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客家先民在南下遷徙過程當中,有人突發惡疾,轟然倒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剛剛還活潑亂跳的後生小子,說沒有就沒有。當地的土著人告訴他們,說這是由于邪惡的瘴氣所造成的,這個瘴氣侵蝕了人的人體,人隻要一中到瘴氣,那基本上就沒得救了。隻有把這個瘴氣趕快把它驅逐出來。
這是中原漢人進入南方山區最難過的第一關,水土不服的典型綜合表現。正在遷徙途中的客家先民們就跟當地的土著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客家先民就把在中原老家熏蒸發汗的這種方式與當地土著生吃中草藥的方式相結合,做成了著名的一個飲品:擂茶。
擂茶的制作方法:用擂缽把茶葉、炒花生、炒黃豆、炒芝麻加上大青葉、淮山葉、細葉金錢草、艾葉、竹葉椒、肉桂等等,這些具有發汗和治療功能的中草藥揉在一起,然後一一搗爛,把它們揉成醬狀的茶泥,用滾燙的開水進行沖泡或者把它煮開,作為一種迎客茶或藥飲、藥膳。
“擂茶”一旦喝下去以後,你頓時就覺得渾身的毛孔逐漸地擴張,然後,被侵入體内的這些瘴氣,就随着這些茶汗漸漸地排出,頓時你就覺得神清氣爽,體輕如燕。把瘴氣排除了。于是,遷徙的隊伍又繼續往前行。
後來,這秘方一代一代傳下來,就是今天的擂茶。擂茶到唐代進入鼎盛時期,元、明以後,擂茶在中原和其他地區漸趨消失。目前隻在湖南常德、益陽等地流行。
舊時客家常年居住在深山僻壤地帶,客人較少,但每逢有客人到來,不管什麼時候,也不管走進哪一家,主人都會立即取出"茶米",泡一杯濃茶敬上,品嘗一番後才開始拉家常或談正經事。所以,擂茶就成了招待客人用的必備茶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