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汽車
/
提車必買車型大全
提車必買車型大全
更新时间:2024-12-21 02:58:35

提車必買車型大全?點藍字關注,不迷路~進入12月下旬,2022年即将畫上句号,而各大新能源車企之間卻爆發了全年來最猛烈的“戰争”,紛紛以限時保價甚至優惠促銷的方式沖擊年度銷量,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提車必買車型大全?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提車必買車型大全(買車最佳時期最高優惠超3萬)1

提車必買車型大全

點藍字關注,不迷路~

進入12月下旬,2022年即将畫上句号,而各大新能源車企之間卻爆發了全年來最猛烈的“戰争”,紛紛以限時保價甚至優惠促銷的方式沖擊年度銷量。

2023年,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将正式退出江湖,在這一契機下,各大車企紛紛推出了年底促銷計劃。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有比亞迪、特斯拉、廣汽埃安、吉利、小鵬、問界、岚圖、歐拉、長安深藍、奔馳等超過10家車企“加入戰場”,年底購車将比明年普遍便宜1-2萬元。

新能源車企的“年底大戰”,是否會影響明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漲價的新能源汽車,還能否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速度?

多家車企掀起“促銷大戰”

11月23日,比亞迪發布了《關于車型價格調整的說明》(以下簡稱《說明》),打響了新能源車企年底限時保價的“第一槍”。

《說明》顯示,根據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系列政策及規劃,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将于2022年12月31日終止,在此之後上牌的車輛國家将不再給予補貼(現有補貼額度:插電混合動力車4800元/輛、純電動車12600元/輛)。

同時,下半年以來,電池主要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比亞迪将對王朝、海洋、騰勢相關新能源車型的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上調幅度為2000元到6000元不等。2023年1月1日前付定金簽約的客戶不受此次調價影響。

根據财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此前發布的《關于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财政補貼政策的通知》,2022年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終止,2022年12月31日之後上牌的車輛不再給予補貼。

受“國補”退出的影響,在比亞迪之後,廣汽埃安也加入了“明年漲價”的行列。11月30日,廣汽埃安發公告稱,在今年12月31日之後上牌的車輛國家将不再給予補貼,同時埃安将對旗下相關車型的官方指導價進行上調,上調幅度為3000元-8000元不等。同樣是在2023年1月1日前已支付排産定金的客戶不受此次調價影響。

12月11日,長安深藍發布關于深藍SL03價格調整通知,稱受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即将停止和近半年來電池等主要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的影響,對SL03相關車型的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預計上調幅度為2000元-8000元。2022年12月31日及以前下定客戶不受此次調價影響。

在上述車企以“明年漲價 限時保價”刺激銷量的同時,也有許多車企隻進行了“限時保價”來促銷,如小鵬、吉利、問界、歐拉等,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定金支付的用戶将繼續享受國家新能源補貼政策。

除此之外,還有車企選擇了“降價”促銷。比如岚圖就推出了“最強地補”:在2022年12月31日購車的話,岚圖FREE将提供最高3萬元的地方财政資金補貼。

特斯拉也在近期進行了多輪“降價”,根據12月的“限時優惠福利”,在12月31日前提車且上牌可享受11088元國家補貼、4000元限時保險補、現車網下定6000元折扣、送20000積分(可兌換5000公裡超充裡程、貸款利息最多可節省約10000元等優惠),總計優惠幅度可達3.5萬元。而在今年的10月和11月,特斯拉已經進行了兩輪“降價”活動。

年底大概率出現“翹尾”行情

據中汽協數據,今年1至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首次突破600萬輛,達到606.7萬輛,同比增長超1倍,市場占有率達25%。

在12月,受“國補”明年結束的影響,新能源汽車行業是否會出現“翹尾”行情?

中歐協會智能網聯汽車秘書長林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國家補貼即将結束的時候,很多消費者出于價格的考慮,肯定會有一波搶購新能源車的熱潮。因為我本身自己也訂了一輛新能源汽車。毫無疑問,這對(新能源汽車)年底的銷量撬動作用将會非常大。”

那“翹尾”行情的出現僅僅是因為“國補”結束在即、車企搞年底促銷嗎?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币研究所研究員、獨立國際策略研究員陳佳不這麼認為,他向記者表示:“國補退坡是預期中的事情,市場早已把其影響融入到定價之中,雖然各大車企在年底報價促銷中會提及這個因素,但實際上年底翹尾因素即使有,也跟國補退坡的相關性并不強。”

在陳佳眼中,讓新能源汽車銷量有可能産生翹尾行情的根本原因有三點:

一是油價變遷。陳佳表示,今年國内零售市場油價經曆了“過山車”行情,年底終于象征性地回到了“8元”以内,至今很多油車車主還非常懷念兩年前的“5元”時代。油價的高企與“國補”之後“省補”産生的電車紅利才是人們對新能源汽車保持高昂熱情的根本原因,這體現了新能源轉型的全球大勢。而新能源電動車過去依靠國補和技術進步積累出來的人脈市場也會在今年底到明年得到全面展現。

二是技術進步。陳佳認為,這幾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技術進步一日千裡,伴随着大量新晉玩家的湧入各種新技術革命層出不窮。從消費者使用便利性和友好度來看,這個大趨勢還在持續。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廠商在儲能、溫控、續航、安全以及AI導航領域的全面進步才是真正推進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的“王牌引擎”。

三是市場供需。陳佳分析稱,大部分企業即使在促銷的過程中也保持了充分的理性,并沒有一味壓價沖量,而是限時保價,這充分說明了市場失衡現象比較嚴重,消費者心儀的車型一車難求的現象比較常見,這已經是近年來的常态。

如果說“國補”的退出是近期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的“導火索”,那油價的高企、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供需可能才是真正引爆年末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火藥”。

明年銷量是否受到沖擊?

