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一般有姓有名,而沒有字。今天所謂“名字”實際上隻是名,“名”與“名字”已經混而為一,但“名”與“字”在古代卻不是同一個概念。《禮記》中有“幼名冠字”的說法,意思是說古代嬰兒誕生三個月後由父親命名,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時取字,女子十五歲舉行笄禮時取字。古人凡有文化者幾乎都既有名又有字,名與字既有區别又有意義上的聯系。
名是代表一個人區别于其他人的稱号,有乳名、學名之分。乳名亦稱小名、奶名,是小時候取的非正式名字,僅用于家族内部,偶爾也流行于親戚或比較熟的朋友之間。小名一般較鄙俗。這是因為在古代,小孩子夭折的情況比較多。據說取賤名,孩子不易夭亡,容易養大成人。如司馬相如小名犬子,曹操小名阿瞞,劉禅小名阿鬥,劉裕小名寄奴。至今一些農村地區還有起小名的習慣,而且多以賤物為名,如阿狗、阿毛、鐵蛋等等。
學名是入學讀書時使用的正式名字,亦稱大名、官名。以後應考、出仕都用此名。上古時取名崇尚質樸,比如從商湯到商纣王,凡十七代三十一王,幾乎全以幹支為名,如太甲、太戊、武丁等。後來,随着語言文字、文化觀念的發展,大名也日趨複雜。到了周朝,已經确立了完備的取名規則。如《左傳》中記載,當時給人命名有五種方式,即“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
“信”就是根據孩子出生時的情況命名。比如春秋時鄭莊公名字叫寤生,意思是倒着出生的。不是像通常那樣頭先出來,而是先出腳。生孩子腳先出來可能導緻難産,為了紀念其誕生的艱難,莊公的父母就給他取名為寤生。
“義”就是選擇表示美德的字眼命名。如周文王名昌,寓希望周族昌盛繁榮之義。
“象”就是以出生後的相貌特征命名。比如春秋時期的晉成公,堂堂一國之君,名字叫黑臀,這肯定是由于晉成公出生時臀部的青色胎記特别明顯的緣故。以胎記命名的名字,在春秋時還有黑背、黑肩、黑肱等,可見春秋時的人們取名并不避粗鄙。
“假”就是以身邊的其他物品之名命名。像牛、馬、羊、彘等畜牲之名,春秋時人都取以為名。孔子有個學生就叫司馬牛。蠍子乃毒物,令人聞之色變,但春秋時卻有不少人的名字取自蠍子,比如齊有公孫虿,鄭亦有公孫虿。虿即蠍。
“類”就是以與父親相似的某些特點命名。比如春秋時魯桓公的太子與他的生日是同一天,因而名之曰“同”。此外,命名還有一定的禁忌:“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