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漾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一首歌詠杭州西湖的詩篇,脍炙人口,傳誦千年。而這首詩的作者就是北宋大文豪、大詩人蘇東坡。當年蘇東坡出任杭州知州期間,傾心百姓疾苦,傾力治理西湖,不但為後人留下了西湖美景,還由此留下了一道江南名菜——東坡肉。
衆所周知,“東坡肉”是一道杭州名菜,主要流行于江浙一帶,東坡肉由豬肉炖制而成,菜品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一般是一塊約二寸許的方正形豬肉,肥而不膩,十分美味。但是為何如此佳肴會以蘇東坡的名字命名呢?這其中又有什麼故事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探究一下。
相傳有一年仲夏,蘇東坡走馬上任。馬車颠簸在西湖邊的土路上,沿途偶爾有幾株歪柳掠過,伸出焦枯的枝杈,好像路邊衣衫褴褛的乞丐的手。蘇東坡展開折扇,舉額遮住烈日擡眼望去,隻見渾濁的湖面上.漂着死魚爛蝦,淺淺的湖水快要蒸幹了.黑黑的淤泥散發出陣陣惡臭。蘇東坡輕歎一聲,收攏折扇,緊鎖眉頭,心頭則鎖得更緊了,原來,那時的西湖,全然不像美麗溫柔的西施姑娘,更像一個醜陋兇惡的“瘋婆子”。因為湖底長年淤積,緻使河道堵塞,每到春季就大水泛濫,沖毀莊稼屋舍,到了夏季又鬧起幹旱,無水灌溉農田.到秋天顆粒無收。如此施虐折騰,老百姓怎能不叫苦連天呢?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蘇東坡下得車來,謝絕了下層官員的迎候禮儀,立刻燒了第一把“火”,他高聲宣布:“為官一任,當為百姓謀利益,本官如治理不好西湖,甘願脫去烏紗帽,回家種田賣紅薯!”老百姓聽說要治理西湖,紛紛奔走相告,競相自帶口糧參加勞役。工程開工不久,負責工程的官員就犯了愁:“蘇大人,湖底挖出來那麼多的淤泥,實在是沒有地方可堆啦,這該如何是好呢?”蘇東坡哈哈一笑,指着湖的一側說:“你就不會動動腦筋嗎?用挖出來的淤泥,在湖一側築一條長堤,再間隔種上楊柳,修幾座涼亭,既可方便兩岸來往,又可漫步長堤欣賞湖光水色,不是兩全其美麼?”衆人一聽,連聲誇贊:“妙計妙計!”轉眼一年過去,西湖“整容”工程終于大功告成,西湖變得更加秀麗,而兩岸的田地從此旱澇保收。這年春節前夕,蘇東坡來到西湖邊的望湖樓,憑窗遠眺西湖的旖旎風光,想到老百姓終于盼來了一個豐收年,不禁心曠神怡,吟成了那首著名的七絕詩。正要研磨提筆,忽聽得門外陣陣敲鑼打鼓聲,下樓一看,隻見村民們擡着一頭豬、一壇酒,簇擁在門口。原來,老百姓為了感謝蘇東坡為民造福,根治了西湖,籌備着給蘇東坡送年禮。聽說蘇東坡“甯可居無竹,不可食無肉”,最喜歡吃紅燒肉了,就給蘇大人送上了一頭大肥豬。蘇東坡哪裡肯收下,再三推辭,衆村民齊刷刷跪下,一定要他收下,否則長跪不起。蘇東坡萬般無奈,隻好連連作揖道謝,暫且收下了百姓的禮物。
回府以後,蘇東坡叫來了廚子,交代了一番。第二天,正是大年三十,好容易有個太平年,村民們正忙着洗濯烹煮張羅着做年夜飯呢,蘇東坡領着手下的官員們,挨家挨戶送上一份特别的年禮,一盤紅燒肉!原來,蘇東坡把村民送來的豬,讓廚子切成方塊,用急火燒一個時辰,然後澆上醬油,淋上村民送的黃酒.又用文火悶蒸三個時辰.出籠後的肉塊,紅酥酥,油亮亮,香噴噴,一看就讓人直流口水。村民們從來沒有吃過如此美味的肉,更沒有遇到過如此賢明的父母官,都把蘇東坡送來的紅燒肉,親切地叫做了“東坡肉”。
杭州有個大菜館,那老闆聽說人們都在誇“東坡肉”好吃,靈機一動,就依樣燒出了“東坡肉”,挂出高大的招牌,上面寫:“杭州名菜東坡肉!”一時間,生意興隆,食客絡繹不絕,想吃上“東坡肉”,還要排很長時間的隊。别的菜館老闆看得眼紅,也學着做起“東坡肉”來,沒多久,“東坡肉”就成為杭州的第一道名菜。蘇東坡為人正直,處處替百姓着想,因而得罪了朝廷中的一些奸臣。有個貪官禦史,為了陷害蘇東坡,就喬裝打扮來到杭州找岔兒。那禦史來到一家菜館吃晚飯,堂倌遞上菜單,他一看,第一道就是“杭州名菜東坡肉”,向堂倌一打聽,弄明白了“東坡肉”的來曆。他連吃三大塊鮮美無比的東坡肉,然後打着飽嗝,剔着牙齒,皺眉想出了一個歹毒的計謀。
他把菜單收起來,興沖沖地連夜趕回京城,馬上去見了當朝皇帝,誣告說:“禀告皇上,臣經過微服查訪,探明了蘇東坡貪贓枉法,無惡不作,杭州的老百姓怨聲載道,恨不得要吃他的肉啊!”皇帝聽了大吃一驚:“你有何憑證?”禦史就把那張菜單呈了上去,皇帝一看菜單,上面赫然寫有“東坡肉”三個字。于是信以為真,立刻下旨:“将蘇東坡革職查辦,發配到海南去充軍!”蘇東坡蒙冤受辱離開了杭州,杭州的老百姓為了紀念他,就把那條長堤叫做“蘇堤”,而“東坡肉”這道名菜也一代代流傳下來,至今仍然是名揚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