已往。此情此景,好不凄絕!
《酬樂天頻夢微之》
山水萬重書斷絕,
念君憐我夢相聞。我今因病魂颠倒,
唯夢閑人不夢君。
【賞析】這是一首和詩,寫于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這時,元稹貶通州,白居易谪江州,兩地迢迢數千裡,通信十分困難。因此,詩一開始就說“山水萬重書斷絕”。現在,好不容易收到白居易寄來的一首詩,詩中告訴元稹,昨晚上又夢見了他。老朋友感情這樣深摯,使他深深感動。詩的第二句乃說:“念君憐我夢相聞。”元稹在通州害過一場嚴重的瘧疾,病後一直身體很壞,記憶衰退。但“我今因病”的“病”字還包含了更為沉重的精神上的苦悶,包含了無限凄苦之情。四句緊承三句說:由于我心神恍惚,不能自主,夢見的淨是些不相幹的人,偏偏沒夢見你。與白居易寄來的詩相比,這一結句翻出新意。
《明月三五夜》
待月西廂下,
迎風戶半開。
拂牆花影動,
疑是玉人來。
【賞析】此詩描寫了夜半與佳人有約,見花影動而疑人到來的焦急心情。
《水上寄樂天》
眼前明月水,先入漢江流。
漢水流江海,西江過庾樓。庾樓今夜月,君豈在樓頭。
萬一樓頭望,還應望我愁。
【賞析】此詩表達了作者對摯友白居易的深切懷念,雖路途遠隔,難以聚首,但共此明月江水,相思相憶,千裡同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