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二十四節氣立冬的資料
二十四節氣立冬的資料
更新时间:2025-02-07 10:35:09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11月7日,立冬,冬天的第一個節氣到來了。

“冬,終也,萬物收藏也”。在古人傳統的季節劃分中,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始點。立冬,冬三月之始。所以自古以來,人們就特别重視立冬這一節氣,視其為冬季的開始。而《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意為在這個節氣,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所以是“萬物收藏”,開始規避寒冷。

“此時,天氣不會太冷,要到冬至節氣後的‘數九’之時,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寒冷。”民俗專家劉孝昌介紹道,成都從立冬過後到小雪的節氣之間,還經常會出現晴天,陽光溫暖的讓人心曠神怡。“立冬未入冬,每當無風的時候,天氣還是暖洋洋的。”

二十四節氣立冬的資料(立冬秋深漸入冬)1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立冬時節祭先祖

古代社會重視的節氣之一

立冬,古代社會的“四時八節”之一,自古備受人們的重視。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也是享受豐收的季節。于是在古代民間,人們在這一日有祭祖的習俗,向先祖祭祀,以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更祈求上天賜給來歲的豐年。

而據古籍《呂氏春秋·孟冬》記載:“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齋。立冬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還,乃賞死事,恤孤寡。”古時天子會在這一日行出郊迎冬之禮,并有賜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

而在立冬前後,還有一項傳統節日曾在老成都的歲月中熱鬧登場過,那就是——牛王節。據劉孝昌介紹,立冬前後恰逢農曆十月初一的“牛王節”。自古以來,“牛”一直是傳統農耕文化中具有象征意義的形象,被古人認為是勤勞、敦厚的代表。而在四川這片土地,也有着崇拜牛神的傳統,其中成都的地标牛王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曆史,最能顯示蜀地人民對于牛神的崇拜。

“舊時成都城内最出名的牛王廟,始建于牛王節最流行的清朝,就在東門外的牛王廟街。康熙七年(1668年),相傳當年成都鄉間爆發牛瘟,四川巡撫張德地帶頭捐資,修建了這座牛王廟,并鑄造了鐵牛一頭供奉,牛的全身被摸得透亮。”劉孝昌說到,舊時成都每逢春節還會有人售賣《春牛圖》,可見這片土地上人們對于牛的喜愛。時至今日,牛王廟仍是成都的有名的地标之一。

“于是在立冬前後的牛王節,舊時的官員、周邊的農人也會來到牛王廟,祭祀牛神,祈禱來年春耕的順利。”劉孝昌說到,老成都城郊養有水牛的農戶,在這一日,農人用新糯米舂成糍粑,扯兩坨挂在水牛的牛角尖上,還會将牛引到水邊,讓牛臨水自照。“當下,水牛已經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了。”

立冬要“補冬”

“糯叽叽”的糍粑舂起來

二十四節氣立冬的資料(立冬秋深漸入冬)2

舂糍粑(圖源網絡)

俗話說,“立冬補冬,補嘴空”。在古代,農家們辛勤勞動了一年,總要利用立冬這一天休息。更要殺雞宰羊或以其他營養品進補,是為“補冬”。但在劉孝昌的記憶中,昔日在立冬節氣前後,成都城鄉之間還有一件大事要進行,那就是——舂糍粑。

“到了舂糍粑的時候,要在先前一兩天将新糯米浸泡,再用清水洗淨後,把糯米放在大甑子裡,用大火蒸熟。又把蒸熟的糯米倒入石槽裡,用木槌或者是長圓形的鵝卵石,舂成軟綿柔韌、有醇香味兒的糍粑。”劉孝昌描述到,每到糍粑剛剛舂好的時候,家中的婦女們總要揪上十來粒湯圓大小的熱糍粑,放在碗裡撒上噴香的、炒熟的黃豆粉和芝麻,再舀上兩三勺紅糖水,給娃娃們吃進嘴裡,一整天都是甜滋滋的。

二十四節氣立冬的資料(立冬秋深漸入冬)3

餃子(圖源網絡)

而在中國北方地區,立冬節氣自然是要吃餃子的。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此外,餃子諧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

“立冬之後,應注意順應季節氣候的變化,保證有充足的睡眠時間,更要及時增添禦寒的衣物,更趁着有晴天的時候多曬曬太陽。”劉孝昌說到,在飲食方面,可以遵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可選擇食用些羊肉、豆類制食品。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其實,冬季也是享受豐收的季節,此時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的狀态。所以趁着冬日将至,趕緊休養生息吧。

二十四節氣立冬的資料(立冬秋深漸入冬)4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立春養生 五行人養生方法各不同
立春養生 五行人養生方法各不同
這幾天小編這的天氣很是寒冷啊,不知道親們所在的地方天氣怎麼樣,但是親們知道嗎?現在已經是立春了哦,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立春應該如何養生吧。立春養生起居上要做到夜卧早起。春氣通于肝氣,春季正養肝。立春切忌憂思惱怒,要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愉悅的心境。飲食方面,宜食辛甘發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五...
2025-02-07
小暑習俗 小暑“食新”讓你無病度暑
小暑習俗 小暑“食新”讓你無病度暑
小暑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因為在小暑之後,三伏天便快要到了,此時如果沒有做好保護措施,很容易導緻疾病出現在身體上,因而在小暑保養身體是很重要的事情,而小暑的一個習俗便是很好的保護措施。小暑習俗“食新”老人們常說小暑要“食新”,要用新收割的五谷祭祖、祭神,...
2025-02-07
養生美食伴你度大暑
養生美食伴你度大暑
涼拌茄子[做法]茄子洗淨削皮,切成小片,放入碗内,撒上少許鹽,再投如涼水中,泡去茄褐色,撈出放蒸鍋内蒸熟,取出晾涼;蒜搗末;将炒鍋置于火上燒熱,加入香油,下花椒炸出香味後,連油一同倒入小碗内,加入醬油、白糖、米醋、精鹽、味精、蒜末,調成汁,澆在茄片上;香菜擇洗幹淨,切段,撒在茄片上,即成。[功效]清...
2025-02-07
二十四節氣古畫欣賞
二十四節氣古畫欣賞
24節氣是中國傳統農曆,它影響中國幾千年的農事活動。從小我們就背過二十四節氣歌,對于24節氣你到底了解多少?中醫提倡順應時節養生,應節氣之變化及時調整飲食起居,那麼24節氣養生怎麼做?下面讓我們随着二十四節氣古畫欣賞,再好好學習24節氣養生法吧!節氣來曆二十四節氣起源于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
2025-02-07
立秋後吃點扁豆健脾助消化
立秋後吃點扁豆健脾助消化
現在是扁豆上市時節。扁豆其嫩莢是蔬菜,種子可入藥。扁豆氣味清香、健脾助消化,最适合立秋後吃。從中醫說來,立秋到秋分這段時間叫“長夏”。長夏的特點是雨水較多,暑熱夾濕、脾胃受困,人常常覺得食欲不振、胸悶腹脹、困倦乏力。長夏時喝扁豆粥,有祛濕、健脾、助消化、增食欲的作用。扁豆味甘...
2025-02-07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