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就到此為止,我也不想再追究了。”倒打一耙,朋友間假大度、真甩鍋的合夥方式,也許,你正在經曆!
我一朋友,與他的兩個好哥們合夥開了一家烤魚店,每人投資了8萬。還沒到一個月,便給我說了一大堆他的煩惱。
先說裝修。裝修是A找的人,裝修結束,一算賬,花掉了6萬多。他們這個店,三四十個平方,轉手過來,基礎設施是齊備的。說裝修,其實也就是刷一下牆,處理下水道這些大地方。小細節是用到之後覺得不好用再解決。
朋友開始以為,裝修簡單一點,隻要幹淨整潔就行,再怎麼處理,兩三萬應該綽綽有餘。但拿到A遞過來的單子,算下來是6萬多,而且很多名目都比他了解的市場價還要高。
朋友一看這價格,心裡就犯疑了。因為裝修時候,都是A在全權負責,裝修工又是A的親戚,他覺得幾人都是鐵哥們,比較信任,他和B都從沒過問一次。
朋友對價格質疑,A很生氣,沖着朋友大聲說:“你難道是懷疑我和親戚暗中勾結?把錢吃了?”朋友心裡有所懷疑,但這話由A這麼說出口,他就不敢說什麼了。
B在一旁,也沖着朋友不耐煩地說:“得了得了,有什麼好說的,你好像你是從來沒裝修過房子一樣的?現在隻要一動到這些東西,幾萬塊,能裝修成什麼樣子?我看這個價格是可以的,既然要做大生意,就不要那麼小氣!”
兩人同仇敵忾地看着朋友,都覺得他小家子氣。朋友當時一陣難受,價格明明高出了很多,但兩人都覺得正常,就是不願意承認事實。
第二次大的矛盾事件,就是進貨。B負責采購,早上剛買來的魚,倒進缸裡,就是暈暈乎乎。有的眼睛泛白,有的鱗片脫落,有的趴在缸底,動都懶得動一下。朋友抓起魚來宰殺,很多魚尾巴都是無力地擺兩擺,完全沒有那種健康的魚的跳躍。
魚缸都擺在外面,很多客人拿起網兜網魚,幾次撈起來,看着幾條魚鱗片都是掉的,那些趴着一動不動的,客人也不會撈那種,馬上找個借口跑别家去了。因此,小店生意慘淡。
朋友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如果一天兩天買起來的魚是這樣的,也就罷了。但一個多星期過去,買的魚還是這樣。再一看進賬賬單,朋友直接蒙了。鯉魚12元一斤,這東西菜場零售也就10元一斤,有時候還是8元,隻有過節時候,價格才會這麼高。但鐵哥們B的這個采購價,從來就沒有低于12的。價格高,買到好東西還無所謂,天天都是些歪瓜裂棗,老弱病殘。就算修養再好,這下朋友也忍不了了。
朋友提着條死魚去找B說,也是希望B以後進貨時候注意一點,這些不要拿。誰知,B一聽,馬上火冒三丈,也是覺得朋友懷疑他在中間坑錢,立馬也把話挑明。說是朋友小雞肚腸,老是懷疑别人,一點信任都沒有。
最後又撂下狠話:這件事就到此為止,我不想再提!
