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紅的炭爐冒着熱氣,烤架上的蚝肉滋滋發出聲響,蚝殼裡的湯汁順着殼沿慢慢下滑。一勺靈魂的“蒜蓉醬”,讓蒜香與蚝鮮充分融合。
蚝肉的鮮甜與蒜的辛香在空氣中升騰,伴着紅色的火焰邊起舞,再加一把蔥花、一勺辣油讓人即刻體味大海的味道。
這便是夏季夜宵拍檔碳烤生蚝的高光時刻。或許各地食客覺得大海不是生蚝的“家”,燒烤店才是。
四處遊“蛎”
海洋世界的貝類旅行家
生蚝是一種軟體動物,原名是“牡蛎”。生蚝是它的“小名”,除此之外它還有很多“藝名”,廣東、福建稱牡蛎為蚝或蚵,江浙一帶稱他為蛎黃,遼東一帶呼之為海蛎。
作為貝類中的佼佼者,它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2億年,因為優秀的“生存技能”遍布在全球各地。
從印度海岸到澳大利亞、從東亞沿海到西半球、從環太平洋地區到西伯利亞,任何有人類居住的海岸幾乎都能找到它的身影,當仁不讓地被稱為“貝類中的旅行家”,四處遊曆,踏遍全球各大海洋。
因所處海域不同牡蛎的外形呈現紛繁複雜的樣式,造就了形态各異的“牡蛎家族“。
目前全球的“牡蛎家族”已有100多位成員,常見的主要在法國、澳州、美國及中國等地,日本、冰島加拿大等國也同樣有他們的身影。
縱觀整個“牡蛎家族”,總有一些鶴立雞群的代表,比如以“綠腮”稱奇的法國綠翡翠生蚝、出生日本卻火在美國的熊本牡蛎,當然,作為世界第一大牡蛎出口國的中國,更是擁有牡蛎家族的龐大體系。
其中福建、山東及兩廣地區尤其“高朋滿座”,廣東汕尾的生蚝因其碩大的個頭而遠近聞名。他們普遍都能長到15cm大小,和一個成年男子的手掌一邊大。得天獨厚的“外形條件”讓汕尾生蚝讨得“個個碩大”的美名。
山東乳山牡蛎以“可生食”的優勢在衆多“牡蛎兄弟”中殺出重圍。乳山海區幾乎不受任何污染的海洋環境讓當地人有“生吃生蚝活吃蝦”的習慣。保留源滋味的乳山生蚝更是有官方下場認證,成為地理标準商标。
而福建漳州牡蛎的“高傲”在于它深厚的底蘊。如果說乳山生牡蛎是玉樹臨風的“小鮮肉”那漳州牡蛎必定是飽讀詩書的“大文豪”。
福建漳州曆來盛産牡蛎,早在清朝地方志書就有記載用破瓦缸、亂廠頭養蚵的史實。雖然漳州牡蛎個頭稍小,但鮮味卻毫不遜色,絕不是紙上談兵的“書呆子”。
“蛎”所當然
一口氣吃掉整個夏天
江湖上,各地牡蛎君各有特色,而在美食屆他們更是各有各的“殺手锏”。作為海味屆“貴族”,牡蛎有着征服食客的強大魅力。
無論是“生食”“清蒸”還是“碳烤”,鮮甜之味,繞爐三尺,是全國食客的“夏日必備“。
被稱中國“蚝門”之都的山東,以其對生蚝的沉迷,全方位地保留其原味。“生食生蚝”在山東盛行,新鮮的生蚝直接開殼後蘸檸檬汁或芥末醬享用。一口下去,唯餘香甜。
而浙江人同樣深谙烹制牡蛎之道,清水燒開,冬筍絲和當地腌制“鹹菜”一同下鍋,筍絲的鮮和鹹菜在鍋中翻滾,加入一小碗“牡蛎肉”,瞬間吊出湯水的鮮香,一碗牡蛎筍絲湯出鍋。
談到“吃”,牡蛎君必會收到來自福建、廣東的請柬。廣東人嘗牡蛎的“鮮”,福建人愛牡蛎的“香”。
首先必須提的是廣東籍的老大哥——“蒜蓉粉絲蒸生蚝”。“粉絲” “生蚝”的傳統cp組合,原地“c位登場”。
“粉絲”與“生蚝”互相成就在清蒸的水汽中,生蚝鮮美多汁,肉柔軟爽滑,裙勁道彈牙,而粉絲,因沾染了生蚝的鮮、蒜蓉的香、豉油的鹹,而變得美味異常,讓屬于夏天的鮮味在口中蔓延。
除了蒜蓉粉絲蒸生蚝,不得不提及的是在夜市“風靡一時”碳烤生蚝。作為燒烤界的“天花闆”,“碳烤生蚝”自是有自己的“秘籍”。
