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高中課本的《陳情表》原本是李密寫給晉武帝的奏章,卻因以情感人而成為傳世佳作,深受後世文人學士的好評。南宋文人安子順曾說:“讀諸葛亮《出師表》而不堕淚者,其人必不忠;讀李密《陳情表》而不堕淚者,其人必不孝;讀韓愈《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淚者,其人必不友。”
李密是四川彭山人,幼年喪父,母親何氏改嫁,由祖母撫養成人。因對祖母孝敬而名揚鄉裡;他博覽五經,精通《春秋左傳》,是三國兩晉時期文學家。他原是蜀漢後主劉禅的尚書郎,公元263年,司馬昭滅蜀,李密淪為亡國之臣。蜀亡後,司馬昭之子晉武帝司馬炎為籠絡民心,對亡國之臣實行懷柔政策,以顯示其寬厚之胸懷;再加上李密以孝聞名于世,因此特征召李密為太子洗馬。
李密時年44歲,以祖母無人供養為由,上《陳情表》以求暫緩赴任。其實李密“辭不就職”原因有三:一是“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二是李密對蜀漢仍然有懷舊的思想,三是李密對晉武帝心存疑慮。
端湯送藥,未曾廢離
生性多疑的晉武帝司馬炎,對不肯就職的李密懷有戒心,再三催促他上任。為打消晉武帝的疑慮,博得他的同情和信任,李密在《陳情表》開篇先用悲切的言辭陳說自己悲慘的身世:出生六月,父親去世;剛滿四歲,母親改嫁;52歲的祖母劉氏,隻好親自撫養;而祖母劉氏“夙萦疾病,常在床褥”;李密體弱多病,九歲還不會行走,“零丁孤苦”,直到成人自立。祖孫二人相依為命,李密對祖母“臣侍湯藥,未曾廢離。”尤其寫了自己的“零丁孤苦”:沒有叔叔伯伯,沒有兄弟姐妹,單枝獨芽,門庭衰敗,“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把幼年時經曆的寂寞、貧寒、孤獨、悲怆、冷漠、遭人白眼的慘境呈現得淋漓盡緻。接着表白自己蒙受國恩卻不能赴任的兩難處境。并自損自己"不矜名節",不應诏做官,是因為"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在打消了晉武帝懷疑的前提下,李密針對晉朝"以孝治天下"的治國綱領,再次抒發對祖母劉氏的孝情:祖母劉氏“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祖母大限将至,“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祖孫二人不可分離。并明确寫出“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也”,表示要先盡孝後盡忠,再次提出“願乞終養”。還以一個降臣的口吻卑微地表達了對晉武帝的恭謹:“生當隕首,死當結草,不勝犬馬怖懼之情。”
作者對晉武帝的忠愛、尊崇、殷勤之情溢于言表,使晉武帝深信不疑。
據說晉武帝覽此表,贊歎說:"密不空有名也"。感動之際,還賜奴婢二人,并令郡縣供應其祖母膳食,李密遂得以終養祖母。
此後一年,祖母劉氏去世。李密在家守孝兩年後出仕。兩年後辭官歸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