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齊在古代的特殊含義
齊在古代的特殊含義
更新时间:2025-04-02 03:41:58

原創 牛汝辰

周立升認為,齊國之得名,源于本有齊地之舊稱:“齊當即齊國之前身,蓋殷時舊國,周人滅之,别立新國而仍其舊稱也。”但齊地為何名為齊,曆代有不同說法。今人王樹明提出:查“齊”字之本義,應是三枚無箭或有箭的镞頭之形,為遠射兵具的摹畫。齊地為東夷人的居住地之中心,“夷”從字源學上來看,其意為彎弓、尚箭民族,以其善射為本部族的特長,所以《說文》釋:“夷”說“東方之人也,從大,從弓。”這樣,該地也就以富有尚箭含義的“齊”字為名。

齊在古代的特殊含義(齊魯之齊的由來如何)1

在有關齊地得名的各種說法中,王樹明的說法得到較多學者的認同。有人論證說:《山海經·海内經》“少生般,般是始為弓矢”,少即少昊,是傳說中東夷族的首領。《說文·矢部》“古者夷牟初作矢”,夷牟即牟夷,是東夷族的一支。善射的後羿,也是東夷族首領。夷族的得名也源于弓矢,可見是善射的民族。

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說“東方夷人好戰,好獵,故字從大持弓,會意”。所以,用三隻箭頭組成的象形字“齊”為一地名,是極有可能的。齊國在春秋之時,是春秋五霸之一,且在五霸之中是強者。在戰國之時,齊國則一度居各國之首,且曾為兩帝之一,秦為西帝,齊為東帝。齊之所以稱齊,或許與齊地有尚箭尚武的習慣有關。

齊在古代的特殊含義(齊魯之齊的由來如何)2

正是先有了齊的族稱,所以,公元前11世紀周分封的姜姓諸侯國,便以齊為國名。開國君主呂尚,建都營丘(後稱臨淄)。春秋初期,齊桓公任用管仲進行改革,國力漸強,成為一大霸主。後來,疆土進一步擴大到東部沿海地區,疆域十分廣闊,東到海,西到黃河,南到泰山,北到無棣。春秋末年,田氏代姜,成為齊國新的統治者,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承認為侯。

田和之後,齊威王進行改革,國力強盛,開始稱王,成為戰國時七雄之一。齊與秦曾長期對峙,分别稱東帝、西帝。到公元前284年,齊被燕将樂毅攻破,從此國力衰弱,終于在公元前221年被秦所滅。但秦漢以後,仍沿稱此地為齊。這正是齊之所以為齊的原因。

齊在古代的特殊含義(齊魯之齊的由來如何)3

何謂“齊”?齊,古意為肚臍的臍,它正是人體的中心部位。《史記·封禅書》雲:“齊所以為齊,以天齊也。”《史記索隐》引解道彪《齊記》雲:“臨淄城南有天齊泉,五泉并出,有異于常,言如天之臍也。”齊地之所以稱為“齊”,不僅是因為當地有天齊泉,在地貌上象征着天下的中心。更主要的是齊人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他們自信齊地是華夏文明的中心地區,他們創造的文明是華夏文明的代表。

敬請關注!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春節貼對聯的寓意
春節貼對聯的寓意
每逢春節,我國民間家家要貼春聯。春聯的起源還要從桃符說起。古代傳說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桃樹下有神荼、郁櫑二神,主管萬鬼。如遇作祟的鬼,他們就把它捆起來喂老虎。後來,民間在春節的時候,為驅避鬼怪,便在桃木闆上畫上這兩個神像,這就是桃符。到了五...
2025-04-02
廣州春節上下九步行街
廣州春節上下九步行街
街坊精心挑選喜慶飾品廣州一德路飾品街老廣大包小包選購喜慶飾品老闆忙前忙後發貨國内國外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馬思泳實習生李雅琪農曆虎年将至,在廣州越秀區一德路飾品街内,大紅燈籠早已高高挂起,揮春、貼畫、利是封、虎年生肖玩偶……占據各家店鋪的...
2025-04-02
東北二十四節氣諺語立春陽氣轉
東北二十四節氣諺語立春陽氣轉
東北二十四節氣諺語立春陽氣轉?東北二十四節氣諺語立春陽氣轉:立春陽氣轉,雨水雁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幹,清明忙種麥,谷雨種大田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芒種開了鏟,夏至不納棉,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處暑動刀鐮,白露正割地,秋分...
2025-04-02
洪水編号來曆
洪水編号來曆
洪水編号來曆?入汛以來,黃河、太湖、長江先後發生編号洪水,水利部多次啟動水旱災害防禦應急響應,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洪水編号來曆?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洪水編号來曆入汛以來,黃河、太湖、長江先後發生編号洪水,水利部多次啟動水旱災害防禦...
2025-04-02
上虞古代簡稱叫什麼
上虞古代簡稱叫什麼
江西地名研究關注我們,獲取更多地名資訊關注治水神話夏禹的陵寝,在浙江會稽。近年祭陵掃墓之風甚盛,陝西諸古代帝王陵,時有要人前往祭掃。禹陵在浙,浙省府前亦有祭掃之舉。因念吾國上古史類多不可深考,近代一般疑古的學者,遂緻疑于夏禹,謂為并無其人,...
2025-04-02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