顔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論語·先進》11.11)
孔子與顔淵情同父子,弟子們要厚葬顔淵,而他最終卻未能阻止,很是無奈。孔子為什麼要反對呢?他的弟子中也不乏像子貢這樣的首富。《禮記·檀弓上》的一段對話或許可以為我們做出解釋:
子遊問喪具。 夫子曰:稱家之有亡。 子遊曰:有無惡乎齊? 夫子曰:有,毋過禮。苟亡矣,斂手足形,還葬,懸棺而封,人豈有非之者哉!
喪葬,無論是厚葬還是薄葬,要根據家境狀況來定。如果家境好,厚葬無可厚非,但也好合禮。家境差些,簡單收斂入葬,也沒什麼。以顔淵的家庭境況,厚葬不僅是一筆不小的負擔,也超出了其本分。
慎終追遠,喪葬原本是生者對死者的尊重和不舍之情,但如果為了虛榮的面子,而成為生者的拖累,可能于情于理都說不過的。皇侃疏也引王弼的話說:
有财,死則有禮;無财則已焉。既而備禮,則近厚葬矣,故雲孔子不聽。
弟子門或許是出于同學之誼,一定要厚葬顔淵,不知他們是否想到這會不會有損顔回安貧樂道之名。或許他們也是出于對顔淵的欽佩,他貧困一生,也該風光地走。
孔子并沒有最終阻止,或許他的内心也是複雜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