整個過程,A站在一旁,隻當個旁觀者,一句話也不說。
朋友心裡不解,他就是想一心一意把這個店做好,怎麼在另外兩個合夥人看來,就是小雞肚腸、懷疑人了?幹了這麼一段時間,每天花錢大手大腳,每天賺的錢還是難抵開銷。
朋友多了個心眼,後來打聽到,賣魚的與B是親戚,朋友天天在他親戚這裡拿貨。朋友越想越氣,覺得自己真成了冤大頭。在合夥的時候,另外兩個合夥人,都把店裡的生意當成了人情。
讓朋友崩潰的,除了這些大事,還在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店裡要買什麼東西,由B來管,但管得特别亂套。比如店裡要開瓶器,朋友讓多買幾個,保證每桌一個。但叫了很多天,B都沒有把這事解決。有客人叫到,有時候,還需要有個人拿着開瓶器滿桌跑,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率。
水龍頭漏水,也是一直沒有買。朋友說到,B拿了一個塑料袋去捆,但水還是滴滴答答地流。搞得後廚到處都是水,後廚本身就滑,地上全是水,滑到什麼地步,也可以想象得到。
B做采購,但從來不做整理。每天買的調料一大堆,堆在一個紙箱或是一個塑料袋裡,就不去翻出來用,找不到就重複購買;天天都在買肉,從不會去翻冰櫃底,每天都在買買買,導緻很多肉放在底部,又沒放好,最後上不了桌;還有很多蔬菜,頭一天的不去拿來用,一定要等到用不成了才一袋一袋提出來扔。凡此種種,造成嚴重的浪費。
A說要在店裡搞些噴繪,介紹一下店裡的特色菜,通過抖音宣傳,讓大家都來店裡消費,讓朋友找個人來設計。朋友請我幫忙設計出來,發在網上噴繪。A每天追問商家一次,還怕耽擱時間,還要商家走的順豐快遞。第二天到手之後,朋友忙着做菜,沒時間張貼。讓A貼一下,他坐在一旁和女友聊天,從中午聊到下午,一連幾天都沒貼上牆。
後來,這些小事都是朋友一個人解決。他說,原本以為,開店合夥就是為了減輕自己的各種壓力,但是,經過這個月的相處,感覺是越做越累。自己又是老闆又是小工,自己當老闆還無所謂,還要看兩個合夥人的做事态度,越看就越後悔。
A和B對于這個店鋪,都選擇把分配到的事情做完就行。做得好不好,完全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做事的時候,似乎他們不是老闆,而是員工,撥一撥,動一動,非常被動。完全沒有創業者的那種打拼精神。算賬的時候,兩人又很精明。
朋友在沒有提到兩個合夥人的問題時,大家誰也不說誰,相安無事。一旦提到他們做的事情,哪裡需要改進,兩人都受不了:不是去反省自己存在哪些問題,哪個地方沒有做到位,反而是把聲調提高若幹分貝,說朋友拿着雞毛當令箭,小家子氣,想方設法整人。
之後,又都會自作大肚地說:這件事就到這裡了,我也不想追究。最後這句話,最傷人。朋友說,開業之後,店裡總是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都需要好好商量着解決,改進。店裡的另外兩個合夥人,其實也看出存在的問題,但是,一個看一個,一個等一個,三個和尚沒水吃,誰都不曾想過要親自動手解決。
他不提隻能看着店鋪越搞越差,客人越來越少。一旦他提出問題,兩人又都會以一種強烈的情緒爆發,他們生于情緒,止于情緒,帶有理智的朋友,也在他們的情緒中不知如何是好。在這個合夥的小圈子裡,對方都把問題歸結于朋友小氣,繼而甩鍋他人,把自己搞得高大上,把他人想得假醜惡。說的次數多了,朋友也在自我懷疑。
裝修事件已經結束,魚的事件還在繼續,摩擦不斷的小事,也還在不斷發酵。一個問題解決不了,後續會有很多問題蜂擁而至,最終裹挾形成一個大問題。
可能有很多人會說:知道這樣還能合夥?其實,在合夥之前,他們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也都講義氣。但朋友之間一涉及到利益,就出問題。
三個人出資一樣,沒有個領導核心,誰也不服誰,誰也說不得誰。他們原來都是打工,也沒接觸過生意。也沒有解決過什麼大事情,家裡的事,基本也是由父母扛着。做事的狼性,也大打折扣。
另外,他們都沒有上過高中,更沒有進過正規的單位。做事還是老家裡的那一套。自由,散漫,我行我素。
每個人都希望在店裡能有話語權,都能照顧到親戚。但是,他們都沒有具體分析自己的處境,也沒能看清眼下的形勢,沒有搞清楚誰是自己人,誰要把利益割清。他們隻憑着情緒做事,不會理性分析問題。更不會去關注眼下、關心将來店裡的發展。
一個剛起步就問題不斷的小團隊,不能達成思想統一的小團體,能走多遠,确實是個問題。
再過幾天,朋友說他退出了合夥,投資的8萬元不要了,這種合夥,人累,心更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