不過,大量的新能源汽車訂單集中在年底,是否會透支明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讓明年該行業的增長速度受到影響?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向記者表示,年底大力促銷有可能改善大多數車企第四季度的業績,但如果車企們沒有新的促銷措施,它們明年一季度業績将會受到一些影響。

而林示卻認為,新能源車企年末的促銷不會對明年銷量産生太大影響。“因為現在新能源汽車大勢已成,替代燃油車的趨勢已經很明顯了,所以說市場份額隻會不斷增長。在份額增長的情況下,它的銷量也會大幅提升,這個趨勢不會改變。”

北京社科院研究員王鵬也向記者表示,即使今年車企促銷活動結束,新能源汽車行業明年的銷量增長也有一定保障。

王鵬說:“上周國務院出台了《‘十四五’擴大内需戰略實施方案》,裡面明确點出了消費的重要性,所以無論是從疫情防控調整、市場信心還是從整個經濟發展态勢出發,明年對新能源汽車的消費都肯定會增長。另外呢,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确點出了新能源汽車是明年重點的消費三大領域之一。”

王鵬認為,新能源汽車将長期受到政策支持,“國補”雖然會退出,但從地方政府出發,可能會進行“省補”的接力,各地也會有一系列金融、稅收等方面的政策優惠。

“無論是宏觀政策還是市場環境,又或從新能源汽車本身發展态勢來說,我相信明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都會上漲,在相關産業鍊布局的企業明年也會有進一步發展。”王鵬說。

新能源汽車“漲價潮”已成定局?

今年年底,很多車企都是“限時保價”,并未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漲價,那麼到了明年,随着國補結束,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新一輪“漲價潮”是否會出現?

張孝榮認為,明年漲價是大概率事件,目前很多車企都處于“投入大、産出少、利潤微薄”的狀态,價格往下走的空間有限。

林示也認為,今年年底很多車企推出“限時保價”活動,沒有推出大幅優惠,其實意思已經很明确了,那就是現在買電動汽車普遍利潤不高,不賺錢。

“現在原材料價格高企,芯片、電池依然是漲價階段,電動汽車企業還要面臨疫情之下的開工率不足、能源價格上漲等因素,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它們的單車利潤不高。一波一波地漲價,也是因為原材料價格的上升。”林示說。

近兩年時間,新能源汽車的關鍵原材料碳酸锂價格出現飙升。據Wind數據,2022年12月19日國産電池級碳酸锂均價為55.2萬元/噸,較2020年同期的4.7萬元/噸同比增長超過10倍。

不過近期碳酸锂價格出現些許回落,和11月18日56.75萬元/噸的價格相比,這一個月時間碳酸锂價格已經較高點回落了1.55萬元/噸。張孝榮認為,碳酸锂價格不會“拐頭向下”,而是會繼續維持高位波動。

也就是說,對下遊的電池廠和新能源車企來說,原材料價格高企的問題在短期内難以得到改善。這将成為它們漲價的重要原因。

據浙商證券統計,今年3月以來已經有超過30個汽車品牌上調了新能源汽車的價格,包括比亞迪、特斯拉、小鵬、哪吒等等,漲價幅度從1000元到3萬多元不等。部分車企還上調了多輪價格,如比亞迪11月份的漲價已經是今年以來的第三次。

如何判斷未來誰将漲價,誰會“按兵不動”?陳佳認為,那些擁有獨立定價能力的車企可能會随着上遊锂電池成本高企而加速漲價,而定價能力較弱的一些廠商因為競争力較弱,勢必還是要通過促銷來吸引消費者,比如說在年底前沖一沖銷量,這些都是常規性的企業營銷戰略。

平安證券研報認為,對主打30萬元以下新能源車的車企而言,補貼退坡将導緻新能源車企盈利壓力加大。為應對補貼退坡帶來的盈利壓力,部分車企已經宣布漲價,但考慮到特斯拉近期降價的措施,大部分車企漲價會比較謹慎,需在盈利與銷量之間做好平衡,最終補貼退坡的成本不會完全傳導至消費者端。在動力電池價格高企,國家補貼退出的情況下,2023年車企純電動車的盈利壓力依然較大。

而申港證券認為,目前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隻有少數車企(如特斯拉和比亞迪)能夠盈利。在特斯拉降價的“鲶魚效應”下,市場平衡被打破。如果新能源汽車企業不跟随采用降價的策略,市場份額将不可避免有所下滑。未來新能源車企都将在市場規模和盈利之間做出權衡。

責編:葉舒筠

校對:祝甜婷

版權聲明

王錦程

證券時報各平台所有原創内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為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系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