讓鮮嫩的生蚝甯願居于炭火上的一定是那勺“秘制蒜蓉醬”,“蚝肉”遇上“蒜蓉”的組合,一定要形容大概是一種“戀愛”的感覺,鮮美的滋味讓食客沉醉不知歸處。
福建人以“海納百川”之肚量,對牡蛎更是絲毫不手軟。經過廣東的“上火山”,福建開始送牡蛎“下油鍋”。
融合福建當地傳統又獨特的烹制方法,福建人将牡蛎肉和地瓜粉混合後煎炸,創造出閩南特色菜肴——牡蛎煎。
濃稠的蛋液加上清甜可口的海蛎,配以當地最純正的地瓜粉,調制出香醇濃稠的粉漿,清香味的青蒜與粉漿一同下鍋,在鍋中成型的牡蛎,以新的形象“再次出道”,出現在福建人的家庭餐桌上。
都說“福建人的一天,從一碗粥開始。”牡蛎至福建的旅途更是不能落下“熬粥”的“打卡”。牡蛎粥又叫蚝仔粥,用糯米、瘦豬肉、瑤柱、蝦仁、淡菜、芋頭下鍋,并加入靈魂“牡蛎肉”與豬骨高湯一起熬煮。靠着牡蛎君的“鮮香”讓福建人擁有“香”一整天的快樂。
牡蛎的風采已經驚豔各地饕客。如今,想要在全國各地吃到新鮮的牡蛎也已不是難事,通過“液氮速凍鎖鮮”技術,隻需稍微解凍,就能在家嘗到來自大海的味道。
竭盡全“蛎”
“海中牛奶”到“陸地黃金”的轉變
在餐桌上,食客對牡蛎的的探索永不停止。國人對牡蛎的着迷更是讓牡蛎的産量在十年内增長了45%。(環球時報)牡蛎家族的日漸強大催生出龐大的牡蛎産業,而牡蛎養殖更是成為中國的“拿手好戲”。
在全世界最會養牡蛎的中國,各省的“養蚝”技法更是旗鼓相當,而福建以占據全國牡蛎家族近四成的高産,成為中國牡蛎家族的半壁江山。(資料來源:中國漁業統計年鑒),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福建的“漳姓”牡蛎。
養蛎經驗豐富的漳州可是福建牡蛎的大家族,擁有福建省最大的牡蛎養殖基地,家族成員覆蓋達全省60%,也就是說10個牡蛎中有6個來自漳州。(姓“漳”)
憑借着對“蚝”的熱情,漳州人不段探索科學的養殖方法,将牡蛎像串粽子一樣吊養在海水中,保證牡蛎生活在純自然的海水中,仍然方便漁民捕獲。
一排排吊養着的牡蛎圍造出全省最大的深水抗風浪基地,真正實現了養蚝、吃蚝的“全方位自由”。
深厚的養殖“功力”支撐起龐大的牡蛎養殖産業,海量的牡蛎引發各地食客探索各式各樣的“牡蛎吃法”,除了吃牡蛎、養牡蛎,牡蛎還有一個不能忘記的細節那就是“牡蛎的家”——牡蛎殼。
随着各地美食愛好者對牡蛎的追捧,一個個牡蛎“離家出走”,而吃完後廢棄的牡蛎殼固體成了一大難題。而聰明的福建人充分運用牡蛎的“剩餘價值”,力争讓每個牡蛎都“死得其所”。
“千年磚,萬年蚵”這是在閩南地區的一句俗語,說的就是牡蛎殼非常的耐用。
在泉州,沿海地區的漁民通常會把撬下來的牡蛎殼建造房子,一來解決了傳統磚瓦易腐蝕的難題,二來在解決牡蛎殼污染環境的同時更是起到美觀的效果。可謂,一舉好幾得!
獨具一格的“蚵殼厝”,可以說是當地實打實的“蚝”宅。兼具實用與美觀,成為沿海漁村的獨特風景線。
除了“以蚝殼為磚”,通過現代工藝也可以将牡蛎殼“變廢為寶”。勤勞的漳州人将牡蛎殼二次加工,研磨成粉狀,牡蛎殼經曆一次“變形記”,從“蚝多餘”變為“蚝給力”。
從“污染物”華麗轉身為“調理劑”的牡蛎殼應用于環境治理的各個領域,成功做到一隻蚝有好幾副面孔。
漳州人将小小的牡蛎變為“陸地黃金”,創造出新的生态閉環,讓牡蛎從大自然中來又通過土壤重新回到大自然中去,發揮沿海人民的智慧,實現對海洋資源的充分利用。
從碧波蕩漾的海岸跨入青翠疊嶂的山間,立于山海之間的漳州人會吃、會養更會用,不負大海的饋贈,一物多用,變廢為寶,打造出屬于漳州的“牡蛎王國”。
責編:張